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的啟示思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曹永勝
烏克蘭危機與大國博弈(二)
——烏克蘭危機的啟示思考
■ 曹永勝

危機這個詞,包含危險和機遇兩個方面。對中國來說,也有挑戰,但更多是機遇,還要學會化危為機。烏克蘭政局變化會對中國造成多大影響?我們究竟應該幫誰?未來烏克蘭還有中國的位置嗎?這些都是現實問題。
烏克蘭東西分裂,根源在經濟。無論選擇向東還是向西,民眾都是要過好日子。所以,向東還是向西,并不是一個不可解的命題。
俄羅斯又何嘗不想融入歐洲呢?俄羅斯獨立之初就是一心想融入歐洲,葉利欽時期做了各種嘗試。但歐洲國家擔心俄羅斯這個大塊頭加入進來會徹底改變歐洲的現有結構,也就是說,自己這個洗腳盆實在容不下俄羅斯這頭大象。所以俄羅斯只能另起爐灶。雖然俄羅斯能頂住制裁壓力,但制裁對經濟的影響也足以讓普京思考向西方妥協的時機和程度。去年俄羅斯的GDP增長率只有1.3%,今年可能會陷入停頓甚至倒退。
獨立后的烏克蘭,經濟發展讓人感嘆。作為除俄羅斯外面積最大的歐洲國家,烏克蘭礦產資源儲量居世界第四,擁有大片肥沃土地,素有“歐洲糧倉”的美稱,也是蘇聯的重工業基地。似乎沒有理由過不好。蘇聯解體時,烏克蘭的經濟和生活水平高于蘇聯平均值,甚至比俄羅斯還高一些。所以,烏克蘭絕大多數投票者贊成脫離蘇聯獨立。雖然東部地區贊成率稍低,但也有壓倒性的優勢。在俄羅斯族占絕對優勢的克里米亞,多數人也贊成獨立。他們普遍認為自己很快能過上歐洲式的富裕生活,但卻忽略了幾個世紀以來對俄羅斯原材料、能源以及市場方面的高度依賴。在失去俄羅斯的強力支持后,烏克蘭經濟很快開始下滑。獨立十年,烏克蘭國內生產總值反而下降了62%,下滑速度超過了俄羅斯和中東歐國家。如今的人均GDP不足4000美元,僅為白俄羅斯的一半、俄羅斯的1/3,已經淪為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這樣一來,東部俄語地區的居民開始后悔當初獨立的決定,親俄情緒明顯;而西部地區看到波蘭在加入西方陣營后過上了好日子,更加急切地希望融入歐洲。歷史遺留下的東西部分歧凸顯出來。
而烏克蘭歷屆政府無論選擇向東還是向西,都沒把經濟搞上去。烏克蘭缺乏改革型的政治領導人,政治生活被寡頭利益集團所綁架,也使任何改革都舉步維艱。生活水平下降是民眾對政府厭倦的根本原因。自2004年“橙色革命”以來,烏克蘭政壇上政治人物之間敵友角色的切換讓人眼花繚亂,其中充滿了政治利益的交換。領導人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們只在乎實現自己的個人目的,而不是為了公眾的利益。在透明國際最新的全球清廉指數排名中,烏克蘭在177個國家中位列第144位。連普京都對烏克蘭的腐敗狀況難以置信。可以說,烏克蘭雖然在形式上建立了西方民主體制,但沒有完成成熟政治體制的搭建,權錢交易、腐敗橫行成為民主的毒瘤,致使民生凋敝。不解決腐敗問題,討論向東或向西都沒有意義。
最近選出的波羅申科,是烏克蘭的“巧克力大王”,身家十幾億美元的富翁。但他不像前面幾個總統,涉嫌侵吞國有資產為自己和家庭聚斂財富。此人還算清白,主要是靠白手起家的。這是他高票當選的一個重要原因。

烏克蘭三艦客——雪龍號
在這場危機中,最沒有實力的是烏克蘭,因而其意志也會被忽略。
實力最強的是美國和歐盟。但在意志上明顯處于下風。
而俄羅斯是在實力和意志上都能與西方抗爭的國家。
我們看一段對話:
——你覺得一個年過半百、五短身材、禿頂、離了婚的男人有魅力嗎?
——當然沒有。
——但是他叫普京。
——噢,他不一樣!他是全俄羅斯最有魅力、最性感的男人!
這不是個段子,這是去年年底在莫斯科街頭錄制的一段真實對話。
普京被認為是近百年最好的國家領導人。雖然其貌不揚,但他的“硬漢”形象深入人心。因為俄羅斯人需要“鐵腕”政治,強硬的領導人總是被人看好。普京喜愛體育運動和戶外活動,而且是多面手——深山打獵、水中遨游、駕機上天、潛水下海……似乎無所不能,精力永遠是那么充沛,而且經常是赤膊上陣、顯露肌肉,強悍之余也有男子漢的柔情,因此擁有大量的女性粉絲,與多病又酗酒的前總統葉利欽形成了鮮明對比。而這正是俄羅斯民眾所崇拜的英雄類型。普京在國內的支持率和信任度都很高、很穩定(65%以上),數倍超過其他政治家,也足以令西方國家的每一位領導人羨慕不已。在烏克蘭危機中的強硬姿態更使他在國內的支持率扶搖直上。普京通過“收回”克里米亞使他站上了人氣的巔峰,達到81%。普京的堅定給大多數選民留下深刻印象,按照這種態勢,他連任到2024年一點問題都沒有。這是一種自豪感,俄羅斯人又能感覺到自己是強大民族了。
俄羅斯崛起的歷史,是一部典型的戰爭史。俄羅斯歷史和社會生活中有兩個最重要的內容:戰爭和準備戰爭。尚武的傳統已經滲透到俄羅斯民族的血液中。俄羅斯人崇尚硬實力,信條就是:“鐵棍橫掃,無招可擋;若要抵擋,鐵棍加粗”。你要制服他,辦法只有一個,就是你的鐵棍比他還粗!在對格魯吉亞軍隊的作戰行動中,俄軍指揮員就更青睞于重炮造成的強大震撼效果,而不是通過精確作戰對敵形成心理震懾。在烏克蘭危機中,俄羅斯也是一再對西方碰硬叫板。美國為什么始終回避正面軍事對抗的選項?《華爾街日報》一語道破了天機:俄羅斯的所作所為證明,軍事實力尤其是核武器仍將是抵御強國敵對行動的唯一可靠手段。俄羅斯不僅擁有對美國和西方構成致命威脅的核武庫,常規軍事力量也在進行大規模現代化。北約評估,俄羅斯具有“在沒有太多預先警告的情況下采取重大軍事行動的能力和意圖”,有能力迅速地在任何地點制造局部或地區軍事威脅。他們不知道,還有什么事情對普京來說真的是禁忌。從中可以得到啟示:與美國打交道,決不能只靠經濟和外交,必須有過硬的軍事手段作為后盾。

烏克蘭危機
危機這個詞,包含危險和機遇兩個方面。對中國來說,也有挑戰,但更多是機遇,還要學會化危為機。烏克蘭政局變化會對中國造成多大影響?我們究竟應該幫誰?未來烏克蘭還有中國的位置嗎?這些都是現實問題。
第一,與烏克蘭合作關系面臨不確定因素。
我們在同情烏克蘭人民不幸遭遇的同時,也為烏克蘭的穩定感到擔憂。這關乎中國的重大戰略利益。中國眼下正積極籌劃“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烏克蘭是其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環:不僅是我們在東歐戰略的關鍵部分,還是通往西歐的一道大門。中烏農業合作前景也很好。烏克蘭的國旗分藍黃二色,寓意就是藍天和麥田,象征著烏克蘭的農業國地位。烏克蘭寶貴的黑土地上生產的小麥、玉米、大豆等農產品質量高,它生產的天然玉米比美國的轉基因玉米還要便宜。與其花更多的錢去購買轉基因產品,不如買更便宜的天然產品。
烏克蘭與中國的軍工合作一直進行得有聲有色。同樣都曾是蘇聯軍事技術,烏克蘭在對華軍貿中與俄羅斯截然不同:俄羅斯注重保護本國軍工產業的研發能力和知識產權,不愿意向中國提供重要軍事技術;烏克蘭則完全不同,很爽快,開價也往往會比俄羅斯低,甚至可能相差幾十倍之多。
烏克蘭作為經濟落后的地區性國家,沒有能力維持這些武器的開發甚至維護,龐大的軍火庫和科研體系在大多數時間里反而是政府的負資產。清理不良資產,最簡單的就是將它們低價賣給有需求的客戶。所以,中烏軍事合作就像是在古董市場“撿瓜落兒”的淘寶活動。烏克蘭將一些本國不需要的東西當作“廢鐵”出售給中國,實際上它們正是蘇聯昔日的“國之重器”,對中國軍工發展幫助很大。上世紀90年代,中國從烏克蘭購買了三艘有代表性的大型艦船,至今仍然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人們稱它們是“烏克蘭三艦客”:一是“雪龍”號破冰船(中國目前唯一功能齊全的極地科考破冰船),二是“青海湖”號綜合補給艦(中國第一艘、也是迄今最大的綜合補給艦),三是“遼寧”號航空母艦(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當然,這種“傾銷祖產”的行為帶有很大的不可持續性,賣一件少一件,無法形成穩定的供應關系和長期合作。目前中國軍工最需要突破的就是航空發動機、大型運輸機設計和高原用直升機發動機等幾個方面,這些技術有可能從烏克蘭得到。但烏克蘭的局勢變化,讓中國引進軍事技術有了很大變數。
第二,與俄羅斯戰略協作迎來發展的春天。
普京在電視講話中公開感謝中國給予俄羅斯的實際支持。5月21日普京訪華期間,中俄簽署了一項經濟合作大單——俄羅斯每年向中國提供380億立方米天然氣,期限是30年,價值高達4000億美元。我們得到了比歐洲便宜得多的價格。俄羅斯也是贏家:4000億美元大單不僅可以緩解當前西方制裁的壓力,也避免了今后在供氣方面被歐洲反向要挾。中俄在遠東地區建立統一經濟區的計劃也將啟動,統一經濟區將把俄羅斯遠東發展和中國東北振興戰略結合起來,是雙贏的好事。目前中俄年貿易額已經達到900億美元,很快就會突破1000億。到2020年還可能突破2000億。中俄經濟合作正在進入快車道。中俄最近的海上聯合軍演,首次選擇在東海釣魚島附近海域,對日美形成了威懾,從對方的緊張應對可以看出這種效果。這些都是與當前烏克蘭危機的大背景分不開的。
中、美、俄是世界上起決定性作用的三大力量中心。在這三角關系中,“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定律一直存在。現在中國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該選擇誰呢?
首先,我們對美國不要抱多少幻想。中國上升到第二大經濟體,已經成了美國遏制的主要對象。今年5月14日,美國參聯會主席登普西在大西洋理事會發表演講,將美國軍事戰略概括為應對“2+2+2+1”的威脅,即兩個重量級的競爭者(中國和俄羅斯)、兩個中量級的競爭者(伊朗和朝鮮)、兩種必須對付的團伙(“基地”及其附屬組織和有組織跨國犯罪)和網絡安全。這是美國首次明確將中俄與“基地”組織、朝鮮、伊朗等同提及,并稱為美國的安全威脅,標志著美國對華政策的重大變化。在這種背景下,中俄加強合作是制衡美國霸權的共同需要。布熱津斯基在1997年就指出,對美國霸權來說,最危險的情況就是中俄結盟。
中俄不會考慮結盟,更適合建立“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這是雙方的最佳結合點。核心就是相互借重,共同抵制美國的威脅,降低各自崛起的成本。當前我國已處于美國戰略遏制的前沿地帶,與日本、菲律賓、越南等周邊國家關系持續緊張。周邊國家的背后也是美國。對美國不要抱有幻想,應該堅定地站在俄羅斯一邊,在俄羅斯最困難的時候幫他一把,必會給中俄戰略關系帶來實質性強化,改善我國周邊安全環境。同樣,有中國作為俄可靠的戰略后方,美國拉網制裁俄羅斯的效果也很有限。對中俄關系的大局要好好維護,防止美國離間中俄關系。
第三,美國對我周邊安全形勢的影響突顯。

南海局勢
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根本目的是遏制中國崛起。美國拉中國疏遠俄羅斯的圖謀顯然已經落空,所以對中國加大了遏制的力度。奧巴馬在4月份忙不迭地到日、韓、菲、馬這些中國周邊國家訪問,大談對日本、菲律賓這些盟國的防務承諾,為他們在東海和南海挑釁中國撐腰打氣。在美國的庇護下,日、菲、越正在東海和南海形成聯動之勢,向中國發難。
越菲馬等國堅持依據《海洋法公約》確定沿岸各國的領海與專屬經濟區。中國在南海主張的是歷史性權利——南海斷續國界線(“九段線”)。《公約》不具有回溯力,不能以《公約》否定此前的事實。南海問題是多年形成的,只能逐步推進解決。2012年在黃巖島的行動,是我們多年來在海洋維權方面的首次積極行動,抓住對方犯錯在先,成功扭轉了歷史形成的被動局面,轉為常態巡航和長期固守。去年7月,我們還對長期條塊分割的海上執法力量(海監、漁政、邊防海警、海上緝私警察)進行了有效整合,成立了隸屬國土資源部的中國海警局,執法力量更加強大。中國海警在仁愛礁海域的執法巡航給菲律賓造成了極大壓力。
我們在南海的政策是“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然而,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文萊等周邊國家根本不與我們共同開發,它們在我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開采的油井達到1800多口,在我九段線以內海域開采的石油每年超過1500萬噸。而我國在該海域多年來“寸井未打,滴油未得”。如今這一被動局面終于開始改變,我們開始在西沙附近鉆井了!然而越南又來挑釁,干擾我鉆井作業,聲稱西沙附近海域是它的。至今已超過1500艘次沖撞我護衛船只,還派蛙人靠近破壞。我們絲毫沒有退讓。我們的廣大民眾熱情高漲。廣西一名船長說,他非常想報名去保護鉆井平臺,但人太多,已經報滿了,非常遺憾。
南海過去之所以平靜,是基于中國對周邊國家侵蝕我領土主權的行為一直隱忍未發。現在,中國正在邁向海權國家,聲索被周邊國家侵蝕的海洋領土主權是必然趨勢。正如烏克蘭涉及俄羅斯的核心利益、而在美歐只是一般利益一樣,南海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對美國只是一般利益。一旦我們與侵權國家發生沖突,美國必會干預。但只要我們捍衛核心利益的決心足夠堅定,美國尚不至于去冒與中國開戰的風險。今后,周邊國家和美國也會適應中國在根本利益問題上的強硬,學會尊重中國的權利。東海識別區從去年11月23日劃設以來,美國日本沒少折騰,中國沒有退縮,美日現在消停多了。南海識別區也會劃設,周邊也要有個適應過程。中國在南海海域的第一個鉆井平臺讓越南不適應,一再試圖阻擋。但它擋不住,而且中國的鉆井平臺會越來越多,它們總會適應的。
對于我們來說,如何利用烏克蘭危機,在世界大國之間的博弈中實現中國利益的最大化,值得我們每個人認真思考。
曹永勝,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教授,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