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所,黑龍江 大慶 163311)
工業鍋爐是重要的熱能動力設備,廣泛應用于工廠動力、建筑采暖、人民生活等各個方面,需求量很大。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實行“以煤為主”的能源政策,工業鍋爐的生產、使用一直以燃煤鍋爐為主。但隨著我國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政策的推行,國家推出了一系列的節能減排政策和措施,鼓勵企業研發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產品,倡導節能減排全民意識,工業鍋爐的產品結構、燃燒方式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流化床鍋爐、生物質鍋爐、余熱鍋爐等得到了較快發展[1]。
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新能源技術和產品、余熱余能利用技術和產品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產品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受到能源政策和節能、環保要求的制約。對燃煤工業鍋爐的節能提出了諸如推廣采用高效工業鍋爐、推廣集中供熱和熱電聯產等措施。城市化集中供熱帶來燃煤工業鍋爐向著大容量、高參數、高能效、低排放的方向發展,技術和管理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如何實現管理的創新是每個企業都需要深刻考慮的問題,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企業實現信息資源整合提供了條件,可以實現技術、業務、組織等諸多方面的創新[3-4]。
(1)我國工業鍋爐涉及企業眾多,設計水平不一,多數缺乏研發創新能力,企業研發投入普遍不足,研發創新手段缺乏,缺少燃燒、傳熱等共性、關鍵技術及基礎理論的研究和突破,很多企業規模小,生產能力低,無法形成規模化生產,產品質量、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一些老廠因企業體制和生產能力等問題,其產品數量及規格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行業經濟效益和技術水平的提高。
(2)我國產品本體的設計和制造水平與國外相差不多,基本接近,但實際運行效率相差較大。調查發現我國工業鍋爐平均運行效率一般在65%左右;熱效率比發達國家低15%~20%。除了設計制造方面的原因外,燃料品質、運行管理水平、運行調節智能化程度以及節能、環保技術等都制約著鍋爐運行效率的提高。
(1)專業化生產會日益加強
我國工業鍋爐企業普遍存在著規模小、生產能力低的問題,無法形成規模化生產,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經營模式也在發生變化,涌現了一大批技術服務型企業,生產企業也逐步向大規模、專業化生產轉變。
(2)燃煤鍋爐向大容量發展
循環流化床燃燒鍋爐具有燃盡率高,氮氧化物排放低,硫氧化物可以采用技術經濟合理的方法進行脫除,具有較好的環保和社會效益,適合燃用劣質煤。循環流化床燃燒鍋爐的平均熱效率可以穩定地達到82%~84%,略高于層燃鍋爐。但是,循環流化床燃燒鍋爐,鍋爐房基建投資高,設備投資大,輔機電耗大,事故率高,運行維護費用比較高,容量在35 t/h以上并實施熱電聯產,才具有綜合的節能減排效益;對35 t/h以下容量,單純用于集中供熱的綜合效益低于相同容量的層燃鍋爐。燃油燃氣鍋爐供熱是一種清潔的供熱技術,是城市能源較為理想的選擇。但是,我國燃油和天然氣供應一直面臨著油價上漲和氣源不穩定等問題,根據未來預測:燃油價格將會持續上漲,天然氣也將持續短缺。因此,未來城市能源中的燃油和天然氣主要滿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用于供熱的燃油燃氣鍋爐的容量一般不會超過10 t/h(7 MW),大容量集中供熱鍋爐燃用油品和天然氣的可能性很小。
綜上所述,目前還沒有一種技術能夠全面替代層燃燃煤鏈條爐排鍋爐技術。隨著層燃燃燒設備大型化技術的發展,層燃燃煤鍋爐的容量仍然具有上升空間,大容量層燃燃煤水管鍋爐也會受到市場的進一步青睞。
(3)余熱余能利用技術和產品進一步發展
節能減排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也是一項極為緊迫的任務。在工業生產中,使用著各種窯爐,如回轉窯、加熱爐、轉爐、反射爐、沸騰焙燒爐等。這些窯爐都耗用大量的燃料,它們的熱效率都很低,一般只有30%左右,而被高溫煙氣、高溫爐渣、高溫產品等帶走的熱量卻達到40%~60%,其中可利用的余熱在冶金方面約占燃料消耗量的三分之一,機械、玻璃、造紙等方面占15%以上,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可用余熱鍋爐來加以回收利用,減低企業能耗,并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生產工藝過程和冶金、機械、造紙、建材等行業。回收余熱降低能耗對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環保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4)信息化技術的運用進一步加強
隨著計算機信息化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工業鍋爐上的應用不僅僅停留在CAD、CAM,從市場信息的收集、原材料的供應、生產資源和技術資源的管理、客戶市場資源和企業財力資源的管理等,貫穿企業的整個運行過程。工業鍋爐行業部分重點企業通過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做到企業科研、開發、信息資源的管理和共享,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通過采用現代管理科學,以信息技術為實現手段,對信息化建設進行有效的系統管理,真正實現管理的創新,提高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根據鍋爐強度、煙風、熱力、水動力四大鍋爐計算標準,結合專家的實際經驗,采用適合的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技術(主要包括機電一體化、信息化技術,運行自動監測、監控,運行優化專家系統,網絡遠程技術診斷與技術支持等),綜合運用CAD、CAM、CAE等技術,實現工業鍋爐設計、產品制造、工藝過程、運行與管理信息化、數字化。
節能減排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長遠戰略方針,也是一項極為緊迫的任務。節能減排是事關全國發展大局,覆蓋全國各行各業方方面面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是需要政府和全社會參與并長期堅持的工作。
[1] 吳金卓,馬 琳,林文樹.生物質發電技術和經濟性研究綜述[J].森林工程,2012,28(5):102-106.
[2] 王善武.我國工業鍋爐節能潛力分析與建議.
[3] 楊澤亮,楊 承,陳振林.工業鍋爐煤潔凈工程[J].動力工程,2004.
[4] 2013-2018年中國工業鍋爐市場發展趨勢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D].北京:中研信息研究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