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萍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城區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站,浙江麗水 323000)
老齡椪柑高接甌柑矮化復壯試驗
徐淑萍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城區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站,浙江麗水 323000)
在老齡椪柑高接甌柑矮化復壯的試驗中,采用不同嫁接時間和嫁接方法,證明其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長量都有影響。在蓮都區老齡椪柑作為中間砧高接甌柑只要嫁接適時,管理得當,完全可以達到矮化復壯的目的。嫁接最適時間為5月下旬到8月上旬,最適方法為腹接,嫁接高度宜控制在150cm左右,接芽數量要達到30~50個。
椪柑;甌柑;嫁接;矮化;復壯;試驗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是浙江省椪柑主產區之一,全區有椪柑6089hm2,是蓮都區的農業支柱產業之一。大多發展于20世紀90年代,樹齡已達20~30年,樹冠在4m以上,枝葉重疊交叉,果園陰閉,內膛空虛,結果表面化,減小了有效結果體積,管理和生產成本上升,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下降[1]。相比之下,近幾年無籽甌柑生產效益可觀,產地價3~4元·kg-1,市場前景看好[2-3]。隨著樹齡增長,技術到位率低,樹冠密閉高大(最高達6m),產量逐年減少。以蓮都區巖泉街道秋塘村為試驗點,果園面積2000m2,東南坡度20°~45°,1994年春采用枳砧椪柑假植大苗移栽,水平帶寬2.5m,株距3m,667m2種89株,1995年少量掛果,1996年每667m2產量1780kg。為扭轉生產現狀,對老齡衰退桔園進行改造,特進行椪柑高接甌柑矮化復壯實驗。
1.1供試材料
高接中間砧為農戶果園的椪柑樹,接穗是浙江地方品種無籽甌柑,要求2個芽以上、樹齡5年以上的老熟春梢。
1.2 處理設計
共設7個處理,每處理嫁接10株,春季(3月下旬、4月中旬)截枝切接2個處理,夏季(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上旬)枝段腹接4個處理,秋季枝段腹接1個處理。嫁接部位在樹冠150cm或以下的大枝和側枝上,多頭嫁接,按樹冠大小不等,嫁接30~50個接穗[4-5],嫁接成活后,采用相同的管理措施。
1.2.1 春季截枝切接
在春季3月下旬和4月中旬進行嫁接,對要嫁接的各級枝干離地面150cm左右鋸斷,在截口處切接,接口下部的斜生、下垂的小枝留作輔養(拔水)枝,待接芽萌發至10cm左右,接芽基部葉片全部展開,再將小枝條折枝處理,把木質部折斷,保留韌皮部與樹體相連,延長營養枝的養分供應時間,待接芽春梢基本轉綠后再將折枝逐步去掉。對枝干大的要在相同截面進行2或3個不同方向切接,用薄膜實行露芽包扎,根據接口的愈合情況解除包扎膜。
1.2.2 夏季枝段腹接
在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上旬、8月上旬嫁接。采用枝段腹接,對切口大、粗壯的中間砧要在兩側分別嵌入接穗,全封閉包扎,保留樹冠,對2cm以上傷口要涂上黃油進行傷口保護,防止開裂腐爛。翌年3月份接芽普遍萌動后解膜鋸貼。鋸貼分2次進行,第1次在3月下旬,在接芽上方20 cm處鋸掉,留下部的斜生、下垂小枝作輔養枝。第2次剪輔養枝的方法同春季切接。實行一次性解膜。
1.2.3 秋季枝段腹接
在9月嫁接,方法同夏季枝段腹接。
1.3 接后管理
1.3.1 及時補接
高接后半個月檢查成活率,觀察接芽的成活情況,沒成活的要及時補接。補接時可在原部位的上方或下方,但不能在原嫁接部位的同一直線上。嫁接芽多,成活率在90%以上,且成活接芽分布均勻的,可不補接。
1.3.2 及時除萌、摘心、綁縛
每隔7~10d檢查除萌1次,但不能全部清除,在嫁接口下方適當留芽并摘心,可作輔養枝。當接芽長到一定長度時,留15葉左右摘心,促發枝梢分枝和老熟。對摘心后分枝抽發過多的,還應疏去部分分枝。新梢長大后,接口愈合前,要及時打樁綁縛,調整枝條的生長角度,控制頂端優勢,促使下部接芽萌發,防止枝條折斷或接口劈裂。
1.3.3 涂白、培土
在6月高溫前,對裸露枝干進行涂白保護,防止樹干日灼裂皮,影響樹勢恢復,同時筑墩培土,保濕抗旱,促進根系生長。
1.3.4 加強肥水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鋸砧前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667m2施有機肥1500kg,結合施肥深翻實行局部斷根處理,緩和接后樹冠與根系上下生長不平衡的矛盾,及時進行根外追肥,促進枝梢老熟。同時做好蚜蟲、鳳蝶、潛葉蛾和紅蜘蛛等蟲害的防治。
2.1 不同嫁接時間(方法)對成活率的影響
嫁接后15d對7種不同處理嫁接的成活率、萌發率和新梢生長量進行調查(表1),在嫁接時間上,除9月18日嫁接的成活率低,只有55.6%外,其他處理成活率都在90%以上,9月18日嫁接成活率低的原因是嫁接后氣溫下降,樹體形成層活力降低,樹液流動減緩,嫁接傷口細胞分裂減弱。總體來看,嫁接方法對嫁接成活率影響不大。

表1 不同嫁接時間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長情況
2.2 不同嫁接時間(方法)對新梢生長量的影響
表1表明,各處理接芽萌發率都較好,6月15日、7月5日、8月5日3個處理均達到100%,且春梢萌發整齊,新梢抽發長度均超過50cm。最差的是9月18日的處理,萌發率僅85%,新梢抽發長度也有45cm以上,但由于嫁接成活率低,枝梢少,很難恢復樹冠。3月25日和4月16日2個處理的接芽萌發率較好,但春梢抽發很不整齊,有的到6-7月才抽枝,每次抽發枝梢平均生長不足40cm,也不利樹勢的恢復。
由試驗可知,老齡椪柑作為中間砧高接甌柑,只要嫁接適時,管理得當,完全可以達到更新復壯的目的。
最宜嫁接時間為5月下旬至8月上旬,這時是老樹樹液流動、細胞分裂的旺盛期,嫁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長都最強,春梢萌發整齊,樹勢恢復快。
春季切接雖然成活率和接芽萌發率都好,但接芽萌發不整齊,新梢生長差;秋季腹接成活率低,因此老齡椪柑高接換種不宜采用春季切接和秋季腹接,最適為夏季腹接。
高接高度宜控制在150cm左右,接芽數量應根據中間砧樹冠大小達到30~50個,宜多不宜少,這樣才能盡快恢復樹勢。
[1] 江偉林.郁閉椪柑園大枝高接換種矮化復壯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07,36(4):17-18.
[2] 高志建,吳振旺.甌柑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溫州農業科技,2007(2):36-38.
[3] 黃海華,夏麗桂,王獻真.甌柑高接換種技術在改造低效益橘園中的應用[J].浙江柑桔,2008(3):24-25.
[4] 葉偉其.“麗椪2號”無籽椪柑高接換種技術研究[J].現代園藝,2006(3):10-11.
[5] 朱文佩.“麗椪2號”無核椪柑高接換種試驗初報[J].中國南方果樹,2013,42(1):64-65.
(責任編輯:張瑞麟)
S666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0528-9017(2014)07-1030-02
文獻著錄格式:徐淑萍.老齡椪柑高接甌柑矮化復壯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4(7):1030-1031.
2014-03-07
徐淑萍(1965-),女,浙江麗水人,農藝師,大專,主要從事種植業技術推廣工作。E-mail:lsbkx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