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濤
(鄭州大學 體育系,河南 鄭州 450001)
本文主要是針對2012-2013賽季WCBA決賽中山西隊中鋒鄭先珉與浙江隊中鋒姬曉在比賽中的各項數據以及兩人的身體成分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中國籃球數據庫官方網站上,查閱了2012-2013賽季女子籃球比賽的有關數據,并在中國中文期刊網上檢索了相關文獻資料,并進行比較分析。
1.2.2理統計法
通過對2012-2013賽季WCBA決賽比賽隊伍的兩隊中鋒的技術分析并統計結果。并歸納、比較和分析。
籃球運動對運動員的身體形態有著很高的要求。隨著籃球運動的發展,身體形態的重要性日趨顯著,好的身體形態是優秀籃球運動員必備的基礎條件。而且身體形態對一個運動員的成績也有重要的影響。籃球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要求為:身材高大、身體勻稱、腿長(特別是小腿長)、軀干短、手臂長、手大、五指長、腳大、注重身高指數大。

表1 2012-2013賽季WCBA決賽中兩隊中鋒身體形態情況
從表一可以看出,浙江隊的姬曉身高明顯高于山西隊的鄭先珉。體重方面姬曉也明顯優
勢于鄭先珉,而且克萊托指數也顯示出姬曉在籃球中鋒的位置上明顯優于鄭先珉。除此之外,從出生年月來看鄭先珉年長于姬曉十歲之多,雖然鄭先珉在比賽經驗上略占優勢。但是作為劇烈項目的籃球來說,年輕的姬曉在兩人的對比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2.2.1 得分方面比較分析

表2 2012-2013賽季WCBA決賽兩隊中鋒常規賽數據情況(場均)
從表2可以看到姬曉在常規賽場均得分為12.5分較申彬彬的9分多出3.5分,從二分球、三分球的得分分布與命中率來看:鄭先珉的二分出手次數高于姬曉,但是在命中率方面卻不敵姬曉;姬曉在三分球出手次數及命中率方面都遠遠高于鄭先珉。在罰球方面:兩人的罰球命中率還是相當高的。由此可知,雖然姬曉在內線出手次數上不敵鄭先珉,但是較高的命中率也為浙江隊帶來了更多優勢。而且姬曉的得分方式多種多樣,不僅能在內線殺傷得分,而且在遠投方面也給對手帶來很大的麻煩。
2.2.2 籃板助攻蓋帽等方面的對比分析

表3 2012-2013賽季WCBA決賽兩隊中鋒常規賽數據情況(場均)
表3可知:兩人在籃板方面大致相同,但姬曉在前場籃板上做的比鄭先珉要好。由此表明:姬曉的身體形態與沖搶籃板意識在此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助攻方面:鄭先珉的 3次遠遠地超過了姬曉的1.8次。而作為一名優秀的中鋒不僅僅要在得分、籃板上發揮作用,除此之外,與隊友的默契配合和出神入化的助攻更能彰顯優秀中鋒的強大作用。搶斷的數據顯示中鄭先珉的優勢可見一斑。鄭先珉場均1.4次的搶斷明顯的體現了她的出色防守和強烈的求勝欲望。在蓋帽方面兩人的場均次數均為0.1次。姬曉身高、體重明顯優于鄭先珉,而她在后場籃板、助攻、蓋帽方面卻不敵低她7公分的鄭先珉,此數據為山西隊的奪冠埋下了伏筆。
2.2.3失誤、犯規次數數據的對比分析

表4 2012-2013賽季WCBA決賽兩隊中鋒常規賽數據情況(場均)
從表4看到:鄭先珉與姬曉的比賽犯規次數相差1次,場均數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失誤次數的比較中,兩人相差無幾。失誤次數多,也就相應地抵消了籃板球、搶斷球等獲取球權的能力,從而降低了自己的比賽綜合能力。失誤率從高到低的順序是:運球失誤、傳球失誤、被搶、三秒違例、球回后場等。而在兩人的出場時間看來鄭先珉要比姬曉平均每場多打3.2分鐘左右,這也顯示出鄭先珉在這支球隊中的絕對位置。鄭先珉的“全勤”的出勤率也在間接地表明了她的重要性。
2.3.1 決賽中兩隊中鋒得分數據的對比分析

表5 2012-2013賽季WCBA決賽中兩隊中鋒數據情況
從表5看到鄭先珉的4場比賽總得分為42分,較姬曉的45分少3分,按得分效率(總得分/ 上場時間)之比,鄭先珉要高于姬曉;說明鄭先珉較姬曉得分能力強,對球隊得分貢獻也大。從三分球、二分球的得分分布與命中率看:姬曉的得分手段多,除籃下和中距離投籃得分外,還有較強的遠投得分能力,遠投得分占總得分的46.67 %;而鄭先珉則主要集中在籃下進攻得分,進攻手段單一。
2.3.2 決賽中兩隊中鋒籃板球、助攻、搶斷的對比分析

表6 2012-2013賽季WCBA決賽中兩隊中鋒數據情況
從表6可知:4場比賽中籃板球方面,鄭先珉與姬曉籃板次數相近。但是鄭先珉在進攻籃板方面表現出色,對浙江隊的二次進攻大有裨益。而姬曉在防守籃板方面貢獻突出,為山西隊的快攻打下了夯實的基礎。鄭先珉4場比賽的搶斷次數為7次,姬曉的搶斷次數是2次,由此表明鄭先珉的積極防守以及果斷的斷球。鄭先珉 4場比賽的總助攻次數是12次,場均數為3次;而姬曉的總助攻次數則僅有7次。場均次數大約為2次。兩人的助攻次數相差5次,間接表明鄭先珉4場比賽為球隊帶來的得分就比姬曉多出10分之多。說明鄭先珉在球隊中承擔著更多的責任,不但要強攻、要蓋帽、要籃板球,還要能為同伴助攻,充分地顯示了鄭先珉的較高配合意識。
2.3.3 決賽中兩隊中鋒失誤犯規次數的對比分析

表7 2012-2013賽季WCBA決賽中兩隊中鋒數據情況
從表 7看到鄭先珉與姬曉的 4場比賽犯規次數相差 5次,失誤次數的比較中姬曉高出鄭先珉,說明姬曉的基本技術尚不夠扎實,場上處理球方面尚欠老練、成熟。失誤次數多,也就相應地抵消了籃板球、搶斷球等獲取球權的能力,從而降低了自己的比賽綜合能力。失誤率從高到低的順是:運球失誤、傳球失誤、被搶、三秒違例、球回后場等。
從身體形態的比較分析中,可以看出兩隊中鋒的身高、體重差異較大,總年齡相差懸殊,大賽經驗名相不同。浙江女籃無論是在整體投籃命中率、2分球命中率還是罰籃命中率都與山西隊有明顯差異,兩隊中鋒上場時間和上場效率相差太大,在這屆WCBA總決賽上山西隊在助攻、搶斷、封蓋這方面表現的也相當出色,與浙江隊相差較大。除此之外,從中鋒籃板球總數上我們可以看出還是有一定的差距。(1)姬曉較鄭先珉有較強的得分能力,較多的得分手段,為球隊貢獻的分數多,場上發揮穩定,籃球技術功底扎實。(2)鄭先珉較姬曉有較好的籃下攻防能力,有更強的殺傷力,助攻好,更具核心型中鋒的發展潛力。(3)鄭先珉和姬曉的正面對抗進攻成功率均接近 70%,鄭先珉進攻成功多集中于籃下,姬曉則具多點進攻手段。
應該加強中鋒隊員的前場籃板球和后場籃板球的保護訓練,加強力量訓練,以提高在對抗中拼搶籃板球的質量。姬曉可以去更高水平聯賽去鍛煉自己,在提高自己技戰術水平的同時也帶動了浙江女籃整體實力提高. 浙江女籃多參加強激勵、高對抗的世界型大型賽事,去適應各個不同風格和不同打法的球隊,以提高球隊及其中鋒隊員的攻擊性防守。
除此之外,(1)浙江隊在訓練中以技、戰術與防守為中心、體能為基礎。做到“積極主動,快速靈活,以快為主,內外結合,攻守全面”的同時,力求創新。(2)浙江隊要在強干擾,強對抗下控制和支配球的能力,強化傳球的技巧,是運球,傳球,假動作合理結合,同時要提高跑動中接球和組織配合能力。(3)浙江隊應該培養新的候補隊員,為隊伍的未來打好基礎。(4)在訓練中狠抓籃板球的練習,籃板球是關鍵,要加強對抗能力,認真學習搶籃板球的技術。(5)浙江隊要在訓練中打好基礎,提高隊員在高速度、強對抗情況下運用技術的能力,要善于發展、培養自己的技術特長。要加強情報信息工作,做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應多參加各種大賽,豐富大賽經臉,提高臨場應變能力。
[1] 郭義軍. WCUBA 和WCBA 優秀女籃運動員的身高、體重、年齡的比較研究[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4).
[2] 籃球運動高級教程[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3] 曹景偉. 論當今世界田徑運動員身高、體重和克托萊指數的項群研究[J]. 體育科學,2003,(3).
[4]王大中,宮士君.第14屆世界女籃錦標賽美、俄、澳、中四強中鋒進攻技術運用方式的研究[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3).
[5] 施麗影. 體育統計[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
[6] 孫民治. 籃球縱橫[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7] 葉國雄,陳樹華. 籃球運動研究必讀[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8] 劉玉林. 世界籃球運動發展趨勢和我國籃球運動改革現狀[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0,(2).
[9] 楊錫讓. 人類身體成分特征運動能力[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4,(2).
[10] 張志. 中外優秀女籃運動員的身高、體重、年齡特征的比較研究[J]. 體育學刊,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