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謙
半輩子走到這里,已經過了五十三個生日了。向來生日都過得靜悄悄,不敢勞動別人。不過也有例外。去年的生日,我刻意在兩三個月前接受了工作的邀請,在生日那天不在臺北也離開北京去了蘇州。其實也是計劃著離開熟識的人,一個人在遠方的城市避開生日。那是蘇州音樂廣播電臺的邀約,在生日的隔天辦了一場座談會,談音樂也談我的新書。
在入房前酒店的總經理熱情地與我打招呼,并且告訴我已安排了晚餐,盛情難卻的我心中小小地嘀咕了一下:原先一個人安靜的生日晚餐泡湯了。卻萬萬沒想到幾個小時后當我步入餐廳,迎面而來先是一群我不認識的人,經一一自我介紹后,都是蘇州香格里拉酒店各部門經理。隨著他們身后推上來一餐車,上面有個禮物。我霎時明白這是酒店的精心安排,并且被那一盤推上來的禮物給震住了!那是一張印著《魯冰花》五線樂譜、一支鋼筆、一瓶墨水以及一碗用青花瓷碗裝的臺灣牛肉面,不過不是真的,是十分逼真的造型蛋糕。那個晚上在上床睡覺前,我不時湊近蛋糕仔細地看,想著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能做出如此精巧的作品?
隔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撥電話給酒店公關經理提出了一個要求:“我能認識創作我53歲生日蛋糕的作者嗎?”她笑著回答:“可以。”半個小時后我與周師傅在咖啡館見面了。原本只是好奇并且想當面跟他致謝、謝謝他的巧思,沒想到卻上了一堂難忘的人生甜點課。
周師傅是地道的蘇州人,三十出頭長相白凈斯文,說起話來有吳儂軟語的輕柔語調,卻沒有太濃的地方口音。我實在太好奇了,問他是如何想起了這個點子?花了多長的時間制作?他告訴我制作時間其實不長,他與同事三人花了五個小時,但是要做一個什么樣的蛋糕,他卻與飯店總經理以及幾個主管開了很長的會議才決定的。首先他們先上網百度了我的數據,甚至挑了一些我寫過的文章看,最后決定以墨水與筆為中心的構圖來呼應他們對我的想象。而那張薄薄的樂譜卻是最艱難的制作,他們上網搜尋了《魯冰花》的樂譜,然后藉由打印機印在一層白色的甜面皮上。我好奇地問:原來食物也能影印啊?他笑著回答我:這早就不成問題了,問題是印完后他們才發現樂譜是反的,于是得從頭再做。
那一碗“牛肉面”也有故事。周師傅微微得意地告訴我,因為他知道我是臺灣人,臺灣最有名的是牛肉面,而華人過生日喜歡吃壽面討吉利,于是沒到過臺灣的周師傅上網找了許多牛肉面的照片仔細研究。我納悶地說:蘇州人不吃面嗎?為什么面的形象需要那么仔細地尋找數據?他告訴我:蘇州人一直有早餐吃面的傳統,蘇州的面食重湯頭,總習慣把煮熟撈起的面披在湯上露出完整梳理整齊的面,而臺灣的面食卻不同,面經常是藏在湯里頭只隱約露出少部分面來,并且臺灣人喜歡在面的表面上呈現配料,如:牛肉塊、蔥花等等,讓面看起來豐盛,這是兩地對于面的審美觀之差異。他告訴我,蛋糕牛肉面的牛肉塊半筋半肉的表現是用巧克力與奶油打出來的,最特別的是那兩根鮮紅的辣椒,他是用傳統中國捏面人的方法完成,還有青花瓷碗上的青花他們還是一筆一筆描出來的。我就這么在不時面露驚訝的表情中,聽他說著我的五十三歲蛋糕是如何創作出來,心中既溫暖又感動。
很快我們就像相識以久的朋友聊起了生活,周師傅告訴我他原本學的是中餐,卻因為酒店甜點部缺人而轉入了這部門,改變了他的人生。多年下來他所制作甜點和手工巧克力已在蘇州小有名氣。現在更多時間他會站在酒店的立場思考,如何在蘇州這樣的一座住著許多外商人口的傳統城市里,以更精致西方甜點吸引客人上門。他還利用周末假日開班授課教兒童制作西方餅干,當他說起這些故事時,我可以看到他眼中對自己工作的熱愛,他還說他的女兒總會驕傲地告訴自己的同學:我爸爸會做很多很漂亮的蛋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