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學敏 李 迪
(中國人民銀行白山市中心支行,吉林白山,134300)
金融支持地板企業轉型的思路研究
——以吉林省白山市為例
崔學敏 李 迪
(中國人民銀行白山市中心支行,吉林白山,134300)
地板出口一直是白山市的支柱產業之一,但近年來,由于受各項成本上升、匯率波動、稅負過高、貿易壁壘、天然林禁伐等因素影響,地板企業生產經營舉步維艱,行業轉型升級困難重重,導致部分小微型地板生產企業可能因此而退出市場。而上世紀90年代至今,地板行業一直是地方金融機構支持的重點,存量貸款面臨損失的風險。如何支持地板行業順利轉型升級給金融機構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此,筆者選擇了轄內7家金融機構和11戶重點地板生產企業作為調查樣本,對企業生產經營現狀,轉型升級存在的困難,金融支持存在的突出“瓶頸”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力圖為地板生產企業和金融機構提出應對思路。
白山市是我國地板生產企業集中、地板集聚效應顯著的地區之一,生產的木質地板多出口歐洲和美國,其年產量約占吉林省同類產品的60%,出口總量占全國同類產品的36%,出口額占全國同類產品的1/3左右,在國內木質地板出口行業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近年來其生產經營狀況卻不容樂觀。
(一)企業各項成本逐年上漲,導致長時間處于虧損狀態的企業增加
近年來原材料價格、運輸成本、人工成本、銷售成本和管理費用不斷上升,導致長時間處于虧損狀態的企業增加。從下表可以看出,目前各項成本與2008年相比上漲幅度均超過了50%,企業壓力沉重。

表1 某地板企業2014年與2008年部分成本價格對比表
從11戶重點地板出口企業的財務報表來看,從2009年至2013年,有5戶企業實現全盈利,2戶企業有一個年度虧損,2戶企業有三個年度出現虧損,2戶企業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
(二)承受市場風險能力較差,訂單大幅減少,匯兌損失增加
受歐債危機影響,歐美市場持續低迷,訂單大幅縮水,導致部分以出口為主的地板企業開工率長期不足50%,出口額不斷下滑。2013年,白山市全市地板出口總額接近1.05億美元,比2012年大幅下滑了44%,占全市出口總額的比重由61%下滑到56%(不含對朝貿易),下降了5個百分點。部分企業為節約成本,沒有繼續與合同到期的員工簽約,職工人數比2008年上半年減少20-40%。
另一方面,從匯率的角度來看,由于人民幣升值產生的匯兌損失直接吞蝕企業利潤。以某木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從2007年至今,因人民幣升值減少利潤6000余萬元人民幣。尤其是2013年人民幣升值速度再次加快,全年升值幅度達3%,為2012年升值幅度的3倍。僅2013年,該企業因匯兌損失減少利潤1162萬元人民幣。
(三)出口訂單“雜、散、小”,余料管理成本高
由于我國地板行業在國際上知名品牌寥寥無幾,絕大多數企業是根據客戶提供的樣品進行貼牌生產,“款式雜、規格散、訂單量小”已經成為地板出口的常見態勢(如表2)。

表2:2014年1-5月末白山地板單筆出口額度占比表
近年來,國際市場每年都有70余種新規格的地板產品上市,樣式推陳出新節奏快,由于種類繁多,單品量少,不能形成規模,長期累積的訂單余料和剩余產品占壓大量倉儲空間。如果不及時處理,將大幅增加企業的管理成本,影響資金周轉速度。如果以低價甩貨的形式進行處理,又會使企業虧損加大,企業處于尷尬的兩難境地。以華楓木業為例,3月份處理了近2000平方米的余料、殘品及過時產品,累計市場現值400萬元,實際上只賣出60萬元的低價,僅此一項就使企業虧損340萬元。
(四)國內銷售稅負高,企業無利可圖,倒逼企業更熱衷貼牌出口
國內銷售除了按銷售(出口)額繳納5%的消費稅和17%的增值稅,還需要繳納教育費附加(3%)、城市維護建設稅(7%)、印花稅(0.03%),種類繁多的稅費負擔削弱了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在國外銷售(如表3)不僅不需要繳納消費稅和增值稅,同時還可以享受9%的出口退稅,在此基礎上繳納其他各項稅費,大大減輕了稅費成本。在國外市場需求充足的情況下,企業更熱衷于出口銷售。

表3 國內外銷售地板需繳納各項稅費明細表
以某公司為例,由于歐美市場不景氣,2013年該企業增加了國內銷售比重,全年各項稅費合計比2012年翻了一番,僅此一項使企業虧損增加300余萬元。
(五)國際上不斷設置貿易壁壘,地板出口形勢日趨嚴峻
近年來,摩洛哥、土耳其、阿根廷、美國、韓國等多個國家對我國地板出口設置貿易壁壘,例如反傾銷、反補貼、上調甲醛含量檢測標準、知識產權保護等等。而我國地板出口又過分集中在歐美國家,對個別市場依存度較高,受制于人。以美國實施的《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為例,其中規定進口的刨花板甲醛釋放量不得超過0.09mg/ kg,整整超出我國標準1000倍。形式多樣的貿易保護使我國地板出口形勢嚴峻。
(六)天然林全面禁采的初期影響已經顯現
2013年11月12日,國務院下發的【2013】45號文件明確提出“2015年起全面停止大小興安嶺、長白山林區天然林主伐”。禁伐預期造成的價格波動已經抬頭。白山市地板企業原材料采購有1/3源于當地、2/3需要進口,其中小微型企業的原材料100%在當地采購。如果全面禁伐天然林,木材的社會供給會大幅減少,將迫使企業開拓域外采購市場,運輸成本必將大幅增加,導致板材和原木價格大幅上漲。當企業無法消化成本上升的壓力時,必將出現短期內企業集中停產和破產的現象。原材料的采購已經成為木質地板企業生存的難題。
(一)資金緊缺成為地板企業轉型最大的難題
絕大多數企業表示,從保護生態環境的角度來看,減少木材采伐是必然趨勢,但一直以來資金緊張讓多數企業無計可施。如果轉型,企業研發新產品、購置新的生產線、重新開拓市場,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對于近10年一直處于利潤微薄甚至是虧損的地板企業來講,自籌資金只能是杯水車薪。而對于金融機構來講,只有當一個項目已經正式投產、有成熟的銷售模式、見到利潤,信貸需求才可能邁進金融機構的準貸門檻,否則金融機構不會予以受理。資金緊缺已經成為地板企業轉型最大的難題。以金豹木業為例,新研發的高科技產品為一種分解甲醛的新型裝修涂料添加劑,原材料為“二、三級”硅藻土,成本低,定價高,其利潤率可以高達400%。但由于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市場推廣,截至調查日,產品仍未上市。
(二)體制受限,抑制了地板企業轉型的積極性
1.自主經營權受控,企業轉型意愿不強
白山市部分地板生產企業由吉林省森工集團控股。過去企業經營好的時候,利潤完全上繳森工集團,而時下企業經營處于困境,并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轉型。自主經營權受控于人,企業轉型升級意愿不強。
2.部分企業習慣了“等、靠、要”的模式
部分企業表示,過去十年如果沒有享受國家出口退稅、環保項目補貼,企業生存將難以維系。對于部分已經習慣了過去“等、靠、要”國家補貼的企業,自主轉型的積極性并不強烈。
(三)區域弱勢,增加了企業轉型不確定性
1.交通不便,難以引入外商投資
白山市地處吉林省邊境的偏遠山區,由于當地運輸路程顛簸、成本高,外商在當地投資的意愿并不大,限制了地板企業轉型升級。
2.經濟落后,接續產業項目匱乏
長期以來白山市支柱產業集中在煤、木、鐵、水、石等能源行業,高科技新興產業方向少、規模小。而白山市又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周邊地區的經濟環境較差,沒有強勁的經濟承載力作為支撐。企業生產的產品大多需要外銷,增加了企業的各項成本。成熟的接續產業項目匱乏,富余人員安置成為難題,增加了企業轉型升級的不確定性。
(四)科技薄弱,對企業轉型支撐不足
1.缺失創新型科技人才
多年來我國地板出口企業經營并不景氣,生產產品多以客戶的樣品為參照,進行模仿貼牌銷售,在國際上缺少自主品牌,建立知識產權意識淡薄,歸根結底是缺失創新型科技人才造成的。據了解,白山市地板出口企業的研發人員工資遠遠低于國內同行業水平,導致有實力的科研人員跳槽或是下海經商。另一方面,受地域經濟欠發達影響,很難引進新畢業的大學生,科技型人才基本流失殆盡。
2.缺少指導型科研機構
白山市轄內木材資源十分豐富,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特別適合林下經濟的發展,同時,白山市擁有亞洲最大的硅藻土礦產資源,適合生產高端的助濾劑、防火、隔音、防潮、耐高溫、環保的高端產品。但由于缺少相關的科研機構,無法指導域內地板企業有效利用豐富的資源。
3.缺乏政策性科研基金
近十年,地板企業一直處于微利或是虧損狀態,雖然每年都有資金投入研發新產品,但是有限的資金使企業很難研發出新的產品。即使研發出成果,也由于資金的問題無法進行有效的實驗。自有資金不足,又缺乏政策性科研基金,從而不能將成果迅速轉化為產品,創造市場價值。
(一)現代產業體系尚未形成,制約了金融機構對地板企業轉型的信貸投入
由于地板企業科技水平低,產業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產業結構過度依賴木材及三剩物,傳統地板加工方式占比過高。以硅藻土地板為例,其銷售正處于拓寬市場的初級階段,技術上沒有進行推廣,多元化的現代產業體系尚未形成,地板企業轉型面臨著“路徑依賴”的困境。金融機構在充分考慮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原則的基礎上,貸款投放必然謹小慎微,制約了地板企業轉型發展的信貸投入。
(二)基層行信貸自主權受限,弱化了金融機構支持中小微型地板企業的積極性
調查表示,銀行在現有存量的基礎上,其信貸投放以穩為主,強調“穩中有進,穩中有為”。部分銀行貸款投放基本由上級行按季或按月核發計劃數,強調存貸比考核,基層行信貸投放自主權受限,使一線客戶經理在受理小微企業貸款時普遍存在“不想貸、不敢貸、貸不了”的謹慎心態,在信貸投放上“壘大戶”現象依舊明顯,弱化了金融機構支持小微型地板企業的積極性。
(三)地板企業內部動力不強,抑制了金融機構對地板企業的支持力度
由于地板企業自身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在專業技術人才儲備、研發投資強度、研發投入效率等方面均存在明顯的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不符合融資準入條件,因此難以得到銀行的信貸支持,從而抑制金融機構對地板企業的支持力度。
(一)加大對地板企業科技創新的信貸支持,滿足地板企業轉型升級的資金需求
白山地區的木地板企業與歐美之間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產品科技含量和產業發展模式上的差距。企業只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過技術改造,解決現有發展模式的瓶頸,才能不斷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早日完成企業轉型升級的目標。但由于技術改造需投入大量的資金,面對巨額的資金壓力,很多企業往往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金融機構應有針對性的對這些有技術、有發展前景的自主創新地板生產企業給予一定的信貸支持,建立一套適合其發展的信貸管理體制,從而滿足地板企業轉型升級的資金需求。
(二)要適當下放貸款審批權限,進一步簡化貸款審批程序,增強對地板企業融資的時效性
對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方向、信用等級較高的地板企業,擴大基層行的權限,在核定的授信額度內自主審查發放貸款,并靈活使用授信額度。
(三)改進授信制度,在授信方式和擔保方式上拓展思路
在授信方式上,不局限于擔保貸款這一種方式,對信用等級較高的優質客戶,允許發放信用貸款。同時在抵(質)押品的選擇上,可采取靈活的擔保措施,發放新型的抵(質)押貸款,探索以原材料、產成品以及倉單、商標權、技術產權等無形資產作為抵(質)押物。
(責任編輯:許國吉)
崔學敏,男,漢族,本科,中國人民銀行白山市中心支行,高級經濟師。
李 迪,女,漢族,本科,中國人民銀行白山市中心支行,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