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糾紛問題不斷增加,單獨依靠市場手段已無法解決此類問題。只有依靠行政手段干預,甚至外交手段,才能有效解決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問題。
關鍵詞:朝鮮;東北亞;地緣政治
近年來,隨著中國對外貿易所占份額的不斷擴大,中國與主要貿易經濟體的摩擦不斷增加。其中中美、中歐貿易中的主要問題就是知識產權糾紛,單獨通過市場來解決此類糾紛產生了諸多問題,因此只有依靠行政手段,甚至是外交手段,才能有效解決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糾紛。
一、完善行政制度
知識產權的行政保護制度主要包括政府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政策、知識產權保護的行政執行力度和知識產權保護對外貿易談判三部分,三者相輔相成,互為依托,以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為基礎,以行政執行為延伸,以對外貿易談判為方法利用行政行為保護知識產權,進而減少中美之間因為知識產權問題引發的貿易糾紛,促進國際貿易健康有序發展。
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主要包括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構、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程序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三方面。中國現有專利局、商標局、海關、工商管理局等機構,配合司法部門一同行使知識產權保護職權。眾多的行政機構大大降低了處理知識產權問題的效率,應當精簡或合并部分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職能部門,建立知識產權保護局,統一辦理知識產權保護相關事宜,提高行政效率,與國際掛鉤;同時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審批的相關程序,使有關程序體系化、合理化、完善化;進而出臺一系列包括專利獎勵、知識產權國有化等項目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提高民間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程度,樹立全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推進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有效實施。
在中美有關知識產權問題的糾紛中,美國一直職責中國政府在知識產權方面執法力度不夠。在進一步完善政府機構構成和相關政策的同時,應當加強對政府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培訓,加強其對知識產權保護程序的操控能力,提高其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認識,樹立正確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貿易談判作為國際貿易爭端中最常用的外交手段,可以有效規避貿易糾紛擴大化,減少國際貿易損失,同時達到加強中美之間交流與合作的目的。國際貿易過程中,加強中國與美國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交流,使爭端以貿易談判的形式解決,減少中美之間因為貿易糾紛引發的貿易戰,促進國際貿易平穩快速發展。
二、完善法律體系
國際通行最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手段就是通過完善法律制度,進而對知識產權進行有效控制。在國際貿易過程中,美國完善的司法制度對知識產權進行有效保護,使中國在國際貿易談判中時常處于劣勢。法律保護主要是通過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以及培養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人才兩種方式,改善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
中國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法規仍然處于草創階段,雖然有較為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但是相關的輔助性法律法規仍然有所缺失,相關法律在之間存在相互抵觸現象,缺乏有關限制知識產權濫用的法律條款,無法完全對接現行的國際法。
自2008年起,中國已經開始著手對現有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進行完善和修改,對相關法條進行了可行性處理,使現有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科學化、合理化。在此基礎上盡快出臺知識產權反壟斷和限制知識產權濫用相關法律條款,進而打破美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壟斷地位。面對國際貿易中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糾紛問題,還應該積極加入與知識產權保護有關的國際公約和國際組織,借鑒其先進經驗配合中國現實國情,進一步對知識產權有關法律法規進行配套完善,提高其實際操作性,從而達到保護知識產權,減少貿易糾紛的目的。
中國缺少能夠靈活運用現行的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以及熟悉知識產權保護法方面的相關人才,面對眾多由于知識產權問題產生的貿易爭端,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無法維護中方合法權益。對此應當改革高校現有的教育方式,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尤其是法律、國際貿易、知識產權等關系到知識產權保護和貿易糾紛處理的專業,鼓勵學生在完成本科學業后,跨專業進行相關內容的在深造,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和應對國際市場糾紛的能力。
三、通過外交手段
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政府作為行政主體,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外交手段作為政府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最主要的方式,逐漸成為各國應對知識產權糾紛的利劍。
制定靈活的外交策略,以多種方式處理由于知識產權保護引發的貿易糾紛,是通過外交手段處理這類問題的核心思想。在面對知識產權引發的貿易糾紛時,外交手段應當依托國際法和現行的國際貿易規則,美國是一個高度法制化的國家,面對這樣一個法律為上,制度為先的國家,運用國際法作為外交的主要依據,將大大提高中國在知識產權糾紛中的優勢地位,從而合理的解決知識產權保護糾紛。
外交不僅僅要靈活,更要有較強的針對性,面對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紛爭,中國必須建立相應的長效外交應對機制,建立雙重隸屬于外交部門和知識產權部門的知識產權保護專管機構,以應對復雜多變的知識產權保護紛爭。
參考文獻:
[1]馬維強:“淺析我國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方法”,中外企業家,2009(8)
[2]鄭成思:“知識產權的國際法保護與涉外保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7(2)
[3]李明德:《美國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董飛(1987.01.17-),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