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穗寧
省委十屆五次全會的一個最大的亮點,是對依法治省和從嚴治黨兩項工作同步作出了部署,這有著極為深刻的意義。兩個《決定》同步部署,明確告訴我們,在治蜀興川的進程中,必須把從嚴治黨的各項部署落到實處,而且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
首先,我國的根本大法憲法,明確闡述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成果,確立了在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形成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因此,我們必須堅持的是“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領導人民執行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
其次,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強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時,要堅持的第一個原則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因此,我們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這就表明,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治國與依憲治國、依法執政與依憲執政是高度統一。
其三,我們還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體系由五大基石構成,即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在這五大法治體系中,“黨紀嚴于國法”,黨員和黨員干部不能等同于普通群眾,不僅要遵守國法,更要遵守黨紀。把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組成部分,不僅表明了我國的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我們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不同于一般“憲政”的根本點,也表明了從嚴治黨與依法治國的高度一致性。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隊伍,從嚴教育和管理黨員,從嚴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從嚴抓好紀律建設,從嚴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首先,從嚴治黨是我們長期堅持的一項根本黨建原則。這是我們黨的地位所決定的。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唯一的領導黨和執政黨。這樣位高權重、肩負重責的領導黨、執政黨,靠外力來推動它的建設顯然是不現實的。因而,我們黨的建設只能是自身建設,必須嚴字當頭,從嚴抓黨員、干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這樣才能在帶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不斷提升自身建設的科學化水平。
其次,從嚴治黨作為黨建的根本原則,又是針對我們黨執政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提出的尖銳課題。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已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執政環境變化的邏輯起點——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使得利益再次成為人們一切行為的原動力,這些具體的、大量的、復雜的、多元的利益關系的協調和處理,全面考驗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同時,如何應對多元的利益訴求、搞好利益整合、利益引導,始終堅持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也全面檢驗我們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此,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從嚴治黨的根本原則,不能有絲毫懈怠。
其三,從嚴治黨作為黨建的根本原則,又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的改革目標。這樣的改革面臨的阻力之大、困難之多、涉及面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既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攻克體制機制上的頑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而要使得五個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目標達成,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是一個根本的保證系統。為此,從嚴治黨,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自然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
首先,要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這是依規治黨必須抓好的基礎性、全局性、長期性工作。最近,在中共中央統一部署下,包括中央紀委監察部在內的多個中央機關已完成清理黨內1000 余件法規文件。站在依法治國的高度,通過梳理和修繕,重塑黨規黨紀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為從嚴治黨提供明確的制度保證。我們還要增強黨內法規執行力,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處理違反制度、破壞制度的行為,維護黨內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其次,必須全面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應帶頭學法、知法、守法,養成依法辦事的習慣。要模范遵守黨規國法,自覺依法依規按權限和程序辦事,不得違法行使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各級黨委要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內容。黨員干部要在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中增強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努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
再次,必須加強基層依法治理,提高基層法治水平,各級黨組織特別是黨的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從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戰略高度,進一步提高推進基層法治建設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把基礎、重點放在基層,切實加強基層依法治理工作。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機制,努力提高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積極解決群眾在司法領域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讓群眾從身邊案件的查辦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在全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營造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以遵紀守法的優良黨風帶動形成知法守法的政風民風。
最后,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應認真貫徹從嚴治黨的八項重要要求,切實做到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堅持思想建設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從嚴管理干部、持續深入改進作風、嚴明黨的紀律、發揮人民監督作用、深入把握從嚴治黨規律,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堅定反腐敗斗爭的既定立場和目標,做實黨委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強化紀委以監督執紀問責為核心的監督責任,毫不松懈地糾正“四風”、持之以恒地從嚴執紀,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決遏制腐敗蔓延的勢頭,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有力保證。(作者系省委黨校教授)(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