徐沛金 陳妙鈿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設備的不斷發展及神經外科微侵襲概念的提出, 神經外科手術向著最小損傷、最大限度保存患者的神經功能, 盡可能去除病灶的方向發展, 神經導航系統是傳統立體定向與現代計算機技術、影像學技術及微侵襲技術相結合的產物, 具備術中實時導航定位功能[1]。神經導航技術的應用, 為神經外科手術入路的選擇、皮膚切口的設計、手術進程的指導及手術結果的實時判斷提供了客觀的依據,從而在提高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的同時, 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并發癥, 顯著提高了手術質量。廣東省汕頭市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自2011以來, 在神經導航定位下完成顱腦手術共104例, 現報告如下。
2011年02月~2012年12月, 本科共配合完成神經導航手術104例。其中, 男58例, 女46例, 垂體瘤24例, 聽神經瘤10例, 膠質瘤24例, 腦膜瘤38例, 腦膿腫8例。其中位于小腦24例, 額葉14例, 顳葉15例, 頂葉11例, 鞍區24例,腦干、腦室共16例。患者入室后建立靜脈通路。麻醉方法采用氣管內插管全麻。
2.1 患者準備 心理護理, 巡回護士術前一天應了解病情,做好患者心理護理, 減輕患者焦慮, 使之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手術。
2.2 了解手術計劃 手術器械護士應了解手術入路, 病灶位置及其毗鄰的重要結構, 做到術中配合積極、主動、敏捷、默契。
2.3 儀器物品準備
2.3.1 物品準備 常規開顱手術器械一套, 導航系統設備及與之配合的顯微鏡、超聲乳化儀、雙極電凝鑷、顯微器械、氣動顱鉆、磨鉆、三釘頭架、滅菌保護套等。
2.3.2 導航主機的位置與連接 本院導航系統包括導航計算機工作站、紅外線發射接收器和Leica顯微鏡三大部分。導航主機集工作站、顯示屏、任我行收發系統于一身。手術前必須確保所有電源線連接可靠、有效。其放置原則是既有利于手術的操作和監視, 又不影響紅外線的接收和發射。校對紅外線定位系統的角度及距離, 使其與參考架之間無屏障[2]。
3.1 巡回護士的配合 ①麻醉后, 注意保護眼睛, 眼部受壓可導致視網膜受壓而失明[3], 故俯臥位時我們均使用釘式頭架, 為患者涂上眼膏貼上3M貼膜, 防止消毒液濺入并有效減少角膜暴露。②配合擺放手術體位和頭架。 在頭架上穩妥裝上星形紅外線發射器(參考環), 一旦固定后, 必須保證患者頭部與紅外線發射器的位置不變。③配合手術醫生進行注冊。注意紅外線發射器對準紅外線接收監測儀, 注冊成功后紅外線發射器用無菌套套好, 避免用力牽拉, 以免影響導航儀的準確性。④注意調整導航紅外線接收器。術中導航定系統充分發揮其動態跟蹤功能和較好的持續準確性, 巡回護士要隨時使紅外線發射球與接受器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位置, 其空間盡量減少人員走動和其他影響接收效果的因素。⑤術前測試檢查顯微鏡工作是否正常。術中提醒術者避免手臂壓迫或碰撞參考架, 以免影響導航效果。手術時, 限制室內人數, 盡量避免人員走動, 防止交叉感染和影響導航系統信號的接收[4]。
3.2 器械護士的配合
3.2.1 按常規開顱手術行腫瘤切除 鉆孔、鋸開顱骨時,最好用氣鉆或電鉆, 以減少其震動[5]。以免影響導航定位。
3.2.2 保護導航工具 注意保護好導航專用器械, 應將導航器械與普通器械分別放置, 尤其是紅外線發射球、導航棒。避免重物壓迫探針, 保護導航棒精細的尖端不受損壞。導航棒不使用時可先撤回, 以免與其他器械混放造成磨損。
3.2.3 導航下腦科顯微手術比較精細, 器械護士應精神高度集中, 傳遞手術用物時準確到位, 動作輕柔迅速, 切勿碰撞醫生手臂影響其操作。顯微器械精密, 傳遞時輕拿輕放,避免碰撞, 防止跌落。
3.3 使用注意事項 ①紅外光會干擾光學跟蹤定位系統正常工作, 因此導航系統場地附近不能有紅外光源;跟蹤定位系統的鏡頭不對著窗戶。②導航系統主機未經許可不能安裝其他應用程序和軟件, 禁止上Internet網或做與導航工作無關的工作。③打開電源之前要確認連接主機至定位系統的信號線已經連接, 術畢先關導航電源, 再拔連接信號線, 否則會導致設備損壞。④每次用畢, 將導航儀支持顯示器及紅外線反射器的折臂收縮到原位后再移動, 防止碰撞, 確保其精確性以備下次使用。
104例患者手術過程順利, 無發生術中、術后死亡病例。
神經導航系統自Roberts首先發明以來, 迅速發展, 是神經外科技術領域一個新的飛躍, 實現了準確性、靈活性、微創性及快速性的統一。導航系統設備精密纖細, 手術涉及眾多的知識、儀器設備。手術室護士應積極適應, 不斷學習,更新觀念, 提高自身專業水平。手術配合時應做好充分準備,熟練掌握各種操作規程。術前必須重視患者心理護理, 準備充分, 檢測所有儀器設備性能, 確保電源線連接可靠、有效,物品擺放有序, 熟悉手術步驟, 并根據手術進展情況, 依次擺好手術器械, 傳遞手術用物應準確到位;術中根據具體情況隨時調整導航系統各種儀器的工作狀態, 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行;術后對導航儀及導航器械進行精心保養, 確保其精確性。只有這樣, 才能使手術順利進行并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手術成功率。
[1]杜固宏,周良輔,吳勁松.神經導航在顱腦手術中的應用.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00,26(2):84-86.
[2]姜雪,陳素蘭,付磊,等.神經導航下腦腫瘤切除術的手術配合.護理學雜志, 2004,19(2):54-55.
[3]張金風,李冉.老年患者手術體位安全問題分析及對策.現代護理, 2006(12):4.
[4]韋南茉,賴海燕,謝小磯,等.神經外科顯微導航手術的配合.南方護理學報, 1999,6(5):9-10.
[5]胡瑋.神經導航系統在神經外科手術中的應用30例.實用護理雜志, 2002,1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