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 磊
(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輔導答疑是“備、教、輔、改、考”這五個教學環節的中間環節,上承教師備課講課,下關學生復習考試,因此能否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問題進行及時的解答和有針對的指導,都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教育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要提供高質量的學生、教材、輔導教師和學習伙伴的相互作用。高等和成人教育的目標之一是使學生成為有效的獨立學習者。獨立學習者,不僅指他獨立一個人學習,而且強調他有更高的自學和自治能力,并在必要時有能力利用各種學習資源。而當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及其應用設備的普及讓師生通過網絡交互,進行輔導答疑成為了可能。相較于傳統面授輔導,網絡輔導答疑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地點、時間不受限制;互動面更寬;效率更高;對學生的心理壓力更小。因此研究網絡輔導答疑對大學英語的教學與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助于學生養成“學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用”的好習慣,從而最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騰訊QQ(簡稱“QQ”)是騰訊公司開發的一款基于英特網的即時通信軟件。騰訊QQ支持在線聊天、視頻聊天以及語音聊天、點對點斷點續傳文件、共享文件、網絡硬盤、自定義面板、遠程控制,QQ郵箱等多種功能,并可與移動通訊終端等多種通訊方式相連。2014年4月11日21點11分在線人數突破兩億,是中國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聊天軟件。在筆者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QQ以壓倒性的優勢超過了電子郵件、論壇、微信等其他網絡媒介成為了最受學生歡迎的構建網絡輔導答疑平臺的工具。而且QQ群(以下簡稱群)是騰訊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務。群主在創建群以后,可以邀請朋友或者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到一個群里面聊天。在群內除了聊天,騰訊還提供了群空間服務,在群空間中,用戶可以使用群 BBS、相冊、共享文件、群視頻等方式進行交流。這種形式的網絡交流模式實際上就是一個微型的網絡交流平臺,非常適合應用到以班級為單位的網絡輔導答疑中去。
群公告是群內發布信息的模塊,教師可以利用群公告發布簡短的教學通知。例如,在大班的英語教學的輔導答疑中,教師可以提前通過群共公告發布輔導答疑的內容,時間,有此類疑問的學生可以提前安排好時間,屆時上線參加本次的網絡輔導答疑。這樣就充分發揮了網絡輔導答疑互動面更廣、效率更高的優勢。如果要發布信息量較大的通知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通過群郵件來代替群公告達到快速高效的通知群內所有成員的目的。
群聊和群論壇分別是兩種不同的交互方式,前者是實時通訊,后者是非實時通訊。因此QQ群是一個兼具實時和非實時交互的交流平臺。那么師生兩種形式的輔導答疑都可以在群內開展,甚至是同時開展,并且兩種交互的模式相得益彰,近乎完美的為大學英語的課外輔導答疑構建了一個便捷、免費的網絡交互平臺。群聊用于實時答疑,任何一個學生都可以把自己學習上的疑問、困惑通過群聊的方式公布出來,等待老師或同學的第一時間解答,加強了師生、生生的互動。而群論壇則用于非實時答疑,適于對具有代表性的疑點,難點進行的系統,全面,深入的解答和談論。而這類帖子在群論壇中永久保留,以備學生日后多次的查看和學習,避免了教師重復解答同一個問題的低效局面。
群文件是 QQ群一個非常實用的應用模塊,據騰訊統計,幾乎所有的群都開通了此項應用。從本質上來說,群文件就是一個簡單小巧的 FTP服務器,群組成員都可以用其進行資源的上傳和下載,實現資源共享。講義、作業等文檔資料的傳遞和交互可以說是日常的教學行為,而在電子信息如此高度化的今天,群文件正好肩負起了這份工作,讓師生在輔導答疑方面的共享如此輕松便捷。如有占存儲空間較大的資源需要共享時,如高清的照片、視頻等,群文件就無法勝任了,這時群郵件中的超大附件可以幫助我們完成輔導答疑資源的交流和共享。
由于大學英語班級學生人數過多,故筆者把班級分成若干小組,以便任務型教學的開展。當不同小組完成教學任務需要教師進行答疑解惑時,在一個班級群中進行交流無疑就顯得雜亂無章,也影響到了其他組成員的學習。QQ群中的討論組就是化解這個局面的一項應用。它讓一個網絡交流平臺中獨立出若干更小的交流平臺,既保證了群成員的交互性,又保證了群成員的隱私性。并且討論組可以不限次數的創建、解散,非常靈活。因此班級小組成員可以把小組成員和教師拉進一個討論組,以實現獨立于群內其他成員的小組內部的交流和教師僅針對這個小組的輔導答疑。教師同樣可以通過群討論把有相同疑問的學生拉進來討論組單獨進行輔導答疑。
本次研究對象為筆者所帶的電子信息技術和數字媒體技術兩個班級的學生,年齡范圍18~21歲。實驗組和控制組均為48人。他們的英語水平相當,大學英語課程是采用合班教學,唯一的區別是實驗組的輔導答疑是以QQ群為平臺的網絡輔導答疑,控制組的輔導答疑是傳統的面授答疑。本次教學實驗持續一個學期。
首先由數字媒體技術班級的班長創建一個班級群,任命任課老師為管理員,并把群號公布給全班同學,要求全班同學都加入到數字媒體技術的班級群。并建議學生在群內都用真實姓名備注,以方便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在網絡輔導答疑中的表現給出相應的平時成績。接下來就可以開展網絡輔導答疑了。輔導答疑的形式可以是個別輔導答疑或集體輔導答疑,也可以是實時輔導答疑或非實時輔導答疑。輔導答疑的形式以集體輔導答疑和實時輔導答疑為主。在輔導答疑的過程中教師盡可能的讓學生們通過討論的形式自行處理所遇到的疑問,教師可以在最后進行必要的補充,更多的是表揚和鼓勵參與進來的學生。不論是整個班級的輔導答疑還是班級小組討論組的輔導答疑都可以以這種形式開展。群論壇以非實時答疑的形式來輔助實時答疑。教師將學生有同性的問題以論壇發帖的形式更系統,更詳盡的發布在群論壇。由于帖子的時效性要好與群內發言,方便學生溫故而知新。每個單元的學習,教師都以在群文件中上傳文檔的形式給每個小組布置學習任務或對全班同學留作業和小測驗。學生在群文件中下載完成后再以“學號+姓名”的命名方式將自己的作業上傳到群共享。教師批改后再上傳到群文件。最后學生可以自行下載,查看教師對作業的批改和反饋。在使用QQ群進行輔導答疑的整個過程中,群郵件都可以用來對輔導答疑的每個環節進行支援,如內容繁多的通知的發布,體積較大的資源的共享,作業的發放與回收等。
筆者收集研究對象參加研究實驗前后兩次的英語期末考試成績,并用 SPSS分析對比兩次的數據以期望證明以QQ群為平臺的網絡輔導答疑的班級學生更有利于學生的語言習得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表1 前測的描述性數據
從表 1可以與看出控制組和實驗組的平均分分別是77.600和78.300,基本相當。這說明兩組學生在參加研究實驗之前處于同一水平。

表2 后測的組數據
在后測數據表 2中可以看到實驗組的平均分是84.8000,比控制組的79.4444要高。這就是說,使用QQ群為平臺的網絡輔導答疑的班級的學生比用傳統面授答疑的學生分數要高。因為表1剛剛證明了兩組學生有著相近的英語水平,所以說明以QQ群為平臺的網絡輔導答疑比傳統的面授答疑在促進學生的語言習得上的效果更好。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相較那些接受傳統面授答疑的學生,接受以QQ群為平臺的網絡輔導答疑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取得了更大的進步。這證明以QQ群為平臺的網絡輔導答疑在促進學生的語言習得上有更好的效果。從教學法上來看,應該鼓勵教師把QQ群的網絡輔導答疑推廣到英語教學中去。
除了分析對比前后兩次考試的數據,筆者還對實驗組的學生進行了隨機抽訪。他們均十分認同以QQ群為平臺的網絡輔導答疑形式,并表示這不僅讓同學之間更加互助互愛,而且把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特別是讓輔導答疑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并且讓大班教學環境揚長避短,發揮了博采眾長,團隊意識更強的優勢。
這些年QQ的功能和應用一直在不斷完善和豐富,QQ群這樣一個網絡微平臺在高校班級教學管理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過對QQ群各項應用的深入分析,找到其與輔導答疑的契合點。不僅從理論上論證了QQ群在大學英語網絡輔導答疑通知的發布、活動的開展、資源的共享以及小組的指導上的可行性,而且還通過教學實驗證明了相較于傳統面授答疑,網絡輔導答疑更能對大學生的英語語言習得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產生積極的效應。但作為試探性實驗,將QQ群用于課外的輔導答疑還有不少問題有待一進步的深入探討。例如,如何減少網絡輔導答疑過程中外界網絡因素的干擾;如何量化學生參與網絡輔導答疑的平時成績;如何考核、評定教師在網絡輔導答疑中的工作成效。網絡輔導答疑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希望本研究能為中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創新盡一點綿薄之力。
[1] 什么是群[EB/OL].http://group.qq.com/,2007.
[2] 張家全.網絡與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