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秋焱
(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
淺談高速公路軟土路基的特點與處理方法
歐陽秋焱
(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
主要對高速公路軟土路基的基本特點進行了敘述,探討了現今軟土路基處理方法存在的相關問題,并結合工程實例對軟土路基處理方法進行相關效果分析,希望能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高速公路;軟土路基;特點;處理方法
本文所引用的高速公路位于廣東省粵東地區,名為揭普高速公路,全場45.93 km。此高速公路有十多公里分布有非常厚的軟弱土層,主要由腐木土層和淤泥層組成。其中淤泥層的性質最差,有高達100%的含水量以上,屬于壓縮性高、滲透性極低并且抗剪強度低的超軟弱土。為了使高速公路的質量達標,必須要對其軟基路段進行處理,而本項目的關鍵重要工程就是軟土路基的處理工程。
高速公路對軟基處理要求比一般要高,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軟基處理后的效果達到設計效果是一個難點,而處理好這個難點的關鍵就是選擇合適與恰當的軟基處理方案。本文主要講述揭普高速公路的軟基處理方案的相關關鍵問題,并結合實際處理結果來對軟基處理效果進行分析。
1.2.1 軟土的特點
揭普高速公路軟土地基需要做深層處理的路段大約為17 km,其中淤泥厚度在8 m之下的大約為10 km,淤泥厚度在8~18 m之間的約為7 km。表1列出了典型路段淤泥的物理力學性質。腐木大量存在與腐木土層之中,潛入的深度一般為5~10 m,厚度在2~7 m之間。腐木間的空隙由淤泥來填充,淤泥的孔隙率大于2.0,有很高的壓縮性。
表1 典型路段的淤泥主要物理力學性質
1.2.2 設計要點
(1)橋頭的路段
軟土路段在工后的沉降常常較大,由此會導致橋頭跳車現象經常發生,所以要設法去減小這種沉降。主要采取攪拌樁復合地基法來實現,主要適用在淤泥層厚度在10 m之內的路段。考慮到橋頭和路基之間有一個過渡連接,要相應地適當調整樁之間的距離,由橋頭處的110 cm增大到袋裝砂井處理處的140 cm,布置形狀采取正方形。對于淤泥層在十多米的路段,由于加固的深度太深,不宜采取攪拌樁復合地基處理,可以選取固結排水堆載預壓法來處理。為了使淤泥層的排水固結速率達到標準,砂井之間的距離采取90 cm,形狀采取梅花型布置。
(2)路堤較高軟土較厚的路段
該路段采取排水固結超載預壓法來對軟基進行處理。設置1~3層土工格柵來保證路堤的穩定,超載的填土高度宜根據現場施工狀況選取,為1~2 m,這樣可以減小部分次固結沉降,并能保證在施工期內完成等載下軟土層的固結沉降。
(3)軟土厚度在4 m之內的路段
處理軟基的方法也可以采取排水固結堆載預壓法。此路段淤泥層厚度較小,比較容易控制工后沉降,砂井之間間距采取120~140 cm,預壓采取等載模式。
(4)腐木土路段
此路段比較少見,業界對其研究還不是很成熟,在設計時一般將其當做一般軟土路段來處理。處理方法也可采取排水固結堆載預壓法,砂井之間間距120 cm,預壓采取等載模式。
1.3.1 攪拌樁復合地基路段
圖1為攪拌樁復合地基典型沉降曲線,從圖中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路基的總沉降量會隨著荷載的逐漸增加而發展,但一段時間過后就進入平緩階段,滿載2個月后總的沉降量就基本達到穩定狀態。道路中線的沉降要比左右兩邊的路基沉降大,沉降量都不算太大,在160~180 mm之間。由于道路竣工后的使用荷載大約等于所施加的荷載,所以根據以上結果和復合地基的相關變形特性可以得出結論:該路段的工后沉降將比較小,滿足設計標準。
圖1 攪拌樁復合地基典型沉降曲線
1.3.2 排水固結堆載預壓法處理路段
圖2和圖3分別為A路段和B路段的典型沉降的曲線圖,對應砂井間距為1.4 m和0.9 m。從圖中可以看到,A路段滿載87 d后完成沉降達到1 999 m,B路段滿載83 d后完成沉降達到1 548 mm。B路段進入平緩階段的速度比A塊,A路段的沉降速率是0.9~1.0 mm/d。雖然A、B兩路段的砂井間距相差大,但預壓經過一段時間后,A、B的固結度分別為0.95%和0.97%,基本上同時達到設計標準的意圖。因此,這兩個路段的砂井間距是合理的。排水固結堆載預壓法處理的典型路段沉降觀測和結果推算表見表2。表中的推算沉降量為對應于固結度為百分之百時軟土路基的沉降量,從表中可以看到,淤泥路段的軟基的固結度達到0.94%~0.98%之間,沒有完成的固結沉降為15~98 mm之間。根據推算,在有超載情況的軟基路段存在的固結沉降已經基本完成,即使考慮到有次固結沉降,該路段完工之后的沉降也不會超過100 mm,達到設計標準。
圖2 A路段(砂井間距1.4 m)典型沉降曲線
圖3 B路段(砂井間距0.9 m)典型沉降曲線
表2 淤泥路段典型斷面沉降觀測以及推算結果
續表2
1.3.3 腐木土路段分析
圖4為腐木路段的典型沉降曲線圖,從圖中可以看出,該路段整體處理效果較差。該路段雖然已經滿載預壓52 d,但是沉降的速度還是沒有很明顯的降低,推算后固結度僅僅為60%~70%。可以判斷,腐木土的性質與一般軟土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有待相關學者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經過分析后可初步判斷,腐木與充填在其中的淤泥有相互物理作用,并且這種相互作用與應力大小有很大的關系。所以為了保證軟土路基的處理質量,有必要對此路段再進行2~3個月的預壓處理,若沉降速率仍然沒有減緩,再對其進行特殊處理。
圖4 腐木土路段典型沉降曲線圖
選擇高速公路軟土路基的處理方法應根據具體的下臥土情況、軟土的受力特點和荷載情況以及對沉降的要求等因素來具體分析,進行經濟和技術兩方面的綜合衡量后確定處治方案。
[1]徐永福,陳建山,傅德明.盾構掘進對周圍土體力學性質的影響[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7).
[2]吳景華,孫瑛琳,杜兆成.高速公路軟土路基評價及處理方法[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自然學版),2003,(2).
[3]張玉梅.高速公路軟土路基處理方法的分析[J].山西建筑,2003,(6).
[4]湯連生,劉增賢,王洋.軟土路基工后沉降組成分析研究[J].城市勘測,2002,(2).
U416.1
C
1008-3383(2014)04-0052-02
2013-12-15
歐陽秋焱(1986-),女,貴州余慶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交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