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周贏
中國環保民間組織在緬甸的“用武之地”
李蕾 周贏
近年來,中緬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非常頻繁。兩國于2011年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2013年6月又簽署了《中緬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行動計劃》,制定出兩國各領域合作的路線圖。目前,中國已經成為緬甸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大外資來源國。除了經貿方面的合作,民間組織也成為兩國交流的橋梁。
從2013年開始,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和緬甸發展資源研究會主辦了兩屆中緬民間交流圓桌會。會議暢談胞波情誼和發展中緬民間友好偉大事業,呼吁今后要通過民間的力量,促進中緬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良好發展。
第二屆中緬民間交流圓桌會還就環保議題進行了討論。中華環保聯合會作為代表團的成員之一,積極參與到環境宣傳教育、環境公益維權服務、引導企業低碳發展、青少年環境教育交流、可持續生產與消費等話題的交流,探討如何從民間環保角度推進中緬民間友好行動。此外,中華環保聯合會代表帶去的《NGO的活力與視角》、《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維護公眾的環境權益及促進環境公益訴訟項目的評估報告》等材料,介紹了中國環保民間組織近10年的成長歷史和正在關注的工作領域,為促進兩國環保民間組織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4年3月13日,第二屆中緬民間交流圓桌會在緬甸仰光舉行。兩國與會代表就兩國民間交流與合作進行深入研討。
雖然中緬兩國的基本國情和經濟發展狀況有所差異,但兩國均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加劇環境壓力,生物多樣性喪失、氣候變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環境風險不斷加劇,兩國面臨著共同的挑戰。2007年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超過26家中國跨國公司在緬甸涉足了水電、石油天然氣、采礦等領域的62個項目。中緬貿易2013年1-9月已達62.3億美元,同比增長26.6%。中國已成為緬甸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大外資來源國。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努力提高自身的環境責任和公信力,以此維護良好的國際企業形象,是其在海外良性發展的必要保障。這也給中國環保民間組織指出了新的工作方向。
環保民間組織可以為中國走進緬甸的企業開展評估,采用客觀、公正、公開、透明的規則評估中資企業在緬甸的投資行為。環保民間組織還可以開展環境影響評價、企業環境責任方面的培訓工作,同時協助中國企業加強引入環境和社會管理、農村發展、生態保護的專業人員,指導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積極參與中國企業與當地媒體和公眾的對話,有步驟、有策略地促進中國企業與當地社會的健康融合,為中國企業在緬甸進行投資、抵御環境風險等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