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13年,世界公認的“動力系統專家”博格華納在年尾收官的時候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收購。至少在博格華納看來,對德國法蘭樂公司的收購“鞏固了博格華納作為全套EGR系統制造商的戰略地位,并在乘用車及商用車設備中都創造了更多的市場機遇。”在充斥著頻繁的、大規模的兼并、收購與合資的熱鬧又“動蕩”汽車界里,這樣的“小動作”很容易被一筆帶過,但是對于一個在進入中國十幾年中雇員數量只減不增,銷售額卻增長了二三十倍的企業來說,每走一步都是“精打細算”,都是經過了周密考量的。
自2008年開始負責博格華納的整個中國區業務的博格華納中國區副總裁談躍生先生在采訪中一直對《汽車縱橫》記者強調,博格華納唯一的任務就是致力于以先進的發動機技術和產品,滿足用戶對動力系統部件以及系統解決方案的需求。
對專業領域的專注和對商業戰略的謹慎謀劃,或許就是博格華納成功的法門,同時也體現出一個成熟企業該有的態度與思維。
制造進入中國
5年內,博格華納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份額將增長至15%
《汽車縱橫》:博格華納的戰略定位是什么?
談躍生:博格華納的任務是為全球范圍的汽車生產商提供動力系統解決方案。我們的特色和任務則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是燃油經濟性,第二個是低排放,第三個是增強駕駛性能。這三個方面是過去幾十年來推動汽車產業發展的動力。我們覺得這個趨勢還會持續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博格華納是一個專注的企業,我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圍繞這三個方面。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持續以超越行業發展的平均速度發展的原因。
《汽車縱橫》:在博格華納的全球市場中,中國市場處于什么樣的地位?
談躍生:首先,博格華納在全球的愿景是不會改變的。也就是說,做汽車動力傳動系統解決方案仍然是我們的全球戰略。我們在中國的戰略也是處在這一步。因為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如果要在世界上做動力傳動系統解決方案的“領袖”,在中國也是理所當然要做到“領袖”。
目前我們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大概占全球銷售的8%左右。今后五年,我們在中國市場上基本上會以25%~30%這樣的增長速度發展。我們相信,在五年時間里,這個比例應該能夠增長至15%左右。這個就是中國市場在博格華納全球市場上的地位重要性。
《汽車縱橫》:博格華納通過哪些方式來執行在中國市場上的這個計劃,完成這個目標?
談躍生:第一個,把制造放到中國來。其次,制造進來了以后,工程技術也會跟上來。第三個是服務。制造和研發都過來了,我們既可以接近客戶,又能夠更加快速地反應,提供更好的服務。所以在中國市場上,一個是制造、一個是研發、一個是服務。
《汽車縱橫》:博格華納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會不會選擇一些中國企業進行合作,比如采購一些配套的零部件?
談躍生:博格華納是一個全球性企業。如果在中國市場上能夠找到符合我們質量要求、供貨要求的供應商,我們肯定會采用。實際上在過去的5年到10年當中,我們的好多企業已經從90%都依靠進口轉移到目前至少50%在國內采購了。
在我們的國際化策略的選擇標準中,不僅僅是中國制造、中國提供零部件,而是如果你能滿足我們的質量體系,具有競爭力,我們還可以引入到博格華納供應鏈里面。就像是為全球供應做一個試驗一樣,我們先小范圍地在中國開始,如果幾年后質量、供貨等各方面都能夠達到我們的指標,那么我們就會把它引入全球體系里面。實際上中國的供應商已經有進入博格華納供應鏈全球體系的了,到北美的有,到歐洲的也有。
《汽車縱橫》:其中中國品牌占多少?不包括合資品牌,純民營的大概能占多少?
談躍生:這個我們具體沒有統計過。從供應商那里,沒有特意去區分這個是合資的還是民營的。但是可以告訴你,浙江有幾家比較強的民營企業絕對是在我們的供應商行列的。
實力與差距
根源在于研發的積累
《汽車縱橫》:您認為衡量一個零部件企業實力的關鍵是什么?
談躍生:真正衡量一個零部件企業的實力,是看它的產品是否能夠提升整車的性能,最終達到提升它品牌的效應。對于一個整車企業來說,他采購你的產品,不是考慮你是自主品牌還是民營企業,是外資企業還是合資企業。他的標準是,你的產品從質量上或者從商務上具有競爭力,能夠為整車提升競爭力。
《汽車縱橫》:中國目前的零部件企業一直在生產著不是特別關鍵的部件,這個問題大家一直在關注和討論,這是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一個很核心的問題。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談躍生:盡管在汽車零部件方面好多地方都可以去做,但是最關鍵的是圍繞發動機以及變速器,也就是剛才我說的傳動系統這兩塊。真正能體現一個零部件企業的競爭力的地方就體現在這些方面。如果你的發動機、變速器傳動系統能夠達到世界級水準,就有了一個堅強的基礎,那么提升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也就有了一個堅強的后盾。
其實中國的零部件企業很多地方已經做的不錯了,但是就是在最關鍵的地方,特別是乘用車里面,發動機、變速器等關鍵的部件,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說博格華納現在生產的雙離合器、變速器,目前來說主要的競爭對手還是國際的大企業,還沒有感受到與國內企業之間的競爭。這是因為,中國企業在技術、品牌等方面還存在著差距,當然主要是在技術。
《汽車縱橫》:您認為造成這個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談躍生:差距的根源在于研發的積累。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高度專注,一個是認真做事。雖然中國企業現在錢很多,但是我覺得,一個企業要真正做大做強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專注和腳踏實地的積累。endprint
首先專注,就是要有非常明確的目標,要有“我就是要做”的雄心,這個雄心、這個專注度很重要。比如博格華納就只做動力傳動系統這方面,其它的座椅、空調等等我們不做。為什么?因為這跟我們的動力傳動系統解決方案的總戰略是不一致的。所以要專注和專業。
有了目標、熱情和雄心,接下來就是腳踏實地做事。不能光說不做,因為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國際品牌能夠做到很大,都是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提高、創新得來的。
以專注為前提,源自于積累
《汽車縱橫》:創新性在一個企業的成功中處在什么樣的位置?創新性和您剛才提到的專注、積累的關系是怎樣的?
談躍生:企業需要有創造力,但是只有這個還不夠,有創造力也不一定就有創新的產品。還要有創新的文化,創新的機制。另外,在你創新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創造好多好多東西,但是有可能跟汽車產品是不相匹配的,這樣的話,就會分散很多精力。
所以,博格華納在創新的過程中會把創造出來的東西回歸到與我們的愿景和使命相一致的方向上,也就是在動力傳動系統方面,提高燃油經濟性、降低排放,提高駕駛性能。與這三點不符合的我們不做。因為我們要high focus,也就是高度專注。你只有high focus,你才會真正打造出世界級的品牌。
另外,創新本身很少能夠實現真正的跨越。創新導致的跨越,是完全開啟新的戰場、新的領域、新的游戲規則。我們的汽車行業以內燃機為基礎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實際上這個過程不是一個革命性的過程,而是一個演變的過程。演變是什么,演變就是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提高,一層一層改變。盡管如今的純電動車可以說是對內燃機技術的革命性的改變,但是很多內燃機的專家還是認為今后20年依然是內燃機的天下。內燃機開發的好,可以比混合動力更省油,當然不是跟純電動比。
其實對于純電動來說,也已經經歷或者說正在經歷一個積累的過程。它靠的是電池技術的積累、電子技術的演變。這樣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夠真正對傳統的內燃機產生實質性的挑戰。
《汽車縱橫》:博格華納在與電動汽車配套的相關動力系統和傳動系統方面是否也會注入一部分力量?
談躍生:雖然我們立足于以內燃機為主的技術,但是同時我們也非常關注汽車傳動系統的發展趨勢。根據我們的預測,20年內汽車動力系統會完成從內燃機到混合動力和純電動的過度。現在我們的大多數技術也在做調整,基本上都可以應用到混合動力這方面了。對于最前沿的電動車領域,我覺得兩個技術最關鍵:一個是電池,一個是馬達。短期內,博格華納并沒有進入這兩個領域的打算。
謹慎投入
我們需要對股東們負責,我們有非常嚴密的財務投資的規則
《汽車縱橫》:為什么博格華納還沒有進入電動車傳動系統領域的打算?
談躍生:我認為這是一個公司經營策略的問題。雖然電池和馬達是今后電動車發展的動力,但是博格華納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而其他很多企業有了幾十年經驗的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體系,所以我們倉促進入并不理智。因為以我們的短項去跟別人的長項拼,沒什么意義。
但是在其他方面我們還是有所介入的。比如我們的加熱版塊。電動車里面沒有空調,不用空調加熱,我們現有的加熱相關技術就可以應用到電動車里面。另外,電動車也需要變速器,我們可以在變速器上發揮我們現有的優勢,把我們現有的優勢延續出去。所以說,在其他方面我們在介入,只是沒有介入電池這個領域。
我相信在今后十年當中,如果電動車的電池和馬達方面的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在商業考慮上有更多機遇的時候,我們可能會考慮進入。但目前來說沒有這個打算。
《汽車縱橫》:談總的話讓人感受到一種商業操作上的藝術。中國現在許多企業做電動車更像是一種形式,真正能夠把機會、機遇,也就是中國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結合起來,在技術和運營等多方成熟的情況下再進行投入,這樣周全考慮的不多。
談躍生:所以,我覺得支撐博格華納的有三點是與眾不同的。第一,以創新為基礎,產品領導變革。第二個是我們世界各地分布廣泛的客戶,包括國內的、國際的品牌。第三個就是我們非常注重投資回報率。因為我們是一家上市公司,代表股東們的最大利益。我們需要對股東們負責,需要達到股東們的期望。所以,我們有非常嚴密的財務投資上面的規則,一定要滿足這三大塊,我們才能進入新的領域。
博格華納的中國化進程
博格華納于1993年在北京成立了合資公司,正式進入中國。該合資企業為北京吉普汽車公司提供變速器產品,是中國最早的中外合資企業之一。
5年后的1998年,博格華納在寧波建立合資企業生產熱能管理產品。
博格華納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于2004年在寧波成立,為中國本地數家汽車制造商提供發動機、動力傳動系統及零部件。
2004年,博格華納在上海成立中國總部,旨在加強全球各事業部之間的合作。
2009年3月22日,博格華納中國技術中心在上海閔行開業。建筑面積一萬六千平米,成為博格華納全球技術中心網絡中的重要一員。
2009年5月,博格華納聯合傳動系統大連新工廠由美國博格華納公司和中國12家整車廠聯合成立的投資公司中發聯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主要從事雙離合器變速箱控制模塊(簡稱DCT)的生產和銷售。
同樣是2009年5月,博格華納首次在中國推出針對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的eGearDriveTM傳動系統。
2012年10月,博格華納與太倉市簽署合作協議,在華東江蘇太倉建造新的渦輪增壓器廠,預計2014年夏天投產,初始年產能為100萬臺渦輪增壓器。
2012年11月28日,博格華納寧波工程中心暨摩斯系統新工廠的正式啟用。
博格華納曾對外宣稱,計劃2014在寧波建立一個貝魯系統工廠,該工廠將主要生產點火線圈,主要供應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等汽車品牌。貝魯系統的進入,意味著博格華納旗下所有的業務都完成了本土化生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