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峰
蘇鋼轉型,兼顧白鷺生存利益
朱峰

綠色鋼城引來白鷺安家。
“真是想不到,蘇鋼這么美!”2014年6月27日,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環境保護部原副部長祝光耀在參觀蘇鋼集團廠區時,連連發出贊嘆。蘇鋼廠區的華山上樹木郁郁蔥蔥,白鷺翩然穿梭,人近鳥不驚,一片和諧景象。蘇鋼經過數10年的努力,依托科技進步,創新發展模式,轉型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
蘇鋼集團總裁朱峰任職多年來,最感欣慰的就是蘇鋼有了強有力的產業目標和明確的發展方向。去年11 月19日,“北大方正·蘇州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項目的啟動是蘇鋼改制后又一個十年的良好開端。朱峰說:蘇鋼的轉型就是使蘇鋼能夠在天堂蘇州生存下去,致力打造蘇州地區工業企業第一個充滿活力、持續發展的“百年老店”!
蘇鋼集團始建于1957年,2003年方正集團入駐。經過多輪專家評估認證,結合蘇州城市發展,蘇鋼選擇了發展特鋼、以普養特的道路,不追求產能、規模,追求高附加值提升,開啟了蘇鋼發展的新歷程。
蘇州作為國際花園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對企業環保的要求不斷提高。蘇鋼認識到高耗能、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已然不能繼續,毅然積極響應政府環境保護的要求,積極落實節能減排政策,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將傳統鋼鐵制造單一的模式變革為“兩主兩輔”的產業格局,即低碳金屬材料智造園、現代物流智慧園、循環經濟產業園、北大青年城創業園。2012年公司普鋼全面停止生產,專注特鋼、物流、循環經濟等領域,強調提高產品的高端附加值,從此蘇鋼集團開啟了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
自2003年至今,蘇鋼經歷了產業轉型與污染治理并舉的十年發展歷程。公司共投入20多億元用于鋼鐵產業轉型及環保治理,鋼鐵的產能也從260萬噸減少至120萬噸。與鋼鐵產能下降所相反的是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穩步上升,主營業務收入從產業轉型前2003年的18億元上升至2013年的70億元。同時,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大幅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同“十一五”初相比,COD減少98%,二氧化硫減少70%,蘇鋼集團恢復了藍天白云青山碧水的小生態環境,成百上千的白鷺選擇在蘇鋼集團安家定居就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見證。
環保并非一日之功。蘇鋼集團致力轉型,花大力氣做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加強管理,持續減少生產經營活動的污染物排放。
蘇鋼嚴格遵守國家環保有關法律、法規及污染物排放標準,積極探索環境管理信息化,對重點環保設施及生產崗位實施24小時監控,動態掌握各生產部門的污染物排放狀況,保持公司廢水、廢氣及固體廢物的產生、處理處置及綜合利用處于受控狀態。環保管理部門人員堅持深入到生產現場,技術服務與督查并舉。
二是淘汰落后產能,實現污染物的大幅減排。
2008年和2013年蘇鋼集團分別被蘇州市、高新區評為總量減排先進集體,這些榮譽得益于蘇鋼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蘇鋼集團積極落實產業政策要求,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5億元,但蘇鋼集團從構建和諧蘇州大局出發,快速、平穩、有序地分流安置因關停淘汰落后產能帶來的富余員工。
三是采取環保措施,減少過程污染物的排放。
2003年以來蘇鋼先后重點實施了電爐煉鋼除塵系統治理改造、煉鐵廠除塵系統治理改造、煉焦廢水處理系統治理改造、電爐高溫煙氣余熱利用治理改造、焦爐煤氣綜合利用治理改造、排放口整治并安裝在線監測系統等項目,減少生產過程污染物的排放,持續、有效地改善了蘇鋼的環境。
四是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2012年1月,蘇鋼集團清潔生產審核通過蘇州環保局組織的現場驗收。
五是發展循環經濟,強化資源的綜合利用。
蘇鋼集團循環經濟產業項目在處理廢舊汽車、廢舊鋼鐵、廢水、鋼渣、水渣綜合廢物等方面形成了國內唯一一個全固廢產業鏈,目前已實現鋼鐵生產無固廢排放,是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循環經濟的發展也推動了物流、加工、配送等現代服務業的衍生和發展。
六是重視綠化工作,建設生態型鋼鐵企業。
蘇鋼重視綠化工作,綠化率已達37%。廠區內不僅種植了防護林木和開花植物及優質的草皮等,還利用公司山丘獨特的地理地形優勢,種植果樹、茶樹和其他高大樹木,美化廠區,改善環境,引鷺筑巢,形成了一個“鳥語花香”的良好生態小環境。
七是推進產品升級,實現資源整合、節能減排增效。
在產品設計上,2004年蘇鋼積極推廣HRB400行業認證標準,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隨著企業轉型道路的確定,企業經營管理者深刻認識到這不能解決環保問題,因此毅然決定放棄這塊市場。通過頂層設計、轉型淘汰,蘇鋼集團由兩院院士牽頭研發非調質鋼,蘇信特鋼的非調質鋼于2012年通過中國鋼鐵協會認證,并獲冶金產品質量金杯獎,目前正在全國機械加工行業推廣。
企業環境良好、自身健康發展,產業多元、相互支撐,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蘇鋼集團通過產品設計的“點”,促進上下游銜接的“鏈”,構建產業多元的“面”,形成創新而健康的產業格局,確保企業基業常青。蘇鋼十二五“兩主兩輔”規劃的“北大方正·蘇州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被納入《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規劃》重點項目,這將對公司環境保護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聚焦環保, 美麗中國引發關注。在新的時期,蘇鋼要實現騰飛,打造完成“四個園”,基礎工業與其他產業并舉,建設新型蘇鋼,需要持續轉變觀念,分層規劃。宏觀上:將制定前置性、引導性的規劃,對產品結構、產業布局、發展模式等進行改革和創新,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框架,實現產業、產品的綠色低碳轉型。在中觀層面,將在環境管理與考核制度上能夠有所突破,形成自覺搞好環境保護的集體意識。在微觀層面,將在環保措施上進一步精細化,加強重點環境風險防控,切實解決相應環境問題,推進主要污染物持續減排。隨著國家對鋼鐵行業環境保護要求逐步嚴格,以及企業轉型后非生產區域的建成,建設一座環境友好型綠色鋼城將是蘇鋼人在環境保護工作方面追求的目標。
如今的蘇鋼,每年都會吸引成群的白鷺筑巢安家,這些白鷺已經成為蘇鋼集團一群鮮活的“生態名片”。白鷺,在蘇鋼棲息安家;蘇鋼,在轉型中謀求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