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有企業所處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給國企帶來新的挑戰。這些變化也給國有歧義工會工作帶來新的困難。面對新形勢,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必須不斷理清思路,看清問題,創新工作,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社會經濟及國有企業發展的雙重需要。本文就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創新國有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路。
關鍵詞: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創新
一、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工會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1.國有企業職工在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上發生顯著變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國有企業也逐漸向國際化發展,逐步構建現代企業制度。在此背景下,國有企業職工被劃分為不同利益群里,其政治地位與經濟待遇較之以往發生了顯著變化。一是管理者群體,他們位于企業最高層,實行年薪制或股權制。二是專業技術人才,他們是國有企業中堅力量,部分參與企業管理,享受較高經濟待遇。三是普通職工,作為企業最龐大的群體,他們一般處于生產前線,靠具體的工作技能獲取工資,處于企業基層,也是容易出現問題,較難管理的群體。四是臨時工作人員,他們是國有企業根據生產要求,臨時性招收的農民協議工、勞務工、季節工等,大多沒有生產技能,靠具體勞動來獲取報酬,也是最不穩定的一個群體。
2.職工就業方式呈現多樣化,勞動關系協調難度增大
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打破了“鐵飯碗”,企業職工實行聘任制,職位的不確定性造成了企業的所有者、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增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國有企業對高素質的技術型人才的需求增大,對普通職工的需求減少,不斷裁員,出現難以調和的矛盾。二是企業群體性勞動爭議和突發性事件日漸增多,呈現出由個人勞動爭議向群體性勞動爭議轉變,由具體利益受侵犯造成的勞動爭議向因企業改革中利益調整引發的勞動爭議轉變的新特點。
3.經濟體制的變革,增大了職工的收入差距,使工會維權工作難度加大
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對高級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員的需求增大。為了能夠吸引和留住這些高素質的人才,企業在分配制度上發生了重大改變,對管理者和技術人員實行高額年薪制,而大多數從事一般工作的普通職工卻處于低收入狀態,二者之間的收入差距,使工會維權工作的難度增大。。
4.國有企業實施改制、改革,使工會組織職能弱化
在國有企業機構改革中,企業的經營決策者對工會的職能存有偏見,認為工會就是帶領職工和企業作對的,并沒有認識到工會在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企業精減人員時,工會首當其沖,人員被大幅減少,有的甚至名存實亡。
5.企業持續重組和快速發展的新形勢與傳統的工會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不相適應
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求,企業重組、改制的力度很大,企業發展速度很快,但由于企業對工會工作不重視,使企業工會無論在理論政策研究上還是在思維方式上都不能與國有企業發展相匹配。主要表現在工會干部隊伍思想觀念陳舊,工作方法與工作內容顯得滯后,整體素質不高,難以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二、創新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強化工會職能
針對這些問題,國有企業工會必須在履行工會職責的基礎上,不斷的創新工作思路與方法,進一步強化工會職能。
1.健全工會組織,強化工會維權職能
企業改制以后,企業分配制度和職工權益都發生了變化,工會組織要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首先要健全工會組織,并協調好工會與企業經營者、決策者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更好的為職工謀福利。其次是工會要善于運用用法律武器為職工維權,并站在公正的立場上,協調好企業和職工的關系。
2.加強學習、培訓,提高工會干部的整體素質
國有企業工會組織要不斷的為工會工作者提供學習、培訓的機會,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并提高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工會工作實踐的能力。工會工作者還要破除陳舊的思想觀念,與時俱進,密切聯系職工群眾,傾聽職工的心聲,反映職工的需求,進一步提高工會干部的整體素質。
3.抓好職工之家建設,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
企業工會不能只做職工的維權工作,還要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職工的個人發展與企業的發展有機的結合起來,在為企業發展積極工作的同時能夠實現職工個人目標。這就要求工會加強對職工的宣傳教育,轉變職工的思想觀念,使職工的思想觀念能跟得上形勢發展的需要。
4.創新工會溝通的方式
企業工會的一項重要職能就是向企業經營者、決策者反映員工的意見、滿足員工得到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這就要求工會在溝通方式上進行創新,不能只用會議或座談這樣的正式溝通方法,還要注重非正式的溝通方法,如:舞會、聚餐等等。正式和非正式溝通方式互相結合,可以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相互了解、關心的融洽氛圍。另外還要落實職工的知情權,使職工明確了解企業的需求,提高職工的滿意度,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5.要創新工會工作方法,努力提高企業工會為職工服務的能力
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工會只有徹底擺脫舊的工作模式,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開展工作,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在復雜的經濟格局中,應以變應變,不斷創新工會工作。在信息化時代,工會可以利用網絡進行網上招聘或通過網絡宣傳國有企業工會職能,增加企業職工培訓的機會,還可以通過網絡信箱形式提高職工維權的保密性和時效性。
總之,國有企業要清醒的認識到工會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更要在實際工作充分發揮工會的作用及職能。企業工會要認清自身面臨的問題,不斷的進行自我完善與創新,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更好的適應國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抗私,周鵬,姜廣東.當代勞動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2]張應瓊.工會在和諧社會中的職能定位[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07(3).
[3]陳躍昌.做好新形勢下企業工會工作之我見[J].中國工運,2008(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