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駿
2月20日,互聯網產業最大規模的一場并購交易震驚了全世界。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Facebook宣布,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斥資190億美元收購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對于一個目前還尚未有收入的WhatsApp,每個注冊用戶的估值是42美元。但事實上,這些用戶大部分是海外用戶,單個用戶價值和北美相比沒有那么高。
新一輪的互聯網泡沫又在上演了。
與此同時,“泡沫”收購兼并浪潮也同樣發生在中國互聯網行業,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騰訊,都在相關領域進行了“瘋狂”收購,而且他們的較量正逐步升級,分別獲得阿里和騰訊投資的快的打車與嘀嘀打車的免費“打車大戰”正在愈演愈烈,這種中國“土豪”推廣模式都采取了“直接送錢”,對消費者和司機分別進行12~15元/單的補貼,目的就是搶占移動支付市場的入口。
互聯網泡沫的最大受益者是普通消費者,因為早期的互聯網泡沫,讓今天的互聯網應用成為了免費午餐。但也是因為這樣的免費午餐,讓90%以上的互聯網公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誰能堅持到最后誰就笑到最后,互聯網是一個“贏者通吃”的行業。
今天的“打車大戰”和早期的競爭有很大不同之處,過去是“猴子稱霸賽”,而現在是“雄獅比武”,阿里和騰訊,有財力有資源,更有稱霸野心,雖然他們不再是你死我活,完全可以各占一方,但是誰都在看著對方碗里的飯。
阿里和騰訊誰都不會輕易退出“直接送錢”之戰,誰先退出誰就會失去市場,更失去口碑,這場燒錢游戲很有看頭。
重復的互聯網泡沫和中國的樓市泡沫屬于同一性質,就是永遠有一個對未來的巨大想象空間。WahtsApp的用戶數就是一個大魚池,只要有了用戶,即使現在還不知道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但是給人的想象就是反正時間多的是,慢慢來。就像中國的樓市,雖然中國的土地資源是有限的,但中國的城市人口比例和西方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農村人口進城是早晚的事,所以房價會繼續漲的。
不過,笑到最后既不是騰訊,也肯定不是阿里,而是那些的哥們。他們怎么都沒有想到自己開車也能和互聯網搭上關系,更不會想到互聯網的泡沫竟然能給他們帶來如此美妙的春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