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妍,鐘晶晶
(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北湖社區衛生服務站,湖北 荊州434000)
醫院感染會影響醫療質量,威脅患者的醫療安全。因此,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控制醫院感染率,在基層醫療機構更加刻不容緩。
對本站于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間,應用院內感染管理體系前后的效果進行比較和分析。其中2006至2008年為應用前,2009至2012年為應用后。
添置三氧消毒機、紫外線消毒等設備。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建立起嚴格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把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納入社區衛生服務站年度目標管理的考評項目,作為考核醫療質量分析的重要內容。
配備醫院感染監控員,定期監測站內感染控制執行情況;定期為醫院感染監控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其自身業務水平。
在消毒劑領取、發放、監測等環節中,強化工作人員的管理職責。建立消毒劑管理制度,定期進行衛生學監測,發現含菌量超標準的消毒劑立即處理。
一次性醫療用品在采購前,認真審查 “三證”;驗貨時嚴格檢查包裝,按要求進行抽樣檢驗,保證產品合格;使用后,按規定進行分類、初步消毒,并裝入黃色塑料袋,由法定機構統一回收,實行無害化處理。
采用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分類裝運。垃圾規范化管理后,消除了異味,使病區的衛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定期對全體員工進行考核。培訓內容包括 《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消毒管理辦法》等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形式為聽課、操作訓練,并在培訓后進行考試。
對醫務人員的手、治療室的空氣、消毒劑進行監測,監測結果及時反饋給責任人。
社區衛生服務站制定了抗菌藥物管理制度,規定藥物的使用權限,督促醫務人員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利用SPSS 17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應用院內感染管理系統前后的兩組數據,經χ2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果見表1、表2。

表1 應用院內感染管理體系前后的監測結果比較 n(%)

表2 應用院內感染管理體系前后的監測結果比較 n(%)
1)醫院感染的定義: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生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醫院感染。入院前已開始或者入院時已處于潛伏期的感染不屬于醫院感染。
2)可能導致社區衛生服務站內發生醫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機體免疫功能低下、侵襲性操作、交叉感染、血液制品或者藥物被污染、濫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調、輸血管理不嚴。
3)工作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嚴格按照操作常規工作。掌握消毒隔離常識,防止醫療垃圾滲透和污染,一旦自身被污染或被銳器刺傷時要立即采取處理措施,按針刺傷應急程序處理[1]。
4)提高對醫院感染危害性的認識。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負責人親自掛帥,建立管理、監測、控制制度,根據 《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和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強化責任意識,使醫院感染管理規范化、條理化、制度化。
5)醫院感染流程的管理是以患者為中心,以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提高醫療質量為核心,以簡捷、有序、安全、實用為原則,設計并注重實施,達到醫院感染工作層次性管理的目的[2]。社區衛生服務站通過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醫務人員提高了對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意識到醫院感染的管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作。將控制醫院感染與醫療護理質量的考核掛鉤,可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1]陳兆杰,馬成云 .新加坡國大醫院感染管理見聞 [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4,14(5):561.
[2]崔嫣,董振紅 .流程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 [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