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武,楊柳 (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湖北 荊州434000)
湖北省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創建于1928年,是一家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血吸蟲病診療及社區醫療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醫院床位數900張,現有在職職工990人,2013年被省衛生廳核定為 “三級醫院”,有著優秀、悠久的文化以及深厚的專家技術積累。目前,醫院正積極創建 “三甲”醫院,進入快速發展期。為了進一步擴大醫院的社會影響,提升社會美譽度及知名度,在該院開展了此次調研,以便為醫院制定合理有效的宣傳策略提供循證依據。
考慮到住院患者易于組織,并且病區管理較為規范,調查對象為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住院患者,門急診患者未引入。采用方便抽樣法對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期間的200例患者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188份,有效回收率為94%。
采用自行設計問卷和典型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問卷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影響就醫選擇的因素,是否因宣傳廣告來院就診,綜合性醫院是否需要做廣告,了解醫院的渠道,宣傳形式偏好,宣傳內容偏好及建議意見欄等。調查表由專人發放,在向患者及家屬闡明調查目的、征得患者同意后,由其自行填寫,部分書寫困難的患者由家屬協助填寫。
全部數據的統計分析均用SPSS19.0軟件處理完成,采用描述性統計的分析方法,說明回收樣本的特征以及在各項研究變量上的統計特征。
將188份有效問卷進行整理和統計,分析目標人群基本特征如下:①患者年齡比較集中的是46~60歲;②學歷偏低,61.2%的患者學歷在初中及以下;③來院患者以荊州城區和周邊鄉鎮為主,兩者所占比例區別不大。見表1。
在影響就醫選擇因素中,排名前3依次為 “交通方便”56.9%, “朋友介紹”36.2%,“有認識的醫務人員”17.6%。見表2。
有87.9%的患者從媒體、義診或者戶外廣告等渠道了解到醫院相關信息,12.1%的患者從來沒有見過醫院的任何宣傳。見表3。
剔除從未見過醫院宣傳的36名患者后,重新計算百分比,與患者對宣傳形式的偏好作對比,見表4。
患者最希望了解醫院的內容中,排列順序依次為健康指導、專科特色、專家介紹、醫院整體宣傳和儀器設備的宣傳,見表5。
在選擇問題 “您會因為看到或聽到醫院的宣傳前來就診嗎?”中,選 “會”的占52.7%。與此同時,在選擇問題 “您覺得綜合性醫院有沒有必要投放廣告?”選項中,有31.9%選擇了與自己問題互相矛盾的答案。這點不僅反映在數據中,我們在訪談過程中也深刻體會到,患者一方面對健康知識極度渴望,但同時也對市面上大量的虛假廣告,盲目宣傳治愈率深惡痛絕,導致醫院的宣傳效果在百姓心目中的可信度比較低。那么,綜合性醫院到底應不應該做宣傳呢?分析認為:負責任的綜合性醫院不宜盲目投放廣告,而首先應在 “提升服務”、“因地制宜”上做好內部管理。這并不意味著醫院沒有必要對外宣傳,從目前醫院發展的普遍趨勢來看。醫療機構要維持人才、設備等都需要資金,只有維持好自己的生計后才能進一步擴大醫療規模、購進更多的設備,提高服務質量,為更多的患者治好病[1]。合理的宣傳手段,誠信的宣傳態度,不僅可以滿足社會對醫院的了解渴望,更能降低醫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差異,引導潛在的就醫需求者認知正確、便捷、質優價廉的就醫路徑,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

表1 患者的一般情況

表2 影響就醫選擇因素

表3 患者了解醫院的渠道

表4 患者了解醫院的渠道與宣傳形式偏好對比

表5 患者最希望了解的宣傳內容
訪談中,有患者提出宣傳固然重要,但是多為病人做實事更重要,多為病人著想才是發展的硬道理。有的說宣傳再好不如良好的口碑,醫院提供了一流的服務、一流的醫術、一流的設備就根本無需廣告。有的患者說,寧可相信口口相傳或親身體驗。本次調查在來院原因中選擇 “朋友介紹”為36.2%,選擇“有認識的醫務人員”為17.6%。通過了解得知,這些患者與醫院職工并非全是親屬和朋友關系,而是醫護人員在醫療服務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把患者當親人,與之建立了親密的醫患關系,樹立了患者牢固的忠誠度。有的慢性患者再次入院會直接尋找經治醫生,有的出院后會主動將就醫經歷告訴親友供其參考。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的社會影響,絲毫不亞于任何一種廣告宣傳。可見,要想方設法服務好來院就醫的所有病人,他們才是醫院最經濟也是最有效的宣傳媒介。
在來院就診原因中,有107人選擇了 “交通方便”,個案百分比為56.9%。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地處北京東路,毗鄰東方大道等高速路段,交通便利。城區1路、24路、27路、特2路、52路、11路、13路、29路等主干道公交車均能直達。醫院還擁有5000平米荊州城區布局合理,管理規范的大型停車場。作為一所地市級綜合性醫院,病源仍以常見病、多發病為主。由于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臨床路徑的實施,醫院之間在醫療技術、質量、價格、服務等因素等方面日益趨同化,人們愿意驅車更遠、花更多的錢甚至更換醫生以求獲得快捷的醫療服務。醫院要充分考慮病人對診療效率的強烈要求,簡化醫療服務程序,擴大就診空間,在人群集中時啟動多窗口服務;縮小相應治療室、化驗室之間的空間距離,減少患者往返奔走的負擔[2];各種標識和指引牌要清晰明朗,各科室診療服務盡量做到無縫銜接等,這些都值得管理者重視。如果內部就診流程和優化服務工作做好了,同時利用好醫院周邊便利的交通區域優勢,那么將會吸引更多年輕患者和更遠的患者前來就診。
3.3.1 宣傳方式 目前我院宣傳投放媒介主要是市內各大紙媒,其次為城市頻道設立在廣場、商業中心的大屏廣告,電視、電臺、宣傳冊次之。在調查中,有80.9%的患者表示見過醫院的相關信息,說明目前宣傳效果尚可。通過對宣傳形式偏好的調查顯示,大眾對電視的偏好高達62.2%,可見電視宣傳效果最佳。因為電視既有報紙的視覺沖擊,又具備廣播電臺的聽覺功能,還具備報紙、廣播電臺不具備的直觀形象性和動態感,公眾接觸率高[3],但成本太高,過多的宣傳投入無疑會造成資源浪費,最終加重患者的負擔。雖然我們在電視上投入并不多,但仍有53.7%的患者選擇曾經在電視上見過醫院的宣傳。分析造成偏倚的原因可能是在調查期間,醫院收治了1名不慎掉入湯鍋的2歲回族女童,因家境貧寒,無力支持高昂的醫療費用。電視媒體作為傳播正能量的平臺,對這類大眾關注的領域與話題 (諸如弱勢群眾的醫療、救助問題)敏感性較高,數次主動尋求醫院提供線索,甚至駐守在醫院跟蹤拍攝好心人的愛心捐贈。與此同時,醫院對其精心救治,組織職工捐款,同時減免了一定的醫療費用。此節目不僅在本地電視臺每天曝光,甚至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 《新聞直播間》欄目。如果醫院能在這樣一些社會新聞和民生關注的事件上多做多花心思,借此宣傳自身的公益性服務,不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能節約一大筆宣傳經費。宣傳單成本相對低廉,但不建議大量印刷。我們常常在義診活動結束后見到宣傳單被隨處丟棄,不僅污染了環境,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費,應該有針對性的放置在病區的宣傳欄中供需要患者取閱。在了解醫院渠道與宣傳偏好的比較中,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7種媒介沒有統計學差異 (P=0.307),而且排列順序幾乎一致,無論是否巧合,也正說明了人們 “因為喜歡才會去關注”。
3.3.2 宣傳內容 宣傳的機制在于傳播,查菲和伯格根據傳播現象將其分為4個層面:即自身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及宏觀社會層面傳播[4]。調查宣傳內容偏好結果顯示,70.2%的患者選擇健康知識,68.1%選擇專科宣傳,52.1%選擇專家宣傳,比率最低為儀器設備24.5%。結合統計數據,綜合性醫院在宣傳內容上也可分為4個階段,第一是針對老百姓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在媒體上播報季節病、多發病的發病趨勢,提示廣大群眾注意預防。第二是走親民路線,組織專家共同深入社區、養老院、學校、老年公寓,舉辦健康進社區等義診,開展健康教育和講座。第三是樹立自身形象與品牌,宣傳專科特色、各種醫學調查、臨床現象深度分析和疑難、罕見病案報道;第四則是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將醫學現象放到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去分析。此外,還要將宣傳工作與醫院的長期戰略發展目標相結合,根據醫療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疾病譜的新變化,從發行時間、針對人群和發行量進行周密策劃。在面對社會重大事件、突發事件時,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積極宣傳,充分展示白衣天使的崇高形象,弘揚人道主義精神[5],從而提高醫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當前,無論是市場營銷還是宣傳,都傾向于從醫療機構自身情況評價其效果,而實際上,對于醫療服務的需方,院方應該對其接觸效果、心理效果,以及引發的就診行為密切關注。開展此次效果調查,相對于單純從院方角度評價而言,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荊州三醫作為一家正處在高速發展過程中的三級醫院,必須把握好自身的機遇和優勢,做好患者的服務,利用好便利的交通區域優勢,以真實為倫理底線[6],以客觀為價值追求,在宣傳工作中凸現醫療 “以病人為中心”的本質,將醫院的影響和輻射范圍做得更寬更廣。
[1]劉大忠 .探索新形勢下專科醫院營銷行為的思路創新 [J].科技財經,2012,19(8):149.
[2]吳亞薇,于麗玲 .某三甲醫院醫療服務質量患者感知要素調查 [J].中國醫院管理雜志,2013,33(12):15-17.
[3]康小明 .試論醫院宣傳工作體系的構建 [J].醫院院長論壇,2010,7(4):49.
[4]張何明,尹琳,李天慶 .臨床宣傳構成要素分析 [J].醫學與社會,2009,22(4):11.
[5]何明軍 .提高醫院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 [J].醫院管理論壇,2011,28(2)24-26.
[6]康芳琴,董淑彥 .醫院對外宣傳的探索與倫理思考 [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1,24(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