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浙江省林業碳匯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2014-03-10 07:38:00周子貴李蘭英李土生白彥鋒
浙江農業科學 2014年7期
關鍵詞:浙江省

周子貴,張 勇*,李蘭英,李土生,茹 軍,白彥鋒

(1.浙江省林業生態工程管理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2.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浙江臨安 311300;3.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北京 100091)

浙江省林業碳匯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周子貴1,張 勇1*,李蘭英2,李土生1,茹 軍1,白彥鋒3

(1.浙江省林業生態工程管理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2.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浙江臨安 311300;3.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北京 100091)

森林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與此同時,林業碳匯項目在國內外也得到了較快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筆者在總結近年來浙江省林業碳匯發展的優勢條件和現狀基礎上,分析了當前浙江省林業碳匯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據此提出應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林業碳匯宣傳力度、進一步做好林業碳匯發展規劃、大力挖掘林業碳匯潛力、重點加強碳匯森林經營建設、制定健全相關政策制度與技術標準、探索林業碳匯交易與抵扣減排機制等對策建議。

林業碳匯;對策建議;浙江

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氣候變化已成為當今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全球性問題,是本世紀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究其原因,與化石燃料使用、毀林開荒等人為因素引起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密切相關。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3年9月27日發布的第5次評估報告中認為,如果各國不立即采取行動來遏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全球各地越來越多的社區、生態系統和關鍵基礎設施將受到來自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和野火危險等方面的影響[1]。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與直接減排措施相比,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施行,是應對氣候變化最經濟、最現實的手段。1997年在日本京都通過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京都議定書》,其框架下的清潔發展機制(CDM)規定,發達國家可以通過在發展中國家出資造林再造林,以森林產生的碳匯量來幫助其完成減排任務,這標志著在世界范圍內承認森林資源生態功能的有形化、產權化和市場化[2]。

所謂林業碳匯,是指通過實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減少毀林等活動,增加森林碳匯,并與碳匯交易等相結合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其既有自然屬性,也有社會經濟屬性[3]。近年來,林業碳匯項目得到了較大發展,林業碳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其規則、方法也在不斷完善。目前,國際上林業碳匯項目主要有2大類,一類是CDM林業碳匯項目,CDM執行理事會迄今已注冊認定15個造林再造林項目,項目所在地分布在中國、印度、巴西、越南、烏干達等12個國家;另一類是林業自愿碳匯項目,如CCX碳補償計劃和VCS-AFOLU項目,項目內容涉及造林再造林、森林管理、減少毀林與退化等[3-5]。國內開展的林業碳匯項目主要有3種類型:一是CDM林業碳匯項目,包括在CDM執行理事會已注冊的“廣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和“四川西北部退化土地的造林再造林”項目;二是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支持開展的林業碳匯項目,這類項目主要由企業捐資,進行定向的或以積累碳匯為主要目的的造林及相關活動,項目申報、實施、計量等需嚴格按照國家林業項目管理和造林技術要求,以及碳匯計量與監測指南執行;三是與外國政府、國內企業、組織等開展的碳匯造林項目[6]。浙江省實施的林業碳匯項目都屬于第2類,即通過建立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的分支機構,募集社會資金來開展碳匯營造林活動。本文總結了浙江省近年來林業碳匯發展的優勢條件和現狀,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1 優勢條件

1.1 碳匯林業用地資源充足

浙江省地形可以概況為“七山一水二分田”。根據2010年度森林資源監測,浙江省林地用地面積661.85萬hm2,其中森林面積601.90萬hm2,森林覆蓋率60.63%;森林蓄積量2.28億m3,其中喬木林單位面積蓄積量為55.09m3·hm-2。雖然當前浙江省森林覆蓋率較高,但單位面積蓄積量與全國乃至世界水平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且中幼林比例較高,通過撫育經營與保護提高碳匯量的潛力巨大。同時浙江全省還有無立木林地面積12.68萬hm2,宜林地17.49萬hm2,進一步加強荒山荒地造林、城鎮綠化、通道綠化及農田林網建設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此外,浙江還是全國率先基本完成林權改革任務的省份之一,林權證的換發面積比率已達到96.8%,各地也建立了林權交易中心,可以將零散的林地集中,實現規模化經營,這都為開展碳匯營造林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1.2 森林資源保護成效顯著

根據國家林業局《碳匯造林技術規定(試行)》,林業碳匯項目的計入期至少為20年,在計入期內對項目區林地資源的管理和保護的要求非常嚴格。浙江省認真組織開展省縣兩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省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已通過國家林業局審查和省政府批準,縣級已全面完成林地落界工作,全省“林地一張圖”建設全面完成,森林災害得到有效防控。2008-2012年森林火災受害率分別為0.069%,0.027%,0.005%,0.038%和0.014%,低于國家林業局的目標要求。制定了《浙江省松材線蟲病分類施策總體方案》,5年共完成松材線蟲病除治17.5萬hm2,清理病死木、雪壓木、衰弱木等240.19萬株,實現了松材線蟲病發生總面積和病死樹數量的雙下降。

1.3 資本市場成熟活躍

浙江是中國綜合經濟實力較強的省份之一,市場發育成熟,擁有豐富的優質企業資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6萬多家,一批知名浙商具有超前的市場敏銳感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投身公益性增匯減排事業的積極性高。同時,民間應對氣候變化氛圍好、公眾認知度高。在浙江開展碳匯林業建設,對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地區,協調生態與經濟發展、拓展林業產業和融資新領域、建設和諧生態社會具有典型的示范帶動意義。

2 發展現狀

2.1 初步建成林業碳匯資金募集體系

浙江省林業碳匯建設與發展起步較早。自2008年以來,依托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這個政府與民間共同參與的全國性林業碳匯平臺,先后成立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浙江碳匯基金、溫州碳匯基金、臨安碳匯基金,以及浙江碳匯基金鄞州專項、北侖專項,溫州碳匯基金瑞安專項,形成了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省、市、縣)碳匯基金-(縣、區)碳匯專項的三級管理和資金募集體系,并根據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章程及相關規定,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相繼制定出臺了《浙江碳匯基金管理辦法》《溫州碳匯基金管理辦法》《浙江碳匯基金碳匯項目實施方案編制提綱》等辦法。截至2012年底,全省共募集社會資金15888.4萬元(表1)。

2.2 實施大量富有成效的林業碳匯項目

2008年,由中石油出資在浙江省臨安市藻溪鎮實施了全國首個毛竹林碳匯項目,共營造毛竹碳匯林50hm2。2009年,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溫州碳匯基金在蒼南縣觀美鎮開展首期碳匯造林項目,營造速生桉樹林246.67hm2;2010年,該基金又在文成縣玉壺鎮實施了全國第1個“碳匯森林經營項目”,項目主要采取補植、撫育采伐等措施,經營面積1333.33hm2。同年,浙江省被國家林業局列入全國首批碳匯造林試點省份,共有10個縣(市、區)承擔試點任務。這些項目都是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下屬的浙江省林業碳匯資金募集體系出資開展的,屬于非京都規則項目。另外,臨安市建立了全國第1個林業碳匯示范區,并由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首次向10戶農戶發放“農民碳匯證”,開展農戶林業碳匯經營探索。截至2012年底,全省已開展碳匯造林3307.12hm2,碳匯森林經營4089.27hm2,共建成7396.39hm2碳匯林。

2.3 試點探索林業碳匯交易

2011年,經國家林業局批準,浙江省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和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全國首家林業碳匯交易平臺。交易所圍繞這個平臺積極開展林業碳匯交易的有關程序、規則、定價、收益分配等問題研究,與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共同研究制定《中國林業碳匯交易標準》《中國林業碳匯交易規則》等7項交易標準和制度。同年11月1日在義烏市召開的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啟動會議上,阿里巴巴等10家企業利用此平臺成功訂購了14.8萬t林業碳匯指標,開創了中國林業碳匯交易的先河。但當前的林業碳匯市場還是以自愿市場為主,對接一級市場捐贈認購,引導二級市場自愿交易[7]。

表1 浙江省林業碳匯資金募集體系

2.4 扎實開展林業碳匯技術研究

依托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碳匯研究院落戶溫州的有利條件,開展林業碳匯項目的樹種選擇、經營模式、計量監測等探索研究。浙江農林大學建立了浙江省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與固碳減排重點實驗室,成立浙江省林業碳匯與計量重點科技創新團隊,主持完成《竹林項目碳計量與監測方法學》,并舉辦了首次造林綠化與氣候變化國際研討會和培訓班,在國際上引起極大反響。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開展了2005年及“十一五”的“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省級溫室氣體清單報告編寫與研究。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研究完成浙江省級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方案,測算出全省森林碳儲量和變化量。

3 存在問題

3.1 林業碳匯建設資金可持續性不夠

《京都議定書》規定我國在國際上不承擔減排義務,因此目前國內還沒有實施強制性碳減排,碳排放權交易的形成缺乏客觀條件。加之社會對林業碳匯缺乏足夠的認識,即使是林業干部,很多對此也不甚了解,而廣大林農根本就不知道林業碳匯是什么。翁貞瑤等[8]在對150家減排企業樣本、1000名公眾的實地調查中發現,50.3%的調查對象對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不知道;在對350名農戶、300個村集體的調查中發現,有66.3%的森林經營者對于碳匯林缺乏必要的認知。目前,浙江省的資金募集和碳匯交易仍以政府推動為主,尚未真正形成市場調節的碳匯融資和交易機制,企業和公眾主動參與捐款的積極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都給當前的資金募集帶來很大困難,用于林業碳匯建設的資金來源缺乏持續的長期保障。

3.2 大面積的合格碳匯造林土地后備資源不足

浙江省森林覆蓋率較高,可用于造林的林地資源本來就相當有限,且大多分布較零散,單塊面積也不大。碳匯造林地要求相對集中連片,并需滿足至少自2000年1月1日以來即為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和其他宜林地的要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碳匯造林技術規定可放寬到2005年1月1日前)。對照上述要求,大面積合格的碳匯造林地后備資源不足。

3.3 平原碳匯造林土地流轉成本過高

寧波市鄞州區和北侖區的平原地區,特別是道路、河流兩側的土地,目前租用1hm2造林地每年租金在1.5萬~2萬元,以碳匯造林計入期20年計算,僅租地成本每1hm2就達30萬~40萬元。以此觀之,在平原地區開展碳匯造林,投資成本很高,但造林面積卻很少,生產的碳匯量也不多。依照目前的國際碳市場交易價格,交易的收益與投入相比微乎其微。

3.4 計量監測技術環節過于復雜

按照國家林業局《造林項目碳匯計量與監測指南》的要求,從項目實施反映的情況來看,基層人員由于理論技術水平不高,而技術環節過于復雜,使其在數據記錄過程中很難把握技術要領,往往導致計量監測基礎數據掌握不系統,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同時,計量監測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必然抬高計量項目總體成本。據統計,浙江省碳匯造林的平均計量監測費用大約在500~800元·hm-2,占整個投入的比例過高。

3.5 相關政策和制度引導支持力度不夠

林業在發展低碳經濟中的獨特作用已得到國內外認可,浙江省也十分重視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把林業工作擺上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但林業碳匯是一項新生事物,本質上還是屬于政策驅動的結果;涉及林業碳匯管理的諸多工作,如碳匯基金的管理、碳匯項目的組織實施、計量監測、碳匯交易等,在國家和地方層面都處于探索階段,相關的法規尚不健全,專業管理力量缺乏,對林業碳匯項目也缺乏專項扶持和激勵政策。

4 對策建議

4.1 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林業碳匯宣傳力度

要開展好林業碳匯這項工作,就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增進社會公眾對碳排放、碳匯林、碳交易的認知,個人投資造林或者購買林業碳匯可以抵減其日常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企業投資林業碳匯的,既可以獲得日后出售木材的經濟效益,也可以在社會上提高企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還可以為今后的碳減排做準備。要通過輿論引導,最終在全社會形成關注林業碳匯發展的良好氛圍,引導企業、個人自愿捐資、減排,以便建立更多的碳匯基金、碳匯專項及其他募集體系,同時還要向項目實施區周邊的林農作宣傳,強化其對碳匯林的保護意識,防止因人為因素引發碳泄漏。

4.2 進一步做好林業碳匯發展規劃

隨著我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力度的加大,國家已將溫室氣體減排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浙江省年排放二氧化碳數量較大,相關減排機制一旦啟動,一些企業特別是電力、煤炭、交通、鋼鐵等排放大戶對于林業碳匯的需求將不斷上升。2006年,國家林業局編制完成我國CDM優先發展區域選擇與評價項目,初步摸清了我國實施CDM項目各區域的本底情況,為相關管理和決策活動提供參考。北京、廣東都編制了本地的林業碳匯發展規劃,浙江的臨安、長興、諸暨也已經完成相應的規劃。所以,在摸清全省適合林業碳匯項目的林地資源情況的基礎上,應提前布局,適時編制各級林業碳匯建設規劃,調查分析區域內森林碳儲量與碳匯潛力、碳匯樹種、營造林成本、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等基礎數據,提出林業碳匯重點建設工程、關鍵技術和發展機制,建立碳匯項目儲備庫,防止日后交易時林業碳匯儲量不足。

4.3 大力挖掘林業碳匯潛力

林業碳匯項目突出森林的碳匯功能,只有按照碳匯營造林技術要求開展,并經驗收、計量、監測、核證的林分才可稱為碳匯林[9]。浙江省每年開展大量營造林項目,如果全部按照碳匯營造林的要求實施,工作量大、成本高,很難實現。在現有條件下,應大力支持部分林業生態建設項目按照相應規則實施,爭取進入林業碳匯體系;或者在目前基金會體系募集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加大與一些國家、省及地區林業重點工程的結合力度,如造林與森林撫育補貼工程、防護林工程、平原綠化工程、四邊綠化工程等,既可以增加森林面積和蓄積量,也產生了符合規定的林業碳匯;再者可由政府出資主導,啟動林業碳匯試點工程,建設浙江省林業碳匯示范點,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此外,對現階段在碳匯項目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途徑要及時歸納總結,推廣項目經驗,并建立相關的項目資料庫[5]。

4.4 重點加強碳匯森林經營建設

2011年墨西哥坎昆第16次聯合國氣候大會,計劃建立一個由發達國家提供資金援助的“REDD +”機制框架,其核心理念之一是為造林再造林、森林經營和森林保護活動增加碳儲量的國家提供補償資金[10]。在2013年華沙第19次氣候大會上,美國、英國和挪威宣布出資2.8億美元用于支持“REDD+”框架,這一機制進一步提升了森林經營在林業碳匯中的重要地位。浙江省森林資源質量不高、蓄積量低,現有中幼林比例占森林面積的74.35%,低質低效林面積達60.17萬hm2,林地森林凈初級生產力以碳量計算,每年平均值僅2.22t·hm-2,森林的固碳功能未能充分發揮[11]。加之由于碳匯造林地潛力有限,今后林業碳匯建設應重點放在碳匯森林經營方面,通過加強森林可持續經營,可有效防止毀林破壞和森林退化,從而提高森林固碳能力。

4.5 探索林業碳匯交易與抵扣減排機制

當前我國林業碳匯發展的瓶頸是缺乏國家強制減排政策導向的需求市場。自2010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已確定2批6省區、36個市開展低碳試點建設工作,要求試點地區積極探索有利于節能減排和低碳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浙江的杭州、寧波、溫州市名列其中。應以此為契機,積極探索林業碳匯交易機制,將國際碳交易市場運作經驗與國內、省內市場實際情況有機結合,加強對交易標準、交易規則、交易軟件系統的研究和論證,解決現存林業生態建設融資難、負擔重的問題,推動我國森林生態效益市場化發展。另外,研究建立林業碳匯抵扣減排機制,鼓勵企業“未雨綢繆“,捐資營造林增匯,獲取碳減排信用指標,用于將來抵扣其碳排放量,形成區域碳排放權指標儲備市場。

4.6 制定健全相關政策制度與技術標準

隨著國際談判涉林業議題內容的不斷擴大,以及國際碳交易市場林業碳匯交易額的逐步增加,研究編制林業碳匯技術標準體系,成為國際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熱點問題[12-13]。國家林業局先后制定了《碳匯造林技術規定(試行)》《造林項目碳匯計量與監測指南》等辦法標準,浙江溫州市也編制了《溫州市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技術規程》,但全省區域尺度的林業碳匯技術標準還嚴重缺失。因此,在進一步健全相關政策制度支撐和法律保障體系的基礎上,應逐步將林業應對氣候變化管理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引進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理念和成果,不斷提高技術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深入開展林業碳匯的基礎科研工作研究,建立與國際接軌、與國家銜接、符合浙江實際的方法學、計量監測、核查審定、碳匯交易等一系列技術標準和規程,并培養一批林業碳匯專業技術人才,使浙江林業碳匯建設與管理工作盡快走上國際化、規范化、法制化軌道。

[1] IPCC.Climatechange2013:Thephysicalsciencebasis[EB/OL].(2013-9-27)[2013-11-20].http://www.climatechange2013.org.

[2] 吳國春,郗婷婷.后坎昆時代中國碳匯林發展的理性思考[J].林業經濟,2011(11):40-42.

[3] 李怒云.中國林業碳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4] 張小全,武曙紅.林業碳匯項目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

[5] 王琳飛,王國兵,沈玉娟,等.國際碳匯市場的補償標準體系及我國林業碳匯項目實踐進展[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4(5):120-124.

[6] 李怒云,楊炎朝,陳敘圖.發展碳匯林業、應對氣候變化-中國碳匯林業的實踐與管理[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10,8(1):13-16.

[7] 徐凱翔,陳姝,沈國華.關于浙江發展林業碳匯交易市場的思考[J].林業經濟,2012(1):26-29.

[8] 翁貞瑤,龍飛,毛佳斌,等.浙江省林業碳匯交易市場發展的響應機制與程序因素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3,19(4):89-92.

[9] 李少柯.關于建立健全碳匯林業支持政策的思考[J].林業經濟,2013(7):66-68.

[10] 王璐,陳曉倩,黃鑫.REDD+機制相關經濟政策研究[J].中國林業經濟,2012,117(6):43-46.

[11] 孫孟軍,王同新,孫茂者.浙江省碳匯林業現狀與前景分析[J].華東森林經理,2011,25(4):42-45.

[12] IPCC.Goodpracticeguidanceforlanduse,landusechange andforestry[M].Hayama,Japan:IPCC/IGES,2003.

[13] 國家林業局.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高 峻)

S71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0528-9017(2014)07-0980-05

文獻著錄格式:周子貴,張勇,李蘭英,等.浙江省林業碳匯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浙江農業科學,2014(7):980-984.

2014-02-26

浙江省省院合作林業科技項目(2013SY19)

周子貴(1962-),男,浙江永康人,高級工程師,從事應對氣候變化和林業碳匯研究工作。

張 勇,從事林業生態工程研究工作。E-mail:zhangyong8182@163.com。

猜你喜歡
浙江省
浙江省武義第一中學
《初心》
浙江省溫州市籀園小學
中小學校長(2022年7期)2022-08-19 01:36:44
浙江省結核病診斷治療中心
——浙江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結核科
浙江省第一測繪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數學競賽
中等數學(2018年7期)2018-11-10 03:29:10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數學競賽
中等數學(2018年4期)2018-08-01 06:36:36
浙江省教改之星
——張脆音
2017年浙江省高考優秀作文選評
2016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總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二视频|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亚洲第一色网站| 久操中文在线| 亚洲天堂2014|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 91亚洲视频下载|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青青国产在线| 午夜三级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97人人做人人爽香蕉精品|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国产一在线观看| 2019国产在线|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97se亚洲| 在线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女主播| 91九色国产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自拍欧美亚洲|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国产91蝌蚪窝| 91福利免费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啪啪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小视频|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a色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精品国产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不卡无码网|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Aⅴ| 成年人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资源| 日韩午夜片|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黄色片中文字幕| 狠狠v日韩v欧美v| 日韩av无码DVD|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国产办公室秘书无码精品|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婷婷伊人久久|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三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