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泳,張家衡,柯有力,李杰寶,何凡
臨床研究
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單側腺葉切除術后血清甲狀腺激素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楊泳,張家衡,柯有力,李杰寶,何凡
目的探討甲狀腺結節患者行單側腺葉切除術后血清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促甲狀腺素(TSH)水平的變化。方法選擇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3例單側甲狀腺結節患者為觀察組,所有患者均行單側腺葉切除術;另選同期體檢的健康人群50例為健康對照組,分析觀察組與健康對照組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并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血清T3、T4、TSH水平。結果觀察組血清T3、T4、TSH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內,與健康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手術前比較,手術1周后患者血清T3水平明顯降低,TSH水平明顯升高(t=7.312、4.486,P均<0.05);手術1個月后患者血清T3、T4明顯降低,TSH升高(t=3.874、5.031、4.483,P均<0.05);手術3個月后患者血清T3、T4、TSH水平已經恢復至正常范圍,且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甲狀腺單側腺葉切除術后3個月內患者會出現短暫甲狀腺功能不全,應根據需要進行激素替代治療。
甲狀腺結節;單側腺葉切除術;甲狀腺激素;臨床意義
甲狀腺是人體中的重要內分泌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儲存、合成、分泌甲狀腺激素;主要生理功能是調節機體的內環境和各種生理活動[1,2]。研究表明[3],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且發病率與年齡呈正相關;關于甲狀腺結節是否需要手術治療目前尚存爭議,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甲狀腺結節患者因擔心美觀、懷疑惡變或保守治療無效而要求行手術治療。但有報道稱[4],手術后患者甲狀腺功能常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導致患者甲狀腺功能不全。本文對我院收治的53例甲狀腺良性結節患者行單側腺葉切除術,檢查手術后患者血清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促甲狀腺素(TSH)的變化水平,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借鑒,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53例單側甲狀腺結節患者作為觀察組,男21例,女32例,年齡21~73(43.7±13.1)歲;其中腺瘤11例,結節性甲狀腺腫42例;左側29例,右側24例。所有患者均行單側腺葉切除術,并經石蠟切片確診為良性結節。另選同期在我院體檢的健康人群50例作為健康對照組,男19例,女31例,年齡18~79(44.3±11.7)歲。2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未服用過甲狀腺激素類藥物,術前1周內對患者血清T3、T4、TSH進行檢測;術前常規準備,在局部麻醉下行患側單側腺葉切除術,術后未使用甲狀腺素片。分別于術后1周、1個月、3個月檢測患者血清T3、T4、TSH水平;對照組在體檢時檢測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
1.3 檢測方法 晨空腹采集靜脈血3 ml, 加入EDTA-K2抗凝。血清T3、T4、TSH水平檢測采用免疫發光檢測法,儀器選擇美國雅培i2000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試劑由北京泰格科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2.1 觀察組術前與健康對照組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比較 觀察組術前血清T3、T4、TSH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內,與健康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觀察組手術前后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 與手術前比較,手術1周后患者血清T3水平明顯降低,TSH水平明顯升高(t=7.312、4.486,P均<0.05),T4水平變化不大(t=1.032,P>0.05);手術1個月后患者血清T3、T4明顯降低(t=3.874、5.031,P均<0.05),TSH升高(t=4.483,P<0.05);手術3個月后患者血清T3、T4、TSH水平恢復至正常范圍,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注:與手術前1周比較,aP<0.05,bP<0.05
甲狀腺結節在臨床上較為常見,與國外相比,我國發病率明顯較高[5]。該病與年齡有一定關系,游志清等發現[6],老年人甲狀腺結節發病率是年輕人的3倍以上,且女性多于男性。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方法治療甲狀腺結節,但手術會切除部分甲狀腺組織,從而引起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使機體出現異常。但是甲狀腺激素分泌水平減少究竟是持續性還是一過性,是否需要替代治療等是臨床醫師需要考慮的。
正常人體內存在的T4總量約為50 mg,主要與甲狀腺球蛋白結合,可滿足機體40~60 d的需求量,當手術操作或擠壓腺體時會導致性激素釋放,其中T4的釋放量高于T3[7]。手術后患者體內仍有部分T4儲存量,因此T4水平不會立即降低;直到體內儲存量大量消耗,且剩余甲狀腺組織代償性分泌激素量不足時才會出現血清T4水平降低。此外,血液循環中T3主要是由T4轉化生成,手術等應激性操作會抑制T4轉化為T3,T3的半衰期又短于T4,因此術后血清T3水平降低會早于T4[8]。本研究中手術1周后患者血清T3水平明顯低于手術前(P<0.05),而血清T4水平則無統計學差異(P>0.05),從而證實了上述觀點。繼續觀察1個月后發現血清T3水平呈上升趨勢,但仍低于術前(P<0.05);而血清T4水平則開始降低,說明體內T4存儲量已經消耗,而手術操作對T4轉化為T3的影響開始減小。手術3個月后患者血清T3、T4水平已經恢復至正常范圍,且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采用單側腺葉切除術后1個月內,患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補充甲狀腺素片,以后隨著機體激素水平重新調整劑量或停用。
血清TSH的分泌受到T3、T4負反饋調節,當血清T3、T4水平發生微小變化即會引起TSH應激性變化。當一側的腺葉被切除,血清TSH分泌會代償性增加,直至到達一個新的調節點,從而發揮剩余腺葉的儲備、分泌功能[9]。本研究發現血清TSH水平要明顯比T3、T4變化敏感,術后1周出現代償性升高,這是因為血清T3水平降低對TSH的刺激造成的。手術1個月后血清TSH水平開始恢復正常,這說明血清TSH升高是一過性的,垂體甲狀腺軸存在自我調節能力,能夠代償性增生,因此血清TSH不會持續性升高。
綜上,單側腺葉切除術后患者會出現短暫甲狀腺功能不全,可考慮適量補充甲狀腺素片。術后需要密切監測患者血清T3、T4、TSH水平,并根據監測結果調整用量或停藥。
1 馬增香,高姍姍,張穎昕,等.代謝綜合征合并不育患者的甲狀腺超聲以及功能狀況與性激素分析[J].生殖醫學雜志,2013,22(12):910-913.
2 Mittag, J, Behrend S. Serum copper as a novel biomarker for resistance to thyroid hormoneTI serum copper as a novel biomarker for resistance to thyroid hormone[J]. Biochem J, 2012, 443(Pt1): 103-109.
3 Akiyoshi S, Sai G, Yamauchi K. Species-dependent effects of the phenolic herbicide ioxynil with potential thyroid hormone disrupting activity: modulation of its cellular uptake and activity by interaction with serum thyroid hormone-binding proteins[J]. J Environ Sci (China), 2012, 24(5): 949-955.
4 趙勇,陳波,黃迅,等.促甲狀腺素及甲狀腺自身抗體水平與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關系[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8):41-44.
5 武正炎,李海志.甲狀腺結節與分化型甲狀腺癌診治現況[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1,26(4):273-274.
6 游志清,張蜀平,袁晶,等.老年男性甲狀腺結節調查[J].西南國防醫藥,2011,21(12):1421-1423.
7 Massaro F, Dolcino M, Degrandi R, et al. Calcitonin assay in wash-out fluid after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in patients with a thyroid nodule and border-line value of the hormone[J]. J Endocrinol Invest, 2009, 32(4): 308-312.
8 李新兵.不同手術方法對甲狀腺切除術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2,21(5):622-624.
9 徐鯤,楊德同.不同甲狀腺術式對術后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3):76-78.
430022 湖北省武漢市第一醫院甲乳外科
10.3969 / j.issn.1671-6450.2014.08.029
201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