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炳蘭
(松滋市第二人民醫院護理部,湖北 松滋434217)
基層醫院面對的患者主要來自農村,文化水平較低,生活條件較差,醫院護理工作仍停留在以前的功能制護理之中,以治療患者疾病為主,往往忽略了患者的生活護理、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我院從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實施優質護理服務,通過采取改變排班模式,實施優質護理,收到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我院分為門診、住院兩部分。住院床位120張。全院現有護理人員60人,其中主管護師31人,護師9人,護士20人。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住院患者600例。實施優質護理示范工程,以管床護士責任制的包床到護延伸至門診患者居家護理。
1)全院認真組織學習優質護理示范工程的基本要求,學習優質護理精髓,認真探討實施方法,選派優秀護士到上級醫院跟班學習,改變護士的思想觀念與思維方式,切實做到以病人為中心。
2)改變排班模式,分組彈性排班。傳統的排班模式存在人力資源分配不合理,未考慮到中午和晚上工作量大時護士的配置,不能保證護理質量[1]。因此,將以往常規按時上班的排班模式,改變為根據科室患者特點及患者需求進行排班。
住院組:各科室排班為7∶30am~11∶00a m,11∶00am~4∶00p m,4∶00p m~11∶00p m,11∶00p m~8∶00am。根據病人需求,實行彈性排班[2],可以保證有效的護理人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門診根據患者就診人數的多少調整排班。將門診工作與病區緊密結合,門診診治后的患者需住院時必須由門診護士陪送至病區,與病房護士交接班。這樣進行無縫隙的護理服務,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3)落實責任制護理,實施責任組長負責制。優質護理、包床到護要求護士連續、不間斷、無縫隙地為患者提供治療、護理、病情觀察、心理溝通,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的護理模式。患者治療、護理的及時性、準確性,對患者生活護理、基礎護理、健康教育的實施等直接關系到患者對護士的滿意程度,優質護理增強了護士的責任感[3]。根據科室就診患者與臨床各科室的區別,我們將其分為門診和住院兩部分。全面負責全院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服務,為患者提供滿意服務。門診組實行導護為患者提供咨詢,引導就診,方便患者。住院組根據患者人群的特點,各科室實行包床到護,增設責任組長,實施責任制護理。護理內容個性化,基于 “以人為本”的理念[4],為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護理人員的人性化服務不僅能解除患者的生理病痛、心理困惑,還能夠從內心深處促使醫務人員產生自覺主動服務的動力[5]。美化病室環境,病區增加家庭式的服務設施,增設綠色植物,充滿生機。配備美容鏡、日常各種用品。優質護理服務,已經滲透到每一位護士的工作中[6]。
4)加強督導,改革護理質量控制方式。完善各項質控標準,護士長全面檢查,定期總結和反饋。每組均建立意見收集本,對每位患者進行離院隨訪。通過電話回訪來評估醫療服務質量,充分評估優質護理在醫院護理中執行情況和效果[7]。方便患者及時提出意見與建議,改進護理工作。
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調查患者、護士滿意度。患者滿意度調查的內容包括:護士人性化服務措施、服務態度、服務技術、服務環境等4個方面。每月調查1次,當場發放并收回問卷。護士工作滿意度調查包括:護士對工作方式的認同性、價值與成就感、工作環境、工作強度、醫護配合等5個方面,護士長每月調查1次,此表由護士獨立完成,當場發放并收回問卷。實施優質護理后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與實施優質護理前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進行上述指標比較。
實施優質護理后患者滿意度明顯提高,見表1。

表1 實施優質護理前后患者滿意度比較
優質護理后,護士的價值與成就感、工作環境較實施前提高(P<0.01),見表2。

表2 實施優質護理前后護士滿意度比較
實施優質護理,提高了患者滿意度。表1顯示,實施優質護理前后,患者的滿意度比較有明顯的差異。實施優質護理后,無論患者對護士護理措施改進,服務態度的改變,主動服務意識、服務環境的改變及護士在提高自身技術方面滿意度均得到提高。
實施優質護理,提高了護士的滿意度。表2顯示,實施優質護理前后,護士對護理工作的認同性有了明顯改善;自我在護理工作崗位上的地位與自信心有了明顯的提高,價值感強了,工作熱情與激情高了;對工作環境與工作強度的感受較實施前滿意了,護士安心工作,穩定了護理隊伍。同時,在工作中更加注重醫護配合,溝通能力與溝通技巧增強,使醫護關系更加融洽,工作配合更加默契。
實施優質護理,為患者提供無縫隙的護理服務。實施優質護理是把 “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滿足患者之所需”的主動護理服務作為我們 “實施優質護理示范工程”的原則。對于基層醫院,護理服務在一定程度受到的重視程度有限,包括護理管理、護理質量、護理服務等各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療護理服務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醫院作為為患者服務的特殊機構,優質護理深入到醫院的每一個科室,嚴格規范管理,切實為患者服務,提高醫院整體服務水平。
[1]廖慶萍,江智霞,趙遠蓮,等 .APN層級排班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應用探討 [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3):1174.
[2]覃夢琳 .創建優質護理示范病房的實踐與效果評價 [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1):90.
[3]張曉琴,牟行蓉 .對糖尿病足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觀察 [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1,8(6):179-180.
[4]杜杏利,方漢萍,汪暉,等 .四化管理模式在骨科優質護理示范病房創建中的實施 [J].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10,25(22):8-10.
[5]任道瓊 .人性化服務在外科優質護理中的應用 [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10(9):75-76.
[6]高玉琴,王佳,路振富 .全程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實踐及效果 [J].現代醫院管理,2010,10(5):79.
[7]朱洪霞 .電話回訪出院患者對優質護理的評價223例分析 [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1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