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沖破重重困難不斷進取,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2014年,有色金屬工業將進入轉型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以應對新挑戰。
2013年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繼續開拓前進的一年。十種有色金屬產量持續增長,繼續保持全球主導地位;行業科技進步加快,研發成果、品牌建設、專利標準取得長足發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高端產業發展迅速,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取得成效;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國際市場份額、海外開發能力顯著增強。
2013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運行總體平穩,主要呈現生產平穩增長,結構調整推進,效益逐步改善,向好尚不穩固,有四個主要特點。
1.生產平穩增長
2013年,中國有色金屬生產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據統計,全年規模以上有色金屬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3.2%,比全國工業平均水平高3.6個百分點;十種有色金屬產量達到4029萬噸,同比增長9.9%;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609億元,同比增長19.8%。
2.推進結構調整
2013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堅決抑制部分產能嚴重過剩領域的盲目擴張,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年有色金屬冶煉完成投資2064億元,同比下降1%。其中鋁冶煉行業完成投資同比下降12.1%。
2013年以來,有色金屬加工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已經占當年有色金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50%左右。民間投資是目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來源,已經占到投資總額的80%。這表明,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已經真正成為具有充分競爭性行業。
3.效益逐步改善
2013年以來,有色金屬工業規模以上企業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當前的市場挑戰,利潤實現了正增長。全國8524家規模以上企業2013年累計利潤達到1714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了利潤總額由負增長,向正增長的轉變。
到11月末,有色金屬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中,有1633家虧損,虧損面為19.2%。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額334億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4.穩中向好的基礎并不穩固
2013年,國內外市場主要有色金屬價格持續震蕩回落。全年我國市場銅、鋁、鉛、鋅的現貨平均價,比上年分別下降了6.9%、7.1%、8.6%和1.1%。主要產品價格下跌,直接影響行業的盈利能力。
2013年以來,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依然不高。1~11月,規模以上企業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達到92.2元,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6.6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只有2.9%,低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
必須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處于重要轉型期,一些過去的競爭優勢正在消失,新的競爭優勢有待形成,經濟運行總體比較脆弱。我們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國際形勢復雜、資源能源環保壓力加大等諸多方面的問題,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建設世界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的任務還十分艱巨。

2014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依然面臨嚴峻挑戰,同時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從當前國內外市場環境分析,2014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SDS、SAS評分,以及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住院時間等。SDS、SAS評分標準為:SDS以53分為分界值,低于53分心理健康,大于53分隨著分值的增加患者的抑郁情緒越嚴重;SAS以35分為分界值,低于35分為心理健康,分值與焦慮情緒呈正相關。
1.主要產品價格仍處底部震蕩
主要有色金屬產品價格繼續在周期性底部震蕩,行業經濟效益難以根本性好轉。有色金屬價格經過2002年到2011年的一輪持續攀升之后,目前全球主要有色金屬價格已經進入一個盤整階段。預計未來2-3年內,銅、鋁、鎳等主要有色金屬價格難以重新登上前期高點;鋅、錫價格的底部支撐已經形成,但向上大幅度攀升的動力依然不足。總體分析,市場預期不宜過高。
2.結構調整任重道遠
結構調整任務艱巨,化解過剩產能,尤其是缺乏競爭力產能的退出,將對職工安置和債務處置等構成很大壓力。進入新世紀以來,在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經濟快速發展、需求不斷增長的支撐下,全球主要有色金屬的礦山、冶煉、加工生產能力出現一輪持續擴張。但是,隨著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增長速度的回落,全球有色金屬工業發展也進入一個結構調整期。部分缺乏競爭力的產能退出市場成為必然選擇。由于中國的市場機制尚不健全,結構調整帶來的職工安置和債務處置等問題十分突出。如果處理不當,將給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沖擊。
3.新的增長點難以形成推動力
產業新的增長點尚在培育,在新一輪的經濟變革中還不能形成增長的動力。過去十年,國內外有色金屬工業的持續發展,主要支撐力量是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快速發展。但是,當前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發展速度已經趨緩,對主要有色金屬需求的增長速度也由過去十年的兩位數,回落到一位數,從而導致世界有色金屬工業進一步發展缺乏足夠的動力。據分析,目前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對有色金屬的需求雖然沒有達到“弧頂區”,但未來的增長總體呈下降趨勢。由于國內外有色金屬新的需求市場尚未形成,產能過剩的矛盾將日益突出。
4.國內外經濟形勢仍存不確定性
盡管在發展中遇到各種挑戰,但有色金屬工業仍然是一個朝陽產業。各種有色金屬具有不同的化學、物理性能,是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科技發展的重要支撐材料。
當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已經進入轉型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2014年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1.走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培養核心競爭優勢
我國是世界有色金屬生產大國,但還不是強國,其重要標志之一,就在于我們的產品的科技含量不高,與世界先進企業存在較大的差距。在過去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投資重點放在擴張礦山、冶煉、加工生產能力方面,對新材料開發和推廣應用的投資不多,產品大部分是初級原料,技術含量不高,賣不上價錢,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高。要根本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下決心改變發展模式,把投資的重點轉到新材料開發和推廣應用方面來,培養核心競爭優勢,走高端發展的道路。如瑞典山度維克集團,自身并沒有鎢資源,但其依靠技術創新,占據著全球高端鎢產品市場。最近幾年,山度維克銷售收入達到700~800億元,其中技術服務就達到100~200億元;企業利潤達到70~80億元。因此,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至關重要,做好高端發展就會一通百通。
2.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提出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建設美麗中國。不容置疑,我們有色金屬生產對生態環境確實造成影響,其發展必須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力。近年來,我們行業一些企業違法、違規生產造成的嚴重污染事件,極大地影響了行業的聲譽。對此,我們要擺正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關系,旗幟鮮明地宣傳綠色發展。實際上,不少有色金屬是綠色材料,是環保節能的重要支撐。所以,我們改變過去那種粗放型的發展模式,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突出位置,著力開發和推廣綠色材料,促進產業發展向綠色低碳方向轉變。
3.在擴大有色金屬應用方面做文章,化解產能過剩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的發展,國內有色金屬已經由供應不足,轉變為供應充裕。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要高度重視擴大有色金屬的應用,進一步拓展發展的空間。最近幾年,一些企業在擴大有色金屬應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值得重視。如山東叢林的交通車輛“以鋁代鋼”;安徽欣意在城市電纜的“以鋁節銅”;廣東廣亞的建筑模板“以鋁節木”,都是值得肯定的。希望廣大有色企業轉變觀念、開拓創新,真抓實干,能夠在擴大有色金屬應用方面做出更大貢獻。
經過改革開放這三十多年來的發展,我國有色金屬產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一,是其后二、三、四、五位總和的2倍。繼續依靠擴大生產規模實現發展,已經受到嚴重制約,轉型發展成為必然選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