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萍
【摘 要】現如今,國家提倡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著眼于全面的提高。在教學中搞好生物學科的基礎教學,讓學生掌握一些生物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是極為重要的。本文重點分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方法,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綿薄之力。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
在教學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學生對初中生物學科的弱視。在我省生物不是中考學科,雖然近年來素質教育提得很響,但農村中學還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淡化了生物學科的教學。現在大部分學生對這門學科不重視,學生的心目中仍然把生物擺在副科位置,要求他們課后再花時間復習是不可能的。因此,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45分鐘內記住重要知識點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法。下面就生物教學及復習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認真組織課堂教學
1.正確分析現狀,思想認識到位
由于生物不是中考考試學科,很久以來一直不受重視。對于這一現狀,生物教師首先不能看不起自己所教的學科,要認真做好本學科的教學工作。由于初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學生的學習行為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的行為表現對學生的影響很大,教師對生物學科重視,則大部分學生也比較重視。如果教師自己都不重視自己所教的學科,那么重視生物學的學生也就寥寥無幾。有的話也就是幾個對生物學有特殊興趣的學生。所以,教師應注意備課、上課的各個環節,踏踏實實的上好每一節課,不讓學生感到你對生物課的懈怠。
2.重視實驗教學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教師應創造條件來完成初中階段幾個重要的實驗教學,如顯微鏡操作一些較易完成的探究實驗。一些由于條件所限無法完成的實驗則盡量讓學生觀看實驗錄像。
3.構建知識網絡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必須先根據課標要求把握好教學目標的重難點,并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重要的內容要講細講透,相對簡單或要求不高的內容可以簡單帶過,這樣下來避免一節課內容過多,給學生造成負擔,生物學知識點瑣碎、零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會覺得記憶的內容太多了,學習起來很費力,教師在教學中應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由點連成線,由線織成網,形成多個相關知識點的網絡化教學。這樣能使學生站在一個全新、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問題,提高對知識的整體性認識。
4.利用好板書
把零散的知識點歸納成清晰的板書,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如《尿的形成和排出》,內容比較抽象,課本對整個尿液形成的過程進行了文字描述,篇幅較長,不容易理解和記憶,因此我上課的時候把課文內容歸納成板書,板書圖文并茂,將教學內容結構化,突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便于學生記憶、理解相關內容。
5.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優化生物教學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為生物學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不少生物學知識借助動畫、錄像、PPT課件,就可以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6.用幽默的語言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
好的課堂會令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泉,人人輕松愉快,個個心馳神往。課堂上,教師幽默的語言起重要的作用。
7.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能忽視
生物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識引導學生通過理解后記憶,如組織、器官等概念等。一些基本觀點應結合實例給予強化,如生物形態結構、生活習性與它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等。
8.注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
注意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生活中的生物現象和事例,關心國家、社會發展過程中涉及的生物學問題,愿意了解生物科學發展的習慣。
9.講練結合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反饋練習是檢驗本堂課內容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對于初中的學生,課后布置練習往往不能落實,因此,盡管課時有限,教師也要盡量合理安排,講練結合,當堂反饋。
二、把復習落到實處
復習的目的和任務在于幫助學生把所學的的知識加以整理和總結,進而鞏固和提高。復習時緊扣考綱要求,向學生說明復習總體思路,指導學生分階段復習,做到循序漸進,逐步牢固掌握知識。復習時可分以下幾步:
1.學生自主復習
復習時,我主張以單元為單位進行復習,在備課時對照考點,將知識點羅列成填空的形式印成練習紙發給學生,這些知識點學生都可以通過翻書形式找到答案。學生在翻書的過程中就可以將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溫習,不需要我們對照課本知識點一個個劃給學生,這樣做的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簡便易行。
2.學生課堂自糾
當學生通過自己在課本中尋找答案的過程來完成第一次復習后,在課堂上我采用學生自糾的辦法來進行第二次復習,兩人一組,互相糾錯,同時教師行間巡視,及時解決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樣學生自己為同學批改作業的同時,等于自己又一次將知識點讀記一次。
3.教師點撥考點
考點點撥過程主要是用來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告訴學生碰到本節復習的知識點時,我們該如何將知識有效的聯系起來。
4.學生課堂讀記
學生整理好的知識,學生在課堂上用一定的時間讀記,離開課本仍然記得這些知識才是最終目的。可以采用學生熟讀的方式,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提問。
5.學生當堂檢測
這種檢測可以讓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做好補充。可以采取同桌互相批改的方法,這樣同學之間進行比較,互幫互趕。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6.完成課后鞏固作業
課后鞏固可以對本單元知識進行適當延伸,重在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同一個知識,不同階段感悟也不同;同樣是學生,每一個班都有每一個班的特點。所以課也是常備常新,一堂課要反復思考,找出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制定出實用的教學計劃,然后課上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好各種教學手段,才能使課堂熠熠生輝。
(作者單位: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烏金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