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華,楊悅,王開艷
(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疼痛科,湖北 荊州434000)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osther petic neuralgia,PHN)是指急性帶狀皰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消退后即皮疹痊愈后,患處出現的持續性疼痛。疼痛可很嚴重并可伴有沿感染部位分布的瘙癢[1],尤其是老年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更差,痛苦尤為明顯。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提供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患者減輕疼痛,恢復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顯得極為重要。本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56例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行射頻毀損脊神經根治療,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住老年帶狀皰疹后遺癥患者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齡60~69歲23例,70~79歲21例,80歲以上的12例。有33例患者感覺局部皮膚燒灼感,23例患者有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伴有失眠、煩躁、焦慮。其中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38例。住院天數平均為15d,54例康復出院,2例因心血管疾病轉至相關科室治療。
術前詳細詢問病史,了解有無出血性疾病、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神經疾病等;術前監測生命體征,血常規、肝腎功能等常規指標正常方可安排射頻治療;按照常規備皮,行抗生素皮試,囑患者術前12h禁食,4h禁飲。
取俯臥位,胸廓下墊枕,使胸椎變平。采用意大利Radisar9-idf mC-臂機,在其引導下標記穿刺點,射頻穿刺針順著X射線透視的方向推進,碰到骨質時在其邊緣滑過。針尖位于椎間孔外側緣時停止穿刺。用50 HZ、0.4 V的感覺頻率刺激患者,患者出現帶狀皰疹相應節段的疼痛后停止刺激,局部注射1%利多卡因1~2 ml,2 min后患者若無全脊麻癥狀的情況下以90°、90S行射頻毀損神經根治療。
1.4.1 氣胸 穿刺針刺破臟層胸膜或穿刺針將氣體引入胸腔都可能發生氣胸。氣胸發生以左側較為多見,氣胸的癥狀和體征在穿刺后短時間內即可出現,也有穿刺后12h才出現,患者訴說胸痛、咳嗽或氣急,癥狀與氣胸的程度有關,診斷較為容易,X線檢查可確定氣胸的程度和范圍。臥床休息和鎮靜可減輕氣胸的程度。輕度的氣胸可給予少量鎮痛藥物,密切觀察。護士在術后2h觀察呼吸,重點是呼吸節律、頻率的改變。
1.4.2 感染 術后立即給予抗生素應用,并嚴格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熱痛,穿刺點有無滲液和腫脹,嚴密監測體溫。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給予對癥處理。
1.4.3 局麻藥物的高敏和變態反應 極少數患者對局麻藥物異常敏感,應用小劑量時即出現毒性反應的初期癥狀,應立即停藥并對癥處理。發生變態反應者極少,主要表現為皮膚蕁麻疹、血壓下降、支氣管痙攣,嚴重者可危及生命。此時應注射糖皮質激素及抗組胺類藥物,血壓下降嚴重者應立即靜脈或肌注腎上腺素。
按照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定治療前及治療后24h、3d、7d、1月的疼痛程度。
采用SPSS 14.0統計學分析軟件,協方差分析(ANCOVA)組間治療前后的疼痛VAS評分變化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56例患者均在C-臂引導下完成了頸椎間盤射頻熱凝治療。治療后有1例出現氣胸,其余患者均無血管損傷、神經損傷、脊髓損傷、穿刺部位感染等嚴重并發癥發生。所有患者均接受醫務人員的跟蹤隨訪,隨訪時間分別為術后24h、3d、7d、1個月。治療后24h、3d、7d、1個月的VAS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射頻治療前后的VAS評分比較
良好的心理狀態對于疾病的恢復具有促進作用[2]。手術前的心理護理使患者感到溫馨,增加恢復疾病的信心。介紹射頻治療的優點(療效好、止痛明顯、安全可靠、創傷小)以及與傳統口服止痛藥治療及手術治療的區別,積極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講解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配合技巧,如體位、呼吸、心態的調整。通過這些針對性心理護理,患者對治療方式和療效都能理解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熱、脹痛,原疼痛部位有無減輕、加重或轉移現象等;指導患者看電視、聽廣播、看書報,以分散注意力,“忽視”疼痛;減輕疼痛的刺激,使病人保持舒適體位,應避免不良的刺激,穩定其情緒,提高疼痛的閾值。在為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時,應動作準確、輕柔,切忌粗暴的拖拉;可為患者適當備用鎮痛藥物如雙氯芬雙鈉栓、洛芬待因、卡馬西平等。
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上多進食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禁食辛辣、海鮮及刺激性的食物,戒煙酒。適當運動,避免勞累,預防感冒,增強機體抵抗力。按時服藥,根據醫囑使用止痛劑,定期門診隨訪。
患有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患者多為年齡偏高的老年患者,同時伴有心腦血管、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等其他疾病。患者由于長期的疾病折磨和經濟的壓力,情緒會隨病程而波動進而產生負面影響。在臨床護理過程中,應主動換位思考,耐心的開導、鼓勵、安慰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主動配合治療,用專業知識、細心正確的指導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傳統的治療方法效果不顯著,射頻熱凝毀損術是近年來新開展的一種物理毀損術,國內研究顯示射頻熱凝毀損術具有并發癥少、定位準確、對組織創傷小而且效果顯著、疼痛復發率低等優點,療效可靠。
[1]Hope Si mpson RE.Post herpetic neuralgia [J].JR Coll Genpract,1975,25(6):571-575.
[2]周曉榮,劉美麗,高純顏,等 .心理干預中放松訓練的研究進展 [J].護理學雜志,2003,18(5):747-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