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聰慧
啄木鳥的食品安全夢
邵聰慧

同學們觀看燃燒的薯片能滴出幾滴油。
食品,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最重要的問題之一。蘇丹紅鴨蛋、孔雀綠魚蝦、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帶花黃瓜、地溝油、染色花椒、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在我們身邊發生著,這令國民不禁調侃:“我們還能吃到健康的東西嗎?”就在大眾隔三差五抱怨著食品安全的弊端時,李海市成立了全國首家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的NGO組織——啄木鳥食品安全中心。
2005年大學畢業,李海市選擇留在四川省林業廳從事財務管理工作。從完成學業到工作,一路走來,李海市走的路都很平坦,是目前不少大學生夢寐以求的。工作的第三年,汶川地震發生了,李海市奔赴四川成為了一名志愿者。
“之前對志愿者是沒有準確概念的,這次卻深有體會。”李海市說,也許從那個時候起,志愿者這個詞才正式走進了他的生活。
與阿里巴巴的不解之緣也要從這個時候說起。在救災過程中,因為對汶川、青川地形比較熟悉,經朋友介紹,李海市帶領阿里巴巴救災人員奔赴青川。幾個星期下來,李海市與這個團隊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后來,李海市辭去了安穩的公務員工作,成為阿里公益基金的專職人員。公益事業就這樣有序地進入了他的生活,并給他的志愿者生涯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當時大量接觸水污染、森林保護等工作。看到很多受環境污染影響的人群,譬如癌癥村。但企業在哪里排了污水,一般都跟老百姓離得比較遠,所以大家很難真正的去關注。但是食物卻是每個人都必須擁有的東西,一日三餐不能缺。”對于這份做了三年的工作,李海市有著自己的見解:從食物宣傳下手,貼近大家生活,或許效益才能更加明顯。這樣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李海市的信心增加了。
于是,2012年4月,李海市開創啄木鳥食品安全中心。此前,中國NGO組織種類很多。李海市說,目前國內只有綠色和平關注農藥殘留,環保NGO關注自來水安全、食品安全幾乎處于真空地帶。2013年6月,李海市辭去阿里巴巴的工作,專職于啄木鳥食品安全工作。
“食品安全問題來源于4個點”,李海市清晰地將這些因素給記者一一列舉出來:首先是植物的自然生長,中國面臨的環境污染比較嚴重,導致蔬菜水果生長受到影響;其次,有些企業在生產、經營加工環節存在很大的缺失;再次,政府的監管存在缺位。而最重要的則是廣大群眾對食品選購的認知度不高。
“有什么樣的需求,就有什么樣的產品。因此對消費者的宣傳和教育很重要。”李海市對記者說。
因此,啄木鳥食品安全中心自從開辦以來,就把70%的精力放在宣傳教育層面上。目前,啄木鳥建立了立體式的食品安全科普宣傳體系,科普內容涉及糧油調味品類、零食飲料類、食品安全處理類、水環境類等20多個門類。基本覆蓋了公眾特別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同時,承接的3個杭州市政府采購項目為他們進入到社區和學校開展科普提供了支持。
如何讓宣傳取得更好的效果?李海市充分利用互聯網,啄木鳥網站上列舉了不同種類食物的選購常識,曝光了一些常見并已出現了問題的食品等。
如何選擇健康的豬肉、豆芽?這些用肉眼或觸覺就能感受到的,李海市想了辦法——將肉眼可分辨的或者能聞見的選購常識寫在一張小卡片上,教大家辨認。關于食品添加劑問題,他帶領大家在課堂上做實驗演示,讓孩子也有科學的認知,并不盲目告誡大家好與壞。
啄木鳥還有自己的檢測設備。李海市拿出一個小盒子,上面寫著“揭秘箱”。一打開,就傳來一股果香。“這幾罐添加劑,可以調出任何你想要的果汁。外面喝到的果汁、飲料,很多就是用這些添加劑調的。如果小朋友來這里,看到我們調制果汁、飲料,估計他們以后就不會亂喝果汁飲料了。”李海市說。
在一場“綠餐桌”活動中,李海市和同事在某社區進行食品安全卡片的發放,主要針對“當季蔬菜應對農藥殘留的方法”進行宣傳。活動結束后,一位大爺主動聯系到李海市,希望把自己平常生活中了解的食品安全小常識分享出來。“得到大家的反饋和認可我真的很開心。”李海市如是說。
很多人對“公益“這個詞頗有微詞。因為社會上出現過諸多公益事業負面的報道。啄木鳥規模不大,但也曾有類似的困惑。宣傳食品安全的道路上有一些阻礙,部分來自政府,一些來自商家。
啄木鳥把自己當做一個橋梁,與廠家溝通,與消費者溝通。“工具包”是李海市的一個黃金點子,工具包包含食品安全常識,發放起來也很方便,李海市準備把這些工具包建立起來,“賣”給政府、社區、農場等,形成一個購買服務的過程。“啄木鳥”團隊希望將此種方式擴大,慢慢地讓消費者來引導或者制約食品生產商,這樣才有利于食品市場的良性循環。
外界的質疑還有資金的問題,商業化手法必然也有疑惑。李海市在建立啄木鳥食品安全中心之前,曾有過這類的工作經驗,“賬目不透明,大家心里疑惑就越高”。怎么做才能打消這個疑惑呢?方法只有一點,就是賬目公開。這意味著一個團隊無私利可尋。對此,李海市并不后悔,他對記者解釋說:“我們只保證自己的運營成本,其余捐款或者賺到的錢都用在宣傳與開發上。”網站上公開透明的賬目單給了他十足的底氣。
“還沒有去做一件事情就先被困難打倒是一個偽命題。我相信自己,也相信大家。”李海市告訴記者,在做公益的同時,做一個感性的人,去理解關心大家。在處理問題時,做一個理性的人,這樣才能用微薄之力帶動更多人。
啄木鳥工作隊伍目前有專職人員4人,實習生4名,核心志愿者20人。“目前的主要困難還是團隊和資金。我們剛創業,食品安全的專業性要求還是挺高,如何找到靠譜的人才,一直是個瓶頸。同時食品安全領域的公益資金幾乎沒有,我們只能通過其他領域的基金會或企業籌集,難度比較大。”李海市說。
談及未來的發展,李海市說,“我們希望讓更多群體加入進來,大家一起維護食品安全”。讓白領能進入農場體驗,公司員工也接受這樣的教育。“我們會聯系像阿里巴巴、網易和娃哈哈等這樣的公司,對員工進行科普,讓食品安全辨別意識進入每個人的心中。”李海市如是說。
“我們也希望消費者不只是停留在抱怨階段,而是積極行動起來,捍衛自己身邊的食品安全。”李海市告訴記者,為了這個共同的夢想,啄木鳥團隊將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