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魯木齊 李月曉 賀紅艷
建立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 烏魯木齊 李月曉 賀紅艷
新能源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關注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能幫助新能源企業進行可持續發展。新能源行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新能源行業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新能源技術也普遍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近年來隨著競爭加劇,能源需求量增加,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發展,許多新能源企業紛紛建立了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對于新能源企業,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進行財務風險預警與防范已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
新能源是相對傳統能源而提出的概念,主要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能、海洋能等多方面的能源資源。新能源企業是當今時代在新能源開發以及使用的趨勢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企業,在國家的新能源開發與使用以及國家經濟的發展中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我國新能源企業起步較晚,但是發展勢頭受到了世界矚目,然而發展中也存在著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①無序競爭嚴重。新能源產業的光環吸引了大量資金的進入,一些行業已經由壟斷競爭向充分競爭發展,一方面豐富了新能源市場,降低了其相應的成本,但另一方面,將整個市場帶入一種低技術的重復生產狀態,不利于整個行業的高端發展。 ②創新意識缺乏。由于大量民間資本的進入,利益因素占據了企業生存發展的主要空間,而新能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未來生存的根本,可持續的關鍵是不斷創新,缺乏創新意識的新能源企業是可怕的。 ③環保意識缺乏。新能源產業并不是無污染產業,只是相對傳統能源產業來說對人類的危害范圍小,但從長期看,缺乏環保意識的新能源產業會給人類的未來帶來更大的危害。
1.產業優勢。一方面是傳統能源的短缺以及我國經濟高速迅猛發展,另一方面是人類自身可持續生存及發展的需要,雙向地催促著新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這一產業優勢是與生俱來的,并將持續擁有的。
2.創新空間。新能源產業是人類持續生存要求的產物,同時也需要人類不斷地創新。因此,新能源產業具有廣闊的創新空間。
3.潛在的資本與市場。從長期可持續發展來看,由于新能源產業良好的前景,財政資金、金融資金、風險資金等將紛紛進入。因此,新能源企業具有大量潛在的資本與市場。
4.落后的技術和較高的成本。盡管新能源產業有美麗的光環,有無限的創新空間,有大量潛在的資本與市場,但落后的技術仍然是新能源企業的不足。處于初期和發展期的新能源企業的大量工作處在摸索中,以及落后的技術、高額的研究開發費用、大量進口的設備,都導致了新能源企業的高成本,阻礙著與傳統能源的競爭。
而從我國能源發展的整體狀況而言,我國未來的能源市場必定是新能源的天下,新能源企業的發展將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更多的資金投入,我國的新能源企業必將在極大的發展潛力以及創新空間的推動下得以更加健康地發展。但是,新能源企業當今時代的經營管理還存在著諸多的財務風險。據統計,大型跨國企業的平均壽命為40多年,而美國中小企業生存則不超過7 年,大公司在市場上生存也不到40年。近年來,因財務危機導致大型企業陷入困境的例子屢見不鮮,如美國天然氣巨頭“安然”公司和電力巨頭“世通”公司的倒閉,對我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與防范敲響了警鐘。因此加強對于企業的財務風險研究及有效應對,是企業在未來獲得健康的必要保證。
1.經營和管理因素。這里所指的經營因素主要是指由于經營者的管理水平和市場預測能力高低引起經營風險,最終引發財務風險的因素。由于新能源企業現階段技術落后的特點明顯,進行技術研發和人才儲備是新能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備點,但如果研發投入過多,人才儲備量過大,而成果轉化率較低,投入產出率較低,會直接影響貨幣回籠,導致現金短缺。因此,要求新能源企業具有巧妙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精確的市場預測能力,把握技術研發的方向和關鍵點,做到有的放矢和精確的持續經營,否則將引發財務風險,導致經營危機。引發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管理因素是財務風險管理理念中的管理短期意識和財務風險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由于利益驅使,管理層過于注重眼前利益,忽視新能源企業不斷創新的要求和特點,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導致企業的不可生存;另一個是缺乏環保意識,在發展過程中如果缺乏對所用材料及工藝過程等的環保處理,危及企業自身的生存。
2.財務人員管理因素。首先,隨著技術的發展,軟件技術開始運用到財務風險管理中,而我國能源企業財務人員存在不能適應崗位職能要求的情況,缺乏主動意識,不能主動去學習最新財務管理知識,樹立新的財務風險管理理念。其次,財務人員風險管理意識薄弱、職業道德缺失,進行暗箱操作,制造假賬,徇私舞弊,向競爭企業泄露公司機密等等。
3.財務因素。在財務因素方面,引發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財務因素主要有兩方面:財務支付和財務結構。由于新能源產業的經營時期較短,雖然潛在市場前景良好,但較高的成本特點,一方面導致目前市場有限,另一方面使得新能源企業的盈利空間較小。由于市場有限,如果開足機器大量生產,容易造成存貨的積壓,資金流動能力差;如果小量生產,設備閑置較多,資金利用率低。同時為了培養客戶及保持顧客忠誠度,企業的資金回收不暢現象較多,應收賬款比例過高,資金流動能力差,資金利用率低,企業的財務支付能力差,容易引發償債危機。把以上兩方面的因素歸結起來有兩方面;一是存貨積壓嚴重和存貨儲備不足,會引發資金利用率低和影響籌資。二是應收賬款的掛賬。如果掛賬嚴重,企業應積極應對。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新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主要是以上三個方面,由于新能源企業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新能源企業所處產業的市場及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總體是趨好的,但不穩定因素也是存在的,盡管企業無法回避,但仍要進行監控,及時采取措施,避免較大的危機和損失。
財務風險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極大的不良影響,新能源企業要想獲得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積極地應對企業出現的財務風險,或者是針對財務風險出現的機制及原因實施必要的預警,從而減輕企業遭遇財務風險損壞的程度。
財務風險預警不同于財務分析和財務評價。企業的財務分析與評價主要側重于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經營狀況與經營業績進行事后分析、評價與總結。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是企業預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財務風險預警是以會計信息及其它相關信息為基礎,采用一系列科學系統的分析流程和方式,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運用會計、統計和經濟學等相關理論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等進行綜合分析和預測企業財務狀況,并及時發現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和其它風險,并在危機到來前向相關人員和部門發出警示,敦促各方采取措施,使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不敗。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構建的可行性已經在我國長久的市場經營過程中被無數企業所證明,本文將從以下兩個方面說明財務風險預警體系。第一,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是為了防止企業經營偏離正常軌道而建立的報警和適時管理的控制手段,以已經發生的財務數據、財務預警指標體系和財務預警模型為載體,預測和警示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第二,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組織機構的模式中,新能源企業應建立專門的財務風險預警組織結構,即在企業中設立獨立于其他部門的預警部,將財務風險預警和其他業務預警納入其工作范疇,預警部直接向最高層領導報告和請示,預警部使用不同的專業分析軟件定期梳理收集公司的財務數據和其他信息并進行分析、比對,使最初雜亂無章的數據和信息能夠反映出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進行預測公司未來的發展趨勢并及時發現風險。一旦發現風險,預警部負責制定風險應對方案并會同其他職能部門降低并消除風險。公司成立獨立的預警部,既有優勢也可能帶來一定的新問題。因此,在建立健全公司財務風險預警組織機構的同時,也盡可能避免產生的新問題。

綜上所述,在當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任何一家企業都要做好出現財務危機的準備。如果危機能夠提早發現,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范,就可以大大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使企業減少損失;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危機的征兆,就會使企業處于被動局面,發生經濟損失甚至出現破產。因此,對企業進行財務風險預警有重要的意義。對企業而言,可以使其健康發展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而對于整個社會來說,可以改善經營環境。因此,新能源企業必須努力采取措施構建合理的財務風險的預警指標,以推動企業在財務狀況良好的環境中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新疆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