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幺叔和幺嬸子打算在新的一年里能夠再以“按揭”的形式買輛新車,
將來也打算以“按揭”付款的方式給小兒子在武漢買個婚房。
2014年1月,家住湖北省洪湖市的幺叔搬進了新居。過年了,幺叔和幺嬸子早早地置辦了一大家人的年貨,邀請我們在他們的新居團聚。談起新居,幺嬸子一臉的微笑和自豪。
其實,這套面積132平米的新居,并不是幺叔的第一個房屋。那是1998年,幺叔所在的單位為了表彰先進,特批了10套福利房分給當年的十個先進工作者。幺叔就是十個先進工作者之一,因而分得了人生中第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
雖然房子只有50多平米,但在幺嬸子看來,他們已足夠幸運,因為單位分房這件事情,對于如今的人們來說已經(jīng)變成了回憶。
1998年6月,幺叔拿到單位福利房鑰匙一個月后,國務院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zhèn)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從文件下發(fā)那一刻起,福利分房制度徹底被廢止。
福利分房制度在中國延續(xù)了近50年,在福利分房結(jié)束后的幾年里,房地產(chǎn)熱也悄然升溫。2003年《福布斯》“中國大陸百名富豪榜”公布,排名前十位的富豪中有60%是靠房地產(chǎn)發(fā)的家。
那一年,上海市中心住宅區(qū)“申江名園”房子的價格是1.3萬元/平方米,距2001年底開盤時的6000元/米,不到兩年,價格漲了一倍多。
那一年,幺叔還在原單位工作,一家四口仍居住在那套50平米的“福利房”里。不過,幺叔在那一年的春節(jié)從電視里看到“申江名園”房子價格暴漲的新聞,這讓在縣級市生活了30多年的他第一次了解到房子居然能和財富聯(lián)系在一起。
當時,洪湖市的房價每平方米只有800元,在他看來,房子和財富的故事只會發(fā)生在大城市里,離自己還很遙遠。不過 ,喜歡通過看電視新聞了解外面世界的幺叔還是決定在五年之內(nèi)攢點錢,再換一個大一點的房子,住得再寬敞些。
賣了第一套住房,加上省吃儉用存的錢,又向親戚朋友借了些,2009年,幺叔終于在市中心選中一套120平米的房子,一共花費15萬元。
這一年,北京勁松橋邊一套70平米的住房,總價在一年之內(nèi)漲了近100萬元。這一年,報紙上和電視里,乃至街頭巷尾,人們的話題仍然離不開“房價”和頻頻刷新紀錄的“地王”。
這一次,幺叔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房子和財富的故事就在自己身邊。受一、二線城市房地產(chǎn)全面上漲的影響,短短一年時間,幺叔家這套位于市中心的房子價格就翻了一倍。從這一年開始,幺叔那些還沒來得及換房子的同事,眼睜睜看著房價突破2000元、3000元……
電視里一遍又一遍播送樓市宏觀調(diào)控,這廂換來的卻是房價新的增長。2012年底,幺叔趕在房價突破3300元之前,首付60%(24萬元),按揭購置了一套122平米、位于該市高檔小區(qū)里的一套住房。之后,幺叔順利出售其位于市中心的房子,獲得房款35萬元。在分別償還了用以首付的欠款后,幺叔還有余款用以精裝修。
幺嬸子原先對貸款買房頗有顧慮,但現(xiàn)在這個外來詞匯卻被她常掛嘴邊。現(xiàn)在,他們的新居每平米又漲了700元,已經(jīng)突破4000元。幺嬸子自豪地說,現(xiàn)在他們的房子相當于少花了8萬多元。
過年了,新年里人人都有新的愿望,幺叔和幺嬸子打算在新的一年里能夠再以“按揭”的形式買輛新車,將來也打算以“按揭”付款的方式給小兒子在武漢買個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