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 何青峰
中國建設銀行四川省分行 高進
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前,我國私人銀行業已經慢慢成為了中外資銀行競爭的重點對象,不管是對國外還是國內銀行來說都是金礦。當金融危機發生之后,這個被視為金礦的私人銀行,它的存儲量并沒有因為危機的發生而出現降低的情況,而是一直保持著自己的優勢,整個競爭也因此變得十分激烈。作為中資銀行,為了應對這激烈的市場,要對自己的優勢以及劣勢都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才能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優勢,避免劣勢的產生,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定的基礎。
我國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第一次在上海以及北京正式出現,是在2007年3月。私人銀行就此也成為了第一家推出了高端個人服務的銀行,在私人銀行業務上來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跟隨著中資銀行的腳步,中信、招商以及建設銀行等也開始陸續進行了私人銀行業務。這些業務主要的區域屬于較為發達的地區,比如北京、東部沿海地區等,這些城市都屬于中心城市。設定門檻時,該門檻的標準比較高,一般是100萬美元,如果使用人民幣作為計算標準則達到了1000萬人民幣。中資銀行在開展私人業務的同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要適應中國銀行業改革,以及商業銀行經營戰略上的轉型,同時還要符合銀行金融業發展的創新要求;二是要注重我國私人銀行業務市場,同時還要滿足外資銀行開展的競爭需要。2006年3月,美國花旗銀行的首家私人銀行部開始出現,該行以該種方式第一次在中國登陸,而登陸的城市是上海。其對客戶的要求十分明確,即擁有資產超過一千萬美元的企業家。隨后,法國也在我國開展了私人銀行業務,投資銀行有巴黎銀行以及瑞銀銀行等。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私人銀行業務將是未來十分大的新興增長市場,其發展潛力也將在以后的五到十年內發生變化。
危機后中資銀行私人銀行業務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第一,信譽得以進一步提高。我國中資銀行中含有較多的國有成本,雖然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運行,但其資本結構,使得其不管是在體制監管還是外匯管理體制方面都較為嚴格。自從我國實施金融體制改革之后,國有銀行成為了較為獨立的經濟體,該經濟體的特征表現在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一直以來,銀行在經營過程中,采取的策略是穩健經營、健康發展。中資銀行的商業信譽已經十分不錯,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擁有不錯的名譽。金融危機發生之后,隨著中資銀行業受到了一些損失,但是這種損失同其盈利水平進行比較,還不太重要,即對整個銀行的經營發展還沒有產生嚴重影響。但與此不同的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則損失慘重。這種現狀也使得中資銀行得到了廣大客戶的認可,信譽進一步提高。
第二,人才儲備較多。將中資銀行同國外較為先進的商業銀行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中資銀行不管是在網絡經營、經營經驗還是在資源共享方面都存在很明顯的不足。同時在世界范圍內,這種競爭仍然是處于劣勢,但是隨著金融危機的發生,外資銀行出現了很大的虧損,不少銀行隨之破產,這也給中資銀行帶來了很大的機會,各種私人銀行業務人才開始涌向中資銀行,能夠更好地彌補中資銀行發展私人銀行業務的需求。
第三,資本充足率能夠得到保證,抗風險能力比較強,客戶在發展過程中比較傾向于商業銀行。在我國國內,除了商業銀行之外,我國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還有證券、信托以及投資公司,這些機構同樣開展這些金融理財業務。雖然這些業務不一定是絕對的私人銀行業務,但是在提供財務、資產信托等方面能夠吸引到高凈值客戶。隨著金融危機的發生,瑞銀以及瑞士信貸等銀行還遇到很多打擊,這些打擊都使得銀行在抗風險能力提高很多。
第一,中外商業銀行競爭激烈。外資銀行在私人銀行業務方面經營網絡較為廣泛,擁有較為豐富的經營經驗,集團內部能夠較為便利地實現資源共享,能夠為他們在中國開展龐大的私人銀行業務提供前提。這種優勢對中資銀行來說是非常難超越的。金融危機發生之后,雖然國外不少銀行受到了沖擊,但是這些沖擊并沒有使得國外銀行失去了這些優勢,這些優勢的存在,使得中資銀行處于劣勢,這也便是中資銀行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難點所在。
第二,道德風險案例。根據《華爾街日報》相關報道顯示,不少客戶由于金融危機損失慘重,隨之因私人銀行業務而起訴銀行的案例不在少數,從這個角度來說,金融危機的產生使得客戶對私人銀行業務的信心大大降低,因此這成為了中資銀行在開展私人銀行業務所面臨的難點。
第三,分業經營的劣勢顯現。金融危機發生之后,雷曼兄弟的破產以及市場上的動蕩,使得不少私人銀行的客戶都損失慘重,拒絕風險經營的心理加重。在配置資產的同時,使得私人銀行客戶對信托、股權投資以及藝術品等更加關注,而一直以來,我國實行的是分業經營管理,這種金融體制使得中資銀行處于弱勢。
根據相關市場調查結果以及2014~2018年中國私人銀行業務研究報告顯示,危機后中資銀行私人銀行業務面臨了機遇與挑戰。機遇在于未來非常長的一段時間內,國內的競爭主體都將會十分愿意去拓展私人銀行業務領域,這時的競爭十分激烈。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發展私人銀行業務是全球的發展趨勢所在。在金融危機中,私人銀行業務相對于非私人銀行業務來說具有優勢,主要原因在于費用收入十分穩定。同時,私人銀行客戶分散化的資產配置方式,使得客戶資產不斷瑣碎,私人業務收入也開始減少。至此,私人業務收入成為了全能銀行收入中較為穩定的方面。第二,中國市場在私人銀行業務方面具有比較大的優勢,全球的財富開始向東方聚攏。目前全球經濟增長開始減緩,中資銀行在私人銀行業務市場上表現為潛力最大、增長最快、機會最多。根據相關預測表示,中資銀行高凈值人士人數增加會減緩,到2016年有可能達到320萬。但是超高凈值人士也將會大幅增長,人數將達到13萬。雖然中資銀行不管是在業務的熟悉程度、被考慮的幾率還是購買率等方面,相對于外資銀行來說都具有優勢。但是將這些銀行同相同行業銀行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和挑戰。比如產品種類、服務種類仍然比較單一,組織結構也還處于不穩定狀態。
從管理角度來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參與者唯有在發揮優勢的前提下,才能夠保證自己擁有比較好的競爭能力。綜合上述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建議:(1)根據相關調查表明,客戶服務質量是吸引客戶的第一因素,而投資顧問質量在服務機構中也十分重要。中資銀行要不斷提高客戶服務質量,還要保證投資顧問質量,實現自己的服務工作目標,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2)注重人才建設,中資銀行不僅要立足于本土人才建設,還要注重高端人才的引入,做到雙管齊下。不僅能夠避免高端人才因文化差異而出現不適應性,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服務定價的不確定性,也能夠使高端人才的成本花費盡量降低。(3)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借鑒其他銀行的集團管理模式,比如中信、平安以及光大等。在各種方面不斷提高集團內資源共享,比如信托、投資銀行、金融租賃等方面,這些方面都是國有銀行的弱勢所在。
[1]劉靚,崔毅.危機后中資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的比較研究[J].浙江金融,2010(01).
[2]崔軍.金融危機后中資銀行私人銀行業務發展的戰略選擇[J].武漢金融,2010(02).
[3]趙峰,馬光明.中國私人銀行發展的路徑選擇及對策[J].上海金融,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