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龍
(大慶油田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第十項目部)
瀝青路面施工技術(shù)對平整度的影響及控制措施
陳曉龍
(大慶油田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第十項目部)
平整度是瀝青路面最重要的指標,通過基準、攤鋪、碾壓等施工技術(shù)對平整度的主要影響方面做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瀝青路面平整度的相應控制措施。
平整度;瀝青路面;基準;攤鋪;碾壓;接縫
瀝青路面是公路上目前最主要的結(jié)構(gòu)形式,平整度是瀝青路面最重要的指標。通過攤鋪碾壓施工技術(shù)來探討施工中影響平整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1)下面層平整度不好應采用鋼絲繩基準;
(2)在使用非接觸平衡梁的過程中,探頭下的路面必須整潔,禁止有障礙物,遇到平整度較差路段、橋梁伸縮縫路段等,需局部使用鋼絲繩基準;
(3)鋼絲繩、鋁梁基準的設(shè)置必須精確,架設(shè)完成后須對高程進行復測,鋼絲繩采用緊線器張緊,鋼絲繩拉力不小于1 000 N,每隔5~10 m設(shè)置一根鋼立桿,彎道應每隔2.5~5 m設(shè)置一根鋼立桿,基準線接頭必須有1 m以上的重合段,待找平傳感器滑過重合段后才能拆除舊線。
攤鋪機靠浮動熨平板進行攤鋪,如圖1所示,熨平板兩側(cè)各有一根牽引臂,牽引臂拖著熨平板在混合料上滑行,熨平板具有輕微的的仰角φ使攤鋪面具有一定的厚度,靠熨平板重量W及夯錘使混合料進行初步壓實。
圖1
由于混合料有一定的粘度,這個阻滯對熨平板產(chǎn)生水平攤鋪阻力H和垂直攤鋪阻力V,垂直攤鋪阻力V與熨平板自重W達到平衡,料堆推移阻力H1和水平攤鋪阻力H與拖點牽引力P達到平衡。當調(diào)整牽引點的高度時,熨平板仰角φ會發(fā)生變化,熨平板的前沿和后沿的高度差發(fā)生變化,使混合料對熨平板支撐力V隨之變化,熨平板就會向上或向下浮動。當仰角φ增大,水平攤鋪阻力H、垂直攤鋪阻力V增大,熨平板就會上升,厚度增加;當仰角φ減小則反之。
攤鋪厚度的變化是影響平整度的最重要因素。當攤鋪作業(yè)處于穩(wěn)定的工況下,作用在浮動熨平板上的各外力的轉(zhuǎn)矩處于平衡狀態(tài),攤鋪厚度不變。從破壞力平衡的角度出發(fā),影響攤鋪厚度的無非是水平攤鋪阻力H、垂直攤鋪阻力V、料堆推移阻力H1、拖點牽引力P、仰角φ發(fā)生的變化。因此影響攤鋪厚度變化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仰角φ的變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攤鋪機行走基準層不平整引起牽引點高度的變化;二是攤鋪機的在線控制反復調(diào)整引起仰角φ的變化;
(2)水平攤鋪阻力H、垂直攤鋪阻力V的變化。攤鋪阻力的變化主要原因首先是攤鋪速度的波動,其次則是混合料密度變化和溫度的不均勻;
(3)料堆推移阻力H1的變化。料堆推移阻力H1的變化主要是由于熨平板前料位高度發(fā)生變化而造成的;
(4)拖點牽引力P的變化。自卸車對攤鋪機的沖撞,頻繁剎車使拖點牽引力P發(fā)現(xiàn)瞬間變化,易形成“搓板”、“棱子”等缺陷。
攤鋪過程可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防治:
①在攤鋪作業(yè)中,應緩慢連續(xù)調(diào)整,禁止調(diào)整過猛;攤鋪機履帶下應保持平整,避免攤鋪機履帶被混合料墊高造成仰角變化;
②攤鋪作業(yè)應保持連續(xù)緩慢均勻,不得隨意變換攤鋪速度。攤鋪能力應與拌合站生產(chǎn)能力保持一致,拌合站生產(chǎn)情況應及時與攤鋪現(xiàn)場保持溝通,避免因供料不及時等出現(xiàn)停機;
③攤鋪機角龍應均勻不停頓的轉(zhuǎn)動,保持熨平板前方的料堆大小和料位高度保持不變,保持穩(wěn)定的刮料板供料量;
④自卸車應注意與攤鋪機配合,禁止沖撞攤鋪機,也不得在作業(yè)時隨意剎車,卸料過程中應掛空擋,最好使用瀝青混凝土轉(zhuǎn)運車。
(1)確定初壓時機。通常初壓的溫度在120度左右。可通過觀察碾壓的推移量,確定碾壓時機。碾壓過早,易造成推移;碾壓過晚,不易壓實,終壓輪跡不易消除。為保證碾壓溫度基本一致碾壓帶應與攤鋪機保持不變距離,可根據(jù)氣溫變化適當調(diào)整距離;
(2)碾壓過程中應始終保持開啟灑水裝置,避免因為粘輪引起的路面平整度破壞,輪胎壓路機應刷油;
(3)碾壓應遵循由低到高原則,采用階梯碾壓方式,錯輪一般為1/3~1/2。停車或轉(zhuǎn)換碾壓帶,不能在同一橫階面上,避免因多次推移形成擁包;
(4)振動壓路機壓實時,應注意停震時機,停震后既減速停車。停車時停震,會在原地震出輪坑,行駛時停震,易產(chǎn)生擁包;
(5)碾壓過程中,不得急剎車、原地轉(zhuǎn)向、急轉(zhuǎn)向、調(diào)頭,防止產(chǎn)生輪坑;
(6)SMA路面碾壓時不應采用輪胎壓路機碾壓,振動壓路機應遵循“緊跟、慢壓、高頻、低幅”的原則;
(7)終壓應直至輪跡全部消除為止。如個別部位有擁包現(xiàn)象,可在終壓時適當放震強行壓實。SMA路面碾壓溫度不得低于70度。終壓應選擇合適型號壓路機,在松原大廣高速二漠至解放段的SMA施工過程中,初期采用戴納派克CC522振動壓路機進行終壓,效果并不理想,后追加了一臺戴納派克CC722進行終壓,得到了較好的終壓效果。
接縫處是瀝青路面整體性和連續(xù)性較差的環(huán)節(jié)。在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盡量減少接縫。
瀝青路面的施工,一般存在著縱向和橫向兩種接縫。橫接縫的平整度不好,車輛行駛會產(chǎn)生跳車、顛簸;縱接縫平整度不好,出現(xiàn)錯臺,車輛高速沿接縫行駛時,車輪被錯臺推擠,方向難以控制,容易造成行車危險。
在現(xiàn)場施工中,一般有三種接縫,即縱向熱接縫、縱向冷接縫以及橫向冷接縫,接縫形式與方法各不相同。在接縫前,應在接縫前將端部切齊。冷接縫在接縫處的垂直面的斷面上涂乳化瀝青,接縫過程中應及時對接縫帶不平整處用耙子人工進行推平,將細料合理的撒在接縫帶,便于碾壓后的美觀。
(1)橫向冷接縫處理方法
橫向冷接縫是瀝青路面施工中最常見的接縫形式,基本每次開始攤鋪都要從橫向冷接縫上起步。
攤鋪前,墊板高度應合理,攤鋪的起步仰角選擇應合理,攤鋪前熨平板應預熱充分,起步應緩慢平穩(wěn)。碾壓為先由冷到熱進行橫壓,再實行45°斜壓。
由冷到熱進行橫壓,即壓路機沿橫接縫方向碾壓,第一次碾壓輪伸入新鋪混合料層的寬度20 cm,依次每壓一遍向新攤鋪帶移動15~20 cm,直至碾壓輪全部側(cè)移過接縫。45°斜壓,即將壓路機調(diào)至與接縫45°角的位置依次碾壓,對于有拱的路面應從中間開始向兩側(cè)依次分開。接縫應從低處向高處開始,壓路機前碾壓輪到達接縫處開始放震,前碾壓輪全部跨過接縫,不放震退回,這樣依次1/2錯輪碾壓一遍,可以有效將接縫處多余的混合料進行推移。
(2)縱向冷接縫處理方法
縱向冷接縫攤鋪時一般舊路面為基準,采用滑靴縱坡儀進行攤鋪,碾壓人工用耙子進行接縫處混合料的找平。
碾壓時,第一步與橫接縫碾壓方法相同,如果直接對新鋪筑路面進行碾壓容易造成混合料向接縫處推移,造成擁包。
應從接縫處開始碾壓,將壓路機大部分重量放在已壓實部分,搭接新攤鋪帶10~15 cm先進行一次穩(wěn)壓,第一次穩(wěn)壓完成后,人工將舊路面表面多余的混合料清除,清理出接縫帶。然后遵循由冷到熱的原則進行沿接縫帶依次錯輪碾壓。如接縫處有不平整過高的區(qū)域,可采用45°碾壓法采用與橫接縫相同的方式進行碾壓處理。
(3)縱向熱接縫處理方法
縱向熱接縫一般出現(xiàn)在寬幅并機攤鋪,前面的攤鋪機鋪筑行進10~20 m后,后面的攤鋪機開始攤鋪,作業(yè)時始終保持攤鋪機的間距。后面攤鋪機中間的基準以前一攤鋪帶為縱坡傳感基準,一般采用滑靴找平儀,保證兩攤鋪帶厚度相同,后面攤鋪機熨平板應與前面攤鋪帶搭接10 cm左右。
碾壓時壓路機碾壓前一攤鋪帶時,必須留下10~20 cm寬暫不碾壓,以為后面攤鋪機滑靴行走提供充分的空間,壓路機碾壓后一攤鋪帶時,跨縫碾壓,直接消除接縫痕跡,對于接縫處混合料不飽滿的區(qū)域,人工補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shù)規(guī)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荊農(nóng).瀝青路面機械化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李冰,焦生杰.瀝青混凝土攤鋪機與施工技術(shù)[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4]李文耀.瀝青路面施工中的橫向接縫處理方法[J].中國公路,2000,(3).
U416.217
C
1008-3383(2014)04-0066-01
201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