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風暴滌蕩之后》
(2014年第7期)
建議指定地點,準入制,加強管理,但是不要再苛剝這些可憐的女子。這是社會現實,不是掩耳盜鈴,嚴打幾次就能解決的問題。試問什么年代沒有操皮肉生涯的?
美國科羅拉多州 網易網友
從我個人的重要性排序來說,應該集中精力把醫療教育問題解決好。一小撮的性交易危害不了國家,影響不了穩定,當然,地方官員有沒有插手這些生意需要查清,但容易的事不宜往難里解決,小事不需要往大里解決。
浙江衢州 鐵勒流沙
《減速開始了》
(2014年第7期)
編者按:隨著各地紛紛調低2014年的GDP增速,中國經濟放緩乃至出現問題的猜測開始大面積出現。特摘取中國經濟決策者和研究者的代表觀點如下,以饗讀者。
中國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是,許多新的投資涌入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可能造成產能下降;同時,政府更多鼓勵兼顧環境保護,導致生產成本增加,但這也是政府鼓勵綠色發展的好跡象。此外,一些結構調整和改革有利于增強經濟長期基本面,但短期內可能會有負面影響。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經濟運行中存在的風險,參照和學習國際經驗教訓,對“影子銀行”實行有效監管。中國“影子銀行”總體規模不大,但近期增長較快,中國正謹慎應對。當前債務占GDP比例上升,已經引起政府重視。家庭負債不高,公司債務偏高,高儲蓄可能通過商業銀行渠道拉動信貸增長和債務上升。中國政府將大力推動資本市場建設和完善,提高直接融資比例,但這將是長期工作。
中國央行行長 周小川
根據去年的經驗,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全部取決于投資增速能否維持在20%以上,中國經濟增長依然是靠投資。但是,投資能不能持續是核心問題。短期來看,出口會變好一點,但是也不會太好,如果投資增速不能維持在20%以上,經濟可能就會下行,同時也會有很大風險。
過去中國經濟增長是靠投資,而投資最重要的推動方式是靠負債。而當前,政府投資的意愿和投資紅利都在減退,特別是現在對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標已經不再是GDP,而是地方政府的債務,這會對今年的投資帶來很大的影響。
由于負債能力制約,地方政府性債務的風險和影子銀行的風險已經出現,這些問題一旦爆發,經濟增長會進一步下行。今年GDP增長7.6%是有條件的,但投資增速要回到20%是有一定困難的。
同時,產能過剩也在拖累投資增速。從去年開始,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速度在放緩,甚至一些拉美國家都發生動蕩。如今,動蕩仍在持續。如果亞洲出現金融動蕩,人民幣堅持不貶值,中國就會成為最大的進口國,這會加大產能過剩的壓力。產能過剩是中國長期的問題,在這種情況的沖擊下,日子會更艱難。
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是環境不友好型的,現在資源環境對經濟的約束已經顯現,這種增長條件的變化,導致潛在增長率下降。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曹遠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