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 安徽綠滿江淮環境發展中心總干事
突破環保NGO網絡化建設發展的瓶頸
周翔 安徽綠滿江淮環境發展中心總干事

環保NGO的多樣化發展,將對環保NGO的信息共享、籌款能力提升、項目執行等多方面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2013年2月,我有幸去考察菲律賓的社會團體,其間特別關注了當地NGO的網絡化合作。通過對這些網絡機構的考察,增進了大家對NGO網絡化有了更多的認識,也開始思考國內NGO網絡化發展遇到的一些瓶頸。
NGO網絡化建設既有利于NGO之間加強聯系、交流信息、優化資源配置,也有利于NGO之間聯合發出更大的聲音,引起社會和政府更多的關注,還有利于NGO的聯合籌款,共同倡導議題和推動政策制定。
縱觀國內環保NGO的網絡化建設,還存在很多困難和障礙,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在國外NGO網絡化建設中,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家等不同群體均有參與,并與利益相關方一同發揮積極作用,例如提供智力支持和經費支持。在全球反對垃圾焚燒聯盟(GAIA)中,一些本土NGO、國際NGO,還有高校專家都有參與,并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相比之下,國內環保NGO網絡化的多樣性明顯不足,趨同化傾向非常嚴重,大部分NGO組織項目雷同,機構之間缺乏互補性。
在中國,NGO仍然是一個小眾群體,環保NGO更是如此。由于各個環保NGO的方向和目標不同,NGO網絡化建設就缺乏一些共同的目標和愿景。所以各個機構在構建網絡化過程中所盡努力也十分有限,難以達到真正網絡化建設的目的。
在環保NGO網絡化建設過程中,缺乏一批研究性和支持性的NGO。這些類型的NGO可以為網絡化建設提供智力或其他方面的支持,提高NGO的能力建設,推動NGO之間的交流。此外,NGO的行動也需要與學術界進行積極溝通,從而提升NGO專業方面的能力,避免遭受質疑。
目前在國際領域相關的NGO都有固定的網絡,例如聚焦氣候變化行動的“國際氣候變化行動網絡(CAN)”;關注森林保護和節約紙張的“環境紙張網絡(Environmental Paper Network)”。加強與國際網絡的聯系本身就是一種網絡化建設,NGO可以在其中交流信息,共享資源。國內環保NGO可以通過和國際網絡的聯系,提升自身的專業性,如能加入國際網絡,可以增強其參與國際活動和國際事務的能力。
總之,環保NGO網絡化建設,可以真正推進環保NGO之間分享經驗,共享信息,解決共性難題,從而推進NGO的行業發展。目前中國也有了專門致力于推進NGO網絡化建設的支持性機構,例如倍能中心。大批在環保、自閉癥、艾滋病等領域的NGO建立了相當專業性的NGO學習網絡。我們相信NGO網絡的建設,勢必可以推進NGO整個行業的發展,從而完成NGO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