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德敏
(黔西南州高等級公路管理處)
信息管理在公路試驗檢測中的應用
龔德敏
(黔西南州高等級公路管理處)
為了確保建成的公路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要求,促進我國交通業的發展,就必須要對公路工程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以往的質量控制往往只注重施工過程,殊不知公路竣工后的試驗檢驗階段也相當重要。它是公路建設的最后一個步驟,也起到了最終把關的作用。有關人員及單位必須要予以重視,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管理好公路試驗檢驗工作。
公路建設;信息管理;試驗檢測;數據庫;應用
信息化系統的實驗室管理模式完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使試驗檢測機構的工作流程清晰化。通過計算機局域網絡控制,各部門各司其職,實現了企業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管理系統統一了試驗表式,它能智能化地產生出如任務單、樣品信息、現場檢測報告、評定報表、查詢報表等多種報表,針對幾百種試驗分別輸出格式統一、符合有關試驗規程的報表,方便用戶管理、查詢和存檔。
系統設計新的操作界面,智能化功能為用戶提供極大的便利,各部門實現數據共享。數據庫采用SQL Server數據處理,不僅可以實現專業計算、財務計算數據保存、數據查找等,還可以對試驗、樣品等方面進行數據信息處理。
就公路工程質量管理現狀本身而言,試驗檢測數據占據了整個工程數據量很大一部分,采用原始的手工方式處理數據,任務繁重,不僅加大了人力資源及成本的投入,為工程資料的存儲及保存帶來一定的困難,而且形成大量的信息孤島,給工程質量管理監督及再造數據信息的綜合利用形成了嚴重的工作瓶頸,無法提供切實有效的數據基礎。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程試驗檢測信息化系統已勢在必行,。
信息化技術在全面質量管理工作中的廣泛應用,一方面可以解決工具端的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文件整理等繁重工作,另一方面可解決管理端統計分析、數據流轉、環節監控、實時查詢等問題。可以這樣說,如果不應用信息化技術,就根本無法實現全面試驗檢測管理的工作。
公路試驗檢測工程項目的信息化管理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方向,然后沿著這個方向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詳細的規劃,一步一步有效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堅持以現代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為指導,以統一的資源開發利用為核心,高起點、高效率的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加強試驗檢測業務全過程的監控。利用計算機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建立項目智能,為尋找試驗檢測管理中的漏洞提供可靠的、基于歷史數據的依據,實現加強對于原始數據的控制管理,加強對于數據計算結果的規范管理,達到保障工程質量的目的。在進行公路試驗檢測的信息化管理時,要對同類別試驗的不同試驗進行匯總,生成該試驗類別的試驗報告,如土工試驗報告等、材料試驗報告、水質試驗報告等。
(1)針對綜合管理查詢工作。
由于當前的公路試驗檢驗工作涉及的信息量較大,且復雜。因此,要為該項工作建立一個高效、集成化的信息管理平臺,供各級管理人員、操作人員查詢、交流,以更好的服務于檢測工作,促使各部門能夠及時、精確的掌握工程檢測情況。通過該系統,還能夠使得業主、承包商以及監理的數據統一,從而為后期試驗檢測工作提供便捷、提高試驗檢測工作的準確性。
對于重要數據如壓實度、彎沉、厚度、平整度、原材料強度等試驗值進行匯總,根據數值分析公式進行匯總評定,并畫出檢測點質量分布示意圖,更加形象地對工程質量情況進行描繪,為管理者提供質量監管重點的依據;加強與外部的有效溝通,樹立工程項目管理新形象。如圖1,通過工程查詢功能,確定工程部位,可以對該部位以及向下級兼容的部位上的所有試驗檢測情況進行查詢,可以得到該工程部位的試驗頻率、試驗合格率等質量管理數據。
圖1 綜合查詢功能圖
(2)針對試驗檢測工作。
為工程建設中的試驗檢測人員提供一個規范、準確、權威的數據處理平臺,對于試驗原始數據可以進行自動處理,并可以生成完全符合規程、規范要求的圖形、報表。數據自動處理,符合國家規范,可以自動生成并打印報表;圖形處理功能強大,對于擊實、液塑限、CBR、篩分等試驗可以自動畫圖,并根據圖形計算試驗結果。
工程劃分的方法與標準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的最小計量單位,是工程質量管理的工程信息索引和工程信息樹,故在實施中應重點考慮,系統中我們定義的工程質量劃分方法。
每個承包單位可獨立劃分單位工程,橋梁工程中所有中橋、分離式立交和人行天橋合并為一個單位工程;分部工程中路基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涵洞、砌石工程等每1~3 km為一個分部工程,應盡量取大值,在對其所包含的分項工程劃分時,應充分考慮一個自然邊坡或一段填方路基的整體性和連續性,盡量避免人為拆分、截斷;將橋梁工程分為基礎,下部構造,上部構造,防護工程,四類分布工程。上部構造預制和安裝按每一跨每片梁進行分項劃分。鋼筋加工安裝、臺(墻)背回填、預應力孔道壓漿按工序控制,不作分項工程;各標段工程信息劃分完畢后,通過數據匯總,提交至總監辦,由總監辦及中心實驗室進行統一審核,并定義統一的編號規則;總監辦將審核后的工程信息統一下發至各施工單位,進入工程質量管理階段。
平臺實施過程中,權限分配是工作中的重點,分配過程中涉及到的重要人員包括以下幾方面。
(1)施工單位實驗室主任、試驗員、資料員;
(2)駐地監理試驗監理、現場監理;
(3)中心實驗室主任、試驗檢測人員;
(4)總監辦。
數據共享方式是各數據間接口的重要形式,也直接影響到數據的訪問速度。實施過程中我們布置兩級數據庫,具體方式為以下幾種。
(1)首先在底層每個施工單位布置自有數據存儲數據庫;
(2)在中心實驗室布置匯總數據庫,同時保存委托及抽檢資料;
(3)在總監辦布置中心數據庫,可將審核后的數據直接上傳至中心數據庫,各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也可將審核后的數據直接上傳到中心數據庫。
按照平臺的兩級數據分布模式,平臺的網絡環境至少需要配置一臺中心數據庫服務器,一臺終端自存取數據服務器。同時,需要廣域網與局域網辦公環境,各操作單位即能在內部形成小范圍的數據共享,又能通過INTERNET瀏覽上傳數據。因此,實施過程中應對網絡環境做充分檢查,配置數據庫連接,同時提供多種數據傳輸方式(直接上傳、電子郵件、移動存儲報送)。
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公路工程試驗檢測,公路試驗檢測同時也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以及竣工驗收工作進行時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在加快工程進度、提高工程質量、推動公路工程施工技術以及降低工程造價等各個方面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為了保證施工的工程質量,需要對公路工程進行試驗檢測,公路交通的信息化管理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必須大力推進交通信息化,想要實現交通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就必須對公路試驗檢測實行信息化管理。
[1]王飛.陳凡.李勇信.公路交通信息發展狀況以及趨勢研究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4):14-18.
[2]王祁青.試驗檢測工作自動化軟件的研制及應用[J].安徽建筑,1999,(6):21 -25.
[3]先立志.公路工程應當推行全面質量管理[J].公路,1982,(8):23-28.
U415.1
C
1008-3383(2014)04-0152-02
2013-10-16
龔德敏(1976-),女,貴州人,工程師,研究方向:公路工程試驗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