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素芳,張育慧,劉新華,蔡 敏,曹春信
(1.浙江省金華市氣象局,浙江金華 321000;2.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金華 321017)
大棚早春辣椒育苗試驗及溫控技術分析
舒素芳1,張育慧1,劉新華2,蔡 敏1,曹春信2
(1.浙江省金華市氣象局,浙江金華 321000;2.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金華 321017)
在越冬期,對塑料大棚及加蓋小拱棚塑料內膜的小氣候環境下進行早春辣椒育苗試驗,分析不同層塑料內膜措施下的早春辣椒育苗效果,大棚早春辣椒育苗的溫度條件、溫度調控著重點等。
大棚;早春;辣椒;育苗;溫度
辣椒是一種重要的茄科蔬菜作物和調味品,富含胡蘿卜素和維生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深受消費者喜愛[1]。在金華為了提早辣椒上市,早春辣椒栽培一般在11月至次年2月中下旬播種育苗,而此期的氣候特點是氣溫多變,容易影響辣椒育苗質量,嚴重的可造成椒苗凍害甚至死亡。早春辣椒育苗主要以塑料大棚、小拱棚塑料內膜覆蓋設施為主。為了有效地避免或減輕低溫天氣對大棚早春辣椒越冬生長可能造成的凍害影響,有效地進行大棚溫控管理,對大棚及加蓋小拱棚塑料內膜的小氣候環境下的辣椒育苗試驗效果和溫度條件、溫度調控著重點進行了分析?,F將有關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在婺南現代農業園區標準單體鋼架塑料大棚內進行。大棚東西走向,長40m、寬8m。在棚內東西北南中設置5個試驗區,試驗區對應簡稱為4,3,2,1和0區,0區小氣候環境簡稱大棚+0,以此類推。試驗區長10m、寬2m,0區為大棚無內膜覆蓋,1區搭建高度為1m左右小拱棚蓋1層聚乙烯塑料膜;2區搭建高度為1m左右小拱棚蓋2層聚乙烯塑料膜,膜間沒有空隙;3區是在2區基礎上再搭建2m左右大拱棚,大拱棚上蓋1層聚乙烯塑料膜;4區是在2區基礎上再搭建2m左右大拱棚,大拱棚上蓋2層聚乙烯塑料膜,大拱棚棚膜之間沒有空隙。人進出大棚外,棚膜一般處于密閉狀態。0-5區中心布設溫度傳感器,逐時觀測小氣候環境溫度,傳感器安裝高度0.5m。
在每個試驗區內放置1個裝有有機基質的泡沫箱進行辣椒育苗試驗,辣椒品種為雞瓜×吉林(杭椒1號),辣椒種子沒有進行浸種催芽處理,于2012年11月27日播種,對辣椒出苗、幼苗生育期進程、植株高度和小氣候環境溫度進行對比觀測。辣椒田間其他管理基本一致。育苗試驗于2013年2月6日結束。
2.1 辣椒出苗率對大棚小氣候環境的響應
表1給出了大棚不同試驗區辣椒種子播種后的出苗狀況。

表1 各試驗區辣椒種子的出苗狀況
從表1可以看出,無內膜覆蓋大棚和加蓋1層膜的大棚辣椒種子出苗率較低,加蓋2層及以上膜的大棚辣椒種子出苗率較高,出苗較為整齊,2012年11月27日至12月20日出苗率試驗,大棚+2、大棚+3、大棚+4辣椒種子出苗率分別為53%,57%和55%。由此可見,越冬期大棚辣椒播種育苗時,加蓋2層及以上塑料內膜時,辣椒種子出苗率較高,出苗較為整齊。
2.2 辣椒幼苗生育進程對不同小氣候環境的響應
對2012年11月27日播種的辣椒種子出苗后幼苗生育進程進行觀測記錄,辣椒苗生育進程記錄幼苗出現的葉數,如2葉期,只要觀測時試驗區內有少量植株進入這一生育期即記錄進入2葉期。表2給出了大棚不同試驗區辣椒幼苗的生育進程。

表2 各試驗區辣椒幼苗的生育進程
從表2可以看出,辣椒幼苗隨著大棚內加蓋塑料內膜層數的增加,生育期進程加快,例如,無內膜覆蓋大棚辣椒幼苗進入4葉期從出苗開始計時需要46d,蓋2層塑料內膜的大棚辣椒幼苗進入4葉期需要30d,加蓋4層塑料內膜的大棚辣椒幼苗進入4葉期只需要20d。
2.3 辣椒幼苗植株高度對不同小氣候環境的響應
對2012年11月27日播種的辣椒種子出苗后幼苗生長高度進行觀測記錄,在每個試驗區內,選取長勢良好的辣椒幼苗3株,做好標記,用尺子測量植株高度,取平均值作為試驗區辣椒幼苗生長高度。表3給出了大棚不同試驗區辣椒幼苗的植株高度。

表3 各試驗區辣椒幼苗的植株高度
從表3可以看出,辣椒幼苗隨著大棚內覆蓋塑料內膜層數的增加,辣椒幼苗生長高度進程加快。
2.4 大棚小氣候環境低溫狀況分析
辣椒是喜溫作物,溫度在10℃以下生長停止,持續低于5℃則植株可能受害,0℃時植株很易產生凍害[2]。低溫凍害是大棚早春辣椒生長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為此,著重對大棚小氣候環境日最低氣溫、日最低氣溫<5℃天數、≤0℃天數和5℃以下低溫分布時段進行分析。
圖1給出了2012年11月17日至2013年2月6日棚內不同小氣候環境日最低氣溫變化曲線,從圖1中可以看出,隨著大棚內覆蓋塑料內膜層數的增加,小氣候環境日最低氣溫升高。

圖1 各試驗區小氣候環境日最低氣溫的變化
表4給出了大棚不同小氣候環境溫度相關數據統計結果。從試驗期間日最低氣溫平均值看,大棚+1、大棚+2、大棚+3、大棚+4的小氣候環境比無內膜覆蓋大棚的小氣候環境日最低氣溫平均升溫2.0,2.7,3.7和4.2℃,由升溫幅度可以看出,膜與膜有空氣層間隔增溫效果比膜與膜沒有空氣層間隔的增溫效果要好。從日最低氣溫<5℃天數、≤0℃天數分布和溫度極值情況看,無內膜覆蓋密閉塑料大棚出現0℃以下低溫日數為3d,其極端最低氣溫為-1.2℃,而加蓋塑料內膜的大棚小氣候環境沒有出現0℃以下低溫;無內膜覆蓋密閉塑料大棚出現5℃以下低溫日數33d,而加蓋塑料內膜的大棚小氣候環境隨著內膜數量的增加出現5℃以下低溫的天數明顯減少,大棚+4小氣候環境低于5℃以下的低溫天數1d,對應日最低溫度值為4.1℃。

表4 各試驗區辣椒的小氣候環境溫度
由上述分析可見,無內膜覆蓋密閉塑料大棚仍會出現0℃以下低溫,時常會出現5℃以下低溫,在大棚內加蓋塑料內膜之后,沒有出現低于0℃以下低溫的情況,低于5℃以下低溫的情況明顯減少。因此,在金華設施農業實際生產中,大棚早春辣椒越冬生長過程中,遇低溫天氣時如不采取升溫措施的情況下會發生凍害危害,通過棚內加蓋塑料內膜的方式可以避免植株發生凍害。
為了有效防范大棚早春辣椒越冬生長發生低溫凍害,對試驗期間大棚無內膜覆蓋小氣候環境出現低于5℃低溫時次分布進行統計(圖2)。在播種育苗試驗期間的82d中,共有310個時次溫度低于5℃,低溫主要出現在16時到次日的9時這個時段,共計305個時次,占98%,在白天10時到15時只有5個時次溫度低于5℃,這5個時次溫度3.4~4.5℃,均出現在2013年1月4日,這一天受冷空氣影響中到大雪,整天氣溫較低。由此可見,大棚早春辣椒越冬生長過程中,遇低溫天氣時要著重做好16時到次日9時及雪天的大棚增溫保暖工作。

圖2 大棚+0試驗區小氣候環境<5℃的時次分布
2.5 大棚小氣候環境高溫狀況分析
對試驗期間無內膜覆蓋密閉大棚小氣候環境日最高溫度狀況進行分析,不同天氣大棚白天溫度差異顯著,試驗期間日最高溫度最高的達到43.1℃,最低的只有5.0℃。表5給出了無內膜覆蓋密閉大棚小氣候環境日最高溫度在不同溫度范圍、不同日照狀況的天數分布統計結果。
從表5中可以看出,無日照情況下,無內膜覆蓋密閉大棚小氣候環境日最高溫度只有5d在10℃以下,這5d出現在1月3-6日和11日,這期間金華出現了持續低溫陰雨(雪)天氣,氣溫比常年顯著偏低,大棚外的日最高溫度只有-0.6~5.1℃,其余25d日最高溫度均在10~20℃,約占83%;有日照情況下,無內膜覆蓋密閉大棚小氣候環境日最高溫度都在15℃以上,有明顯日照的情況下,約有54%的概率會出現35℃以上高溫。

表5 大棚+0試驗區辣椒的小氣候環境溫度和日照
由上述分析可見,無內膜覆蓋密閉大棚在白天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低溫凍害,結合大棚內低于5℃低溫時次的分布情況,白天10-15時一般不需要加蓋內膜,應揭去內膜透光促進植株茁壯生長,尤其是在有明顯日照情況下,棚內升溫顯著,要根據棚內溫度狀況,加強通風降溫管理防范高溫危害。
大棚早春辣椒越冬生長期間,遇低溫天氣時如不采取升溫措施的情況下會發生凍害危害,通過棚內加蓋塑料內膜的方式可以避免植株發生凍害。加蓋1~4層塑料內膜方式,小氣候環境日最低氣溫平均升溫2.0,2.7,3.7和4.2℃,膜與膜有空氣層間隔增溫效果會更好。
大棚早春辣椒越冬期管理要密切注意天氣預報,在低溫天氣時期要著重做好16時到次日9時這個時段及雪天的大棚升溫保暖工作,防范低溫凍害。
大棚白天10-15時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低溫凍害,在這個時段辣椒幼苗生長一般不需要加蓋內膜,應揭去內膜透光促進植株茁壯生長,尤其是在有明顯日照情況下,棚內升溫顯著,要根據棚內溫度狀況,加強通風降溫管理防范高溫危害。
根據越冬期大棚早春辣椒育苗試驗,無內膜覆蓋的大棚辣椒種子出苗率較低,在棚內加蓋2層及以上塑料薄膜覆蓋時,出苗率較高、出苗較為整齊;辣椒幼苗生長過程中,在大棚內加蓋塑料內膜,可以促進加快辣椒幼苗生長進程。
[1] 劉連妹,屈海泳,王雪梅,等.大棚栽培早春辣椒品種比較試驗[J].江蘇農業科學,2008(1):147-150.
[2] 浙江農業大學.蔬菜栽培學各論[M].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174.
(責任編輯:吳益偉)
S641.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0528-9017(2014)07-1037-03
文獻著錄格式:舒素芳,張育慧,劉新華,等.大棚早春辣椒育苗試驗及溫控技術分析[J].浙江農業科學,2014(7):1037-1039.
2014-05-12
金華市科技局項目(2012-2-034);金華市重點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2-2-007);浙江省公益技術應用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3C32022)
舒素芳(1976-),浙江衢州人,工程師,碩士,從事應用氣象與氣候研究工作。E-mail:ssf003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