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亞
隨著2011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其專業素質和藝術修養,落實音樂審美原則,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首位。并在備課中真正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主的理念,使音樂課成為學生陶冶心靈,提高審美和辨別能力,團結協作能力,思維發散、想象能力,為終身喜歡音樂及人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真正實現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圍繞創建中學音樂課堂有效性這一主題,從三部分展開研究:課前(前奏曲)課中(進行曲)小結(尾聲),本篇著重探究----前奏曲。
孔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梢娨魳方逃谌嬗酥衅鹬豢商娲淖饔?。音樂課作為中小學教育的必修課,承載著向學生傳輸中外民族文化、傳授音樂技能,傳遞音樂美;通過演唱、欣賞、感知、實踐等,潛移默化的影響并陶冶學生的內心世界,逐步提高審美水平和藝術修養,最終達到育人的總目標。
2011音樂新課標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基本理念的,那么如何落實新課標理念,在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以音樂實踐為主呢?事實上,學生們對音樂是極其喜歡的,但提起音樂課,有一部分學生顯得很被動,這種被動是內心的不愉悅,是從打預備鈴開始的,那么,怎樣抓住學生的興奮點,通過教師引導,組織學生親自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愛上音樂,愛上音樂課呢?下面就從幾個方面,圍繞音樂教學的“前奏曲”,引導學生積極的準備上課,來促進中學音樂課教學向“有效性”方向發展。
所謂的“前奏曲”從音樂的角度是這樣理解的:音樂主題還未開始前所演奏的一段音樂,起到提示、烘托、渲染音樂主題的作用。音樂課堂也是如此,請看以下鏡頭:
XX:“下一音樂課,又可以放松了?!?/p>
XX:“就是呀,走慢點,等我把作業交了吧?!?/p>
XX:“哎呀,音樂書忘帶了,怎么辦?”
XX:“沒事,聽也是一樣的……”接著,三五成群的來到音樂教室外,預備鈴已敲響,同學們歪三紐四的站著對,班長聲嘶力竭喊道:“稍息、立正、向前看齊”的口令,個別學生應著口令站直了,大部分還在開心的談論著,對于口令壓根兒就是“視而不聽”。上課鈴已響起,教師見狀,嗓音也提高了八度,嚴厲的批評來晚的學生和站隊說話的學生,學生們垂頭喪氣領受著教訓,悶悶不樂的走進教室。
試想:學生、教師都帶著消極的情緒,能上好音樂課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實驗得出:積極快樂的心態對于內心有著極大的良性暗示作用,在此良性暗示下,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說課前創設快樂積極的心理是上好課的前提。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三頭六臂”小助手
教師要充分信任并尊重你的學生,相信他們有能力幫你實行管理,因為教師的信任、贊賞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人人都成為管理的主人。例如:去年我剛接手了八年級X班,上課讓我大跌眼鏡,課上他們思維活躍,男生占大多數,有些行為習慣不好,還有兩個超級“英雄”人物,給班級管理帶來很大困難,所以很多老師都頭疼這個班,尤其是預備幾分鐘,真可謂是“大鬧天宮”。但通過我觀察,發現班干部還能以身作則,課后我把他們留下開會,先肯定他們課堂上的表現,并贊揚的說出他們每個人的優點,最后請他們幫我想辦法,并參與課前管理。一個星期過去了,他們拿出了具體措施,實行精細化分工:一個提醒拿鞋套的,四個提醒紀律的(全班分成四組),體育委員負責整理隊伍,音樂課代表負責學生和教師的溝通問題,一個是記錄員,負責記錄哪組的紀律好,哪組不好,班長負責每月考核通報。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轉載須注名來源過一段時間后,讓自控力差的同學負責紀律,教師美其名曰“紀律優秀生”,逐步使其養成自律的習慣。于是全班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好局面,上音樂課前靜下來了,課堂上小組活動時每個小組的凝聚力、團結協作能力也大大增強,真是一舉兩得呀,這時候,老師就可以當“甩手掌柜”的了。因此課前安靜候課真的很重要,這就是靜心的第一步。
第二,“經典妙樂”顯身手
我的課前聽音樂既有經典的古典音樂,也有爵士、搖滾等不同風格的流行音樂,真可謂是百花齊放。因為我們現在處在世界音樂文化的交融處,與其制止他們聽流行音樂,還不如引導學生辨別聆聽優秀的流行音樂,形成格調高雅的主流音樂欣賞,這叫“順水推舟”、“兩全其美”也。于是經過特定學生和教師的把關,每個月一個主題新鮮出爐了:“古典音樂周”“小夜曲音樂周”“爵士音樂周”“我的流行歌曲推薦周”等,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們聽音樂的積極性,也提高了音樂欣賞水平。使學生們在安靜聆聽中進入音樂課堂,身、心、靈已進入音樂的狀態,為下一步上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不僅如此,課下小組間還不斷交流音樂評價,搜集更好的樂曲,下周的課還沒到,就迫不及待的將新歌曲報到老師這里了,呈現出“爭先恐后”局面。我就趁熱打鐵,利用課前幾分鐘,讓學生說出推薦樂曲的理由,就這樣利用短短的課前幾分鐘,大家的音樂評論與自信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第三,“音樂名言”來助陣
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不僅要彈、唱、跳基本功過關,在音樂理論和語言表達上也要過關。課前3至5分鐘就是你展示音樂語言魅力的好機會,比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解道:“音樂是最富表現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表達人對現實生活的內心感受,以真摯、生動、深刻的情感去撥動人的心弦,比其他藝術形式能夠更為直接更有感染力地“使人的心靈爆發出火花”。比如貝多芬的《命運》、亨德爾《哈利路亞》等,因此,音樂被稱為情感的藝術,是人類情感的速記。再如“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通過聆聽去感受、辨別旋律、節奏、音色、力度、速度、節拍、調式等變化而帶來的音樂情緒的變化,引導學生會聽、聽懂音樂就要首先學會靜心聆聽音樂。還有捷普洛夫的“人從聲音里聽到的東西越多,則音樂感越豐富”,黑格爾的“美就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等等。用這樣簡短而又富有哲理的音樂名言,對學生們進行長期的熏陶,樹立音樂學習就是捕捉情感變化和表現情感認知過程的思想,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尊重音樂、喜歡聽音樂、會聽的懂音樂,就會養成安靜聆聽音樂的好習慣;也能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美的特征,潤物細無聲的使每個學生在心靈上得到美的感化,真正發揮音樂的育人功能。
課前還可以隨音樂做一些呼吸訓練,節奏比賽等,使學生和老師盡早、盡快的進入上課的狀態,為上課做好充分、有效的準備。
學生做好了準備,那教師要怎樣才能做好上課的準備,做到課堂的有效性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備課時轉換角色,以學生為中心
孔子的一句話:“移風易俗,莫擅于樂”,道出了音樂以美育人的最終目標。,也強調了育人的主體。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挖掘音樂旋律美、節奏美、和聲美、情感美的因素,針對不同班級,不同基礎的學生,設計實用的,恰當的,有效地三維目標,做到情感流露真實,知識技能實施清晰,從而真正提高學生表現音樂、表述音樂、賞析音樂的能力。另外,音樂中的活動和互動較多,也是提高學生實踐水平的重要途徑,因此要預設好課堂提問和活動情形,站在學生的角度如何思考,如何回答,設身處地的替學生多考慮,以學生為主體,轉變角色,精細的準備好應對方案,做到“不打無準備的杖”,做好引導者,導演的準備工作。
其次、課下抓好基本功,促進有效課堂
在課堂上教師拿什么來吸引學生,除了環環緊扣的教學環節,簡潔生動的教學語言,富有激情的情緒,最有力的莫過于教師的專業基本功了。因為我們要想將音樂生動的表現出來,并引導學生感受不同的音樂情緒變化,最直接的還是聲情并茂的演唱和生動淋淋盡致的演奏,及豐富的肢體語言表達了。如:學生們被老師寬廣、厚重的演唱《牧歌》所深深的吸引,很快的投入到演唱情境中,體驗到了旋律的優美動聽,節奏的舒展及大草原的遼闊和寬廣,在感受美、體驗美、表達美中學會了歌曲。再如:在上《天鵝湖》舞劇欣賞一課時,教師課下排練了以天鵝為主題的一段芭蕾舞,課堂上用優美的足尖征服了全體學生,帶領學生聆聽音樂、評論音樂,跳芭蕾舞手位等,將課堂推向了高潮。所以,音樂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練好歌曲伴奏,多唱歌曲,加強基本功訓練,在課堂上更好的抓住音樂本體并表現音樂的美,最快的吸引學生進入到音樂學習情境中去,達到音樂課堂的有效性。
總之,音樂課堂就是我們的陣地,課前我們更要立得住、站的穩,要從學生的角度多思考,多想辦法,充分發揮音樂教師、音樂課特有的魅力,讓音樂成為吸引孩子的一股清泉。備課中始終貫穿以美育人、以情動人的原則,求真務實,讓學生得到真感實受;備課中重視音樂知識和技能,真正做到“授人以魚,授之以漁”,為學生今后自學音樂發展的需求打好基礎。變課前音樂課成為一種享受,或者成為一種幸福,從而真正達到有效課堂。(作者單位:西安經發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