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神經內科(643000)吳章淑
總結我科自2006~2013年收治的32例鮑曼/溶血不動桿菌患者的臨床資料,現報告如下。
32例患者年齡均在50歲以上,24例腦出血,8例大面積腦梗死。均伴有偏癱、意識障礙、不能自行翻身咳嗽、發熱、肺部感染。給予頭孢他啶或阿莫西林、頭孢噻肟鈉等抗生素抗感染,因呼吸循環差入ICU行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呼吸、霧化吸入、留置尿管病史,病程均在半月以上,均經血培養、痰培養出鮑曼/溶血不動桿菌,藥物敏感試驗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泰能敏感,對其他藥物耐藥。
2.1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鮑曼/溶血不動桿菌感染患者大都有接受抗生素、激素等治療病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使機體自身菌群失調,導致發生耐藥菌感染。
2.2 侵入性導管的使用和留置時間過長 留置導尿管、深靜脈置管、氣管切開的平均天數與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發生率有相關性。各種侵入性導管及各種穿刺術破壞了機體的天然保護屏障,使之更易發生感染。機械通氣被認為是導致耐藥菌感染的最危險的獨立因素之一。氣管插管容易導致呼吸道黏膜受損,大大降低了黏膜的防御功能,使寄居于口咽部或外源性的耐藥菌得以直接進入下呼吸道而引起感染。加之呼吸機具有復雜的管道系統,難以進行徹底的消毒和滅菌,在含水、氧的環境中耐藥菌更易于生長、繁殖,容易出現感染[1]。而本組患者均有留置導尿管、氣管切開機械通氣病史。
2.3 相關因素 較長時間的住院使患者更多暴露于引發感染的危險因素中。研究顯示,耐藥菌對免疫抑制的動物毒力相對增強。在患者原發病嚴重、自身免疫力降低或缺陷的情況下,耐藥菌的致病能力增強,易引起耐藥菌的感染。此外,耐藥菌對于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有毒性作用,在與其他細菌混合感染時能增加其他細菌的毒力,更易于發生感染。國內外研究顯示,霧化吸入可能成為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傳媒。本組患者病情均較嚴重,住院時間較長,不能自行翻身咳痰而給予霧化吸入,上述因素均可導致患者發生鮑曼/溶血不動桿菌的感染。
3.1 加強醫院管理 科室一旦發現鮑曼/溶血不動桿菌耐藥菌感染患者應立即通知科內全體醫護人員,并上報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醫務科等相關科室。減少不恰當的經驗性治療,一旦獲得病原學資料,應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敏感抗生素,以減少耐藥菌的發生。加強專業知識的教育與培訓,對全體醫護人員、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相關預防知識的宣教,有效控制耐藥菌的交叉感染。對醫務人員進行抗生素的作用與濫用抗生素可能帶來的危害等知識的系統教育,合理化、科學化使用抗生素。
3.2 嚴格管理 對鮑曼/溶血不動桿菌感染患者及帶菌者,實行接觸隔離措施。應盡量放置單間或進行同種病原同室隔離,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接觸患者。不能將鮑曼/溶血不動桿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床旁掛隔離標志,病例牌封面貼警示標示。應嚴格病房管理制度,降低患者陪護率、減少病房人流量,對易感人群做好保護性隔離以預防感染。
3.3 做好消毒隔離 進入病室要更衣、換鞋、戴帽子、戴口罩并清洗雙手,接觸患者后及時洗手[2],并清理鼻腔、面部。接觸患者不同部位時更換手套、洗手,如為患者吸痰后要更換手套才能為患者翻身,防止因手發生交叉感染。病室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溫在22℃~24℃,每日進行有效的空氣消毒,可以采用循環風紫外線機消毒,每日2次,每次30分鐘。用含氯消毒液(2000~5000 mg/L)拖地[3],擦拭物品表面,每日2次,在擦拭患者的床頭柜、床單元時應分盆、分毛巾。患者產生的醫療廢物單獨處理,用過的被單用黃色垃圾袋單獨封好,送洗漿房用含有效氯消毒液2000 mg/L浸泡30分鐘以上后清洗。對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劑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10000 mg/L,略加攪拌后作用2~6小時后才能傾倒。嚴格各類醫護用具的消毒滅菌工作。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專用,不能專用的物品如輪椅,在每天使用后用含氯消毒液(2000 mg/L)擦拭消毒。呼吸機管道應定期更換消毒及終末環氧乙烷消毒。霧化吸入器、面罩和氧氣管一次性使用,防止因用具消毒、滅菌不嚴而導致耐藥菌感染。注意氧氣流量表及吸氧管銜接處的定期消毒。每日更換濕化瓶及無菌蒸餾水。
護理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特別是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時,應當避免污染,減少感染的危險因素。感染易來自各種導管,應拔除不必要的導管。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各項醫護活動,查房、治療、護理盡量安排在最后,進行常規治療最好安排在同一時間完成,避免來回進出病房。患者如去其他部門檢查,應有工作人員陪同,并向接收方說明,用后的器械設備需清潔消毒。患者出院、轉科、死亡后應做好終末消毒處理。連續3個標本(每次間隔>24小時)均未培養出鮑曼/溶血不動桿菌時,方可解除隔離。
3.4 有效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應現配現用,根據半衰期及時使用,如無心衰、心功能不全等禁忌證,每劑抗生素應于0.5~1.0小時快速輸入,防止配好后的抗生素放置過久降低藥物效價。
[1]戴自英.多重耐藥菌感染在臨床上的重要意義[J].中華傳染病雜志,1999,17
[2]趙萬華.各護理部門管理質量標準[M].醫院護理按理規范,2006:54
[3]陳東,高鳳莉.消毒與滅菌.內科護理高級教程[M].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