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輝
博學善用成就集團公司級關鍵技能帶頭人
——記“2014年河北省勞動模范”凌云太行公司劉永弟
■ 徐 輝

剛剛召開的河北省國防工業工會五屆八次全委擴大會上,凌云集團河北太行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的數控銑工劉永弟,作為新晉河北省勞動模范的代表,在會上宣讀了《致全省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廣大勞動者的倡議書》,號召全系統勞動者不斷創造新業績、展現新作為,為建設先進的國防科技工業做出新貢獻,譜寫出無愧于時代的嶄新篇章。
劉永弟1997年7月畢業于包頭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數控技術及應用專業。到太行公司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從事軍民品的試制生產和工藝攻關工作,現已成長為集數控操作、程序編制、工藝創新于一身的“全能”型技能人才,為國防工業現代化建設和高鐵零部件國產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兵器集團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二屆技能創新大賽中獲得數控銑第三名,曾獲得河北省國防科技工業系統“新長征突擊手”、河北省青年崗位能手、河北省突出貢獻技師、中央企業技術能手等榮譽,2013年還被兵器集團聘為集團公司級關鍵技能帶頭人。
太行公司領導一貫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劉永弟畢業后一來到太行公司,被安排從事機加操作的同時,就開始參與新產品試制。他在進行新產品試制時,手頭能拿到的往往只是一張產品圖紙,然后就要和技術人員共同編制出產品工藝,并試驗加工,一旦試驗成功、工藝成熟,就向全公司推廣。這段經歷幫助他在短短幾年內,從一個職專畢業生,很快成長為公司的生產技能骨干。
數控專業是一個知識更新速度快的領域,為了適應工作需要、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劉永弟利用多種渠道學習相關知識。他一方面積極參加公司組織的CAXA系列軟件等培訓,另一方面利用業余時間自學PRO/E、UG、CAD、CAM等軟件,并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工作實踐中,通過學以致用加深理解、觸類旁通,使他始終走在數控加工領域的技術前沿。
太行公司的發展更為劉永弟的成才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公司的軍品從陸裝擴展到陸航,民品更是延伸到航空、船舶、鐵路等多個領域,這些產品大多屬于“高精尖”,不但要求加工者具有高超的技術水平、過硬的心理素質,還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精益求精的精神。為了達到“盡量不產生一件廢品”的要求,劉永弟對待工作格外專注、細致,為了解決加工中的各種問題,他連飯都吃不下、覺都睡不香,甚至夢里都在琢磨怎么加工。伴隨著公司的發展,劉永弟每年試制加工的產品種類越來越多,現在每年試制的新產品就多達幾十種,他的加工經驗、加工能力和心理素質,也隨之逐漸積累、日益提高。17年的職業生涯,將一個青澀的小伙子,雕琢成了一位數控銑床加工的專家。
千里馬已經長成,但還需要好的伯樂發現它,需要為它提供一片鍛煉馳騁的疆場。太行公司為這些年輕有為的一線員工們提供了很多展示自己的機會,每年都會在全公司組織數控津貼考試和技能競賽,通過公平公正的比賽,從中選拔出佼佼者到外面參賽,鼓勵他們走出去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實現更快的發展。劉永弟就充分抓住了這些機會,通過參加比賽發現不足、取長補短,技術水平和參賽經驗日益增長。
從2008年起,劉永弟就開始參加河北省職工技能大賽、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兵器集團職業技能大賽等大型比賽,雖然成績一直在五名以外徘徊,但隨著比賽次數的增加,他的知識水平、應變能力和參賽經驗逐漸增多。
厚積而薄發。2012年8月,他在兵器集團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二屆技能創新大賽上,以實際操作第一名的好成績,獲得數控銑第三名,被評為中央企業技術能手,2013年還被兵器集團聘為集團公司級關鍵技能帶頭人,多年的付出終于結出了鮮美的果實。
成為集團公司級關鍵技能帶頭人,對劉永弟來說,既是一種榮譽,更意味著一份責任。他主動承擔起了急難產品的生產試制和工藝攻關工作,近年來通過自主設計工藝工裝、定制刀具,完成了高鐵產品、城鐵產品、鐵路貨車產品、賽象產品、安瑞科產品的軸承托架、制動杠桿、彈簧停車杠桿、吊架支撐座、制動鞲鞴等幾十種零件的生產試制任務,并通過持續改進,使大部分零件實現了批量生產,為公司創造效益上千萬元。
其中,高鐵產品自2011年以來,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迅速發展起來,對國產化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公司作為高鐵產品主要供應商之一,接到的新產品試制任務驟然增加。由于高鐵產品圖紙采用國外標準,技術要求苛刻,加工尺寸繁多,有的件號達到150余項,工作難度超乎想象,但劉永弟總是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完成任務。他承擔的楔形體件號沒有專用工裝,他就摸索自制工裝和夾具,改制刀具,并通過編制宏程序,按函數關系的變化進行編程,大大簡化了螺紋加工程序,實現了由銑代車的工藝改進,生產效率和加工質量顯著提高。
在鉤尾框零件試制生產過程中,劉永弟自主設計簡易工裝,編寫曲面和斜面加工程序,解決了諸多技術難題,實現了零件在多種型號機床上的加工。在調整鉤尾框生產線的過程中,通過編寫宏程序,完成了在兩種簡易數控銑床的零件斜面加工,擴大了機床使用范圍。在持續改進過程中,簡化了劃線找正方法,制作了專用卡尺、劃線工具和吊裝吊具,不斷優化加工刀具和加工參數,使生產效率穩定提高。
在軸承托架小批量生產過程中,針對上道工序基準不統一,銑工序無法完成加工要求的問題,劉永弟通過對零件逐個測量,區別劃分測量數據,及時解決了問題,順利完成了任務。在加工鐵科零件吊架支撐座和制動杠桿過程中,他克服了零件裝夾找正難和機床精度的影響,制作了專用工裝和組合夾具,合理優化了加工工藝,使產品得以試制成功。在加工南車零件閥體和閥安裝座等鋁件材料的過程中,劉永弟增加了加工表面留精銑余量的工序,避免了工件在加工過程中的磕碰和劃傷。類似的工藝創新對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正是這些創新幫助公司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了各項合同任務,贏得了穩定的鐵路產品訂單,連年被鐵科院授予“優秀供應商”稱號,與其建立了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
2014年初,為了適應鐵路產品訂貨數量和品種不斷增加的新形勢,公司成立了由技能骨干、一線員工及部分技術人員組成的試制工段,通過強強聯手、優化資源,確保試制任務在最短時間內順利通過,盡最大能力贏得新產品的批量生產任務,劉永弟作為集團公司級技能帶頭人責無旁貸,被選為試制工段的核心技術骨干。近日,試制工段順利完成鐵路產品勾貝零件的試制任務,這也是試制工段成立后完成的第一個包括數車、數銑、表面淬火等多個工種的較復雜的試制任務,取得了開門紅,也為公司贏得更多的鐵路市場份額奠定了基礎,鐵路產品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新的經濟支柱。
天道酬勤,積水成淵。劉永弟立足生產一線,以自己的勤奮、堅持、好學、上進、創新、負責,走出了一條產業工人崗位成才的成功之路,在成就個人事業的同時,也為公司的發展、國防現代化建設以及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
(作者單位:凌云集團河北太行機械工業有限公司黨群綜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