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平 江蘇省如東縣豐利醫院 226408
胎兒臍帶繞頸是指臍帶纏繞胎兒頸部,可造成胎兒宮內窘迫,甚至死亡[1],臍帶繞頸以往只有在產時才能明確診斷,近年來,由于B超檢查手段的完善,分娩前臍帶繞頸的診斷率明顯提高,對臍帶繞頸危險度的評估也成為可能,從而應該能夠引起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2]。本文回顧性分析臍帶繞頸產婦的超聲顯像資料,探討B超診斷價值,分析漏誤診原因,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收集在我院產科2013年1-12月810例住院分娩、資料完整、產前均做B超檢查的產婦作為觀察對象,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27.17±3.33)歲,孕34+6~41+6周,平均(38.40±0.77)周。
1.2 方法 使用儀器為TOSHIBA-SSA-340彩超多普勒診斷儀,按產科超聲檢查順序依次進行雙頂徑、頭圍、腹圍、股骨長等胎兒常規生長指標的測量,著重觀察胎兒頸部,沿胎頭、胎頸后部、胎兒脊柱縱向掃查,正確顯示胎頭與頸項部的縱斷面,仔細觀察胎兒皮膚有無壓跡,頸部兩側有無臍帶回聲。
1.3 臍帶繞頸超聲診斷標準[3]胎兒頸項部皮膚有壓跡,壓跡前方可見圓形低回聲團,其間可見短小條形等號狀光帶。彩色多普勒顯示壓跡前方可見圓形紅藍相間的彩色血流信號,沿臍帶縱切面檢查可見彩色血流信號呈螺旋狀纏繞于頸部,橫切面顯示臍帶呈彩色環形血流。繞頸1圈者,胎兒頸部皮膚出現“U”形壓跡;2圈者出現“W”形壓跡;3圈以上會出現波浪形壓跡。
本組810例孕婦中產后證實臍帶繞頸230例,發生率為28.40%(230/810),產前超聲診斷胎兒臍帶繞頸224例(其中假陽性4例),診斷準確率95.65%(220/230),其中纏繞1周210例(95.45%,210/220),纏 繞2周8例(3.64%,8/220),纏繞3周2例(0.09%,2/220)。漏診(假陰性)6例。
臍帶是母體與胎兒血氣交換的通道,是胎兒獲得營養發育的重要途徑,臍帶纏繞不同程度上影響胎兒血氣交換,改變胎兒的血運,導致胎兒宮內缺氧,嚴重者可引起死胎、死產及新生兒死亡,發生在分娩期的臍帶纏繞使臍帶相對變短,影響胎先露部入盆,可使產程延長或停滯[4]。臍帶纏繞又以臍帶繞頸多見,其次為軀干、肢體,纏繞以l~2周居多,3周及以上者少見,其發生與臍帶過長、羊水多少、胎動等因素有關[5]。超聲的臨床廣泛應用使過去只能在分娩時才能診斷的臍帶纏繞于產前就能做出診斷,本文產前超聲診斷胎兒臍帶繞頸診斷準確率95.65%,可為臨床醫師提供可靠依據,選擇恰當的分娩方式,提高圍產兒生存率和優生率。
早期診斷胎兒臍帶繞頸的方法中超聲檢查是一種最為可靠的手段,可以為分娩過程中的臨床處理提供可靠的依據[6]。在臨床中醫生可以根據超聲檢查結果,針對胎兒臍帶繞頸的嚴重程度,平衡孕產婦本人的意愿,并結合胎兒的胎心率變化等多種情況綜合分析進而選擇一種最為適合的妊娠方式[7],從而盡量避免盲目試產,達到減少甚至避免胎兒合并癥發生的幾率。超聲診斷胎兒臍帶繞頸對母嬰無損害、無痛苦,易被孕婦接受,因此早期超聲診斷對圍產兒預后有著重要的意義[8]。超聲對臍帶繞頸診斷方便、快速、無創、準確率高,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局部羊水過少,B超顯示胎兒頸部皮膚壓跡較困難,易造成假陰性[9],本文發生假陰性共6例;臍帶過長,漂浮于胎兒頸部附近(即臍帶搭頸),超聲掃查的近場效應干擾造成假象以及胎兒頸部后方皮膚皺褶與臍帶壓迫相混淆,易造成假陽性[10],本文共4例。應通過多種方法提高超聲診斷率,超聲工作者操作熟練程度以及對該病認識程度很重要,要求檢查者必須對每例產婦做到認真細致,耐心觀察每一幅掃查圖像,從而減少誤診率的發生。假陽性是由于胎兒枕后位,其頸前及背后側臍帶顯示不清而致漏診,在確認枕后位胎位時,其頸部觀察慎之又慎,避免漏診或誤診;如胎兒頸周沒有羊水作為透聲窗,此時可推動胎頭,讓孕婦坐立一段時間,羊水流到頸周后再檢查。彩色血流顯像能夠更進一步明確診斷,在胎兒頭胸之間顯示螺旋狀或帶狀血流束,胎兒長軸切面可見圓形或類圓形紅藍相間血流信號,直徑較大者為臍帶靜脈,較小者為臍動脈,胎頸的橫切面可見“花環狀”紅藍相間血流信號,可對臍帶旁置胎兒頸部所致假陽性等給予排除,故準確率非常高。彩超能顯示血流故能彌補B超顯像的不足,但B超檢查經濟實用,可作為常規首選,如檢查后疑為臍帶繞頸,可行彩超檢查,以明確診斷,因而二者相結合是一種理想的結果[11]。
[1] 李勝利,主編.胎兒畸形產前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550-551.
[2]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13-214.
[3] 史任純,趙軍.臍帶繞頸的超聲診斷分析〔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05,12(4):125-126.
[4] 王強.臍帶繞頸的超聲診斷及臨床意義〔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8,11(6):484-485.
[5] 柯有俠.胎兒臍帶繞頸的超聲分析〔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6,7(4):304-305.
[6] 王進.胎兒臍帶繞頸的超聲診斷〔J〕.吉林醫學,2013,34(29):6115-6116.
[7] 安霞,張忠路,劉阿慶,等.二維及三維能量多普勒超聲聯合應用診斷臍帶異常〔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3,24(5):366-367.
[8] 但紅梅.多普勒彩色超聲診斷62例胎兒臍帶繞頸的臨床分析〔J〕.重慶醫學,2005,34(11):1690-1691.
[9] 李秋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臍帶繞頸的臨床分析〔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0,12(1):445-446.
[10] 周艷波.超聲影像在診斷胎兒臍帶繞頸中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7(13):29-30.
[11] 張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臍帶繞頸的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1,11(4):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