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存希 熊 敏
(華中師范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新聞標題指的是用以揭示、評價新聞內容的一段最簡短的文字,要求簡短、凝練。標題要準確、真實、新穎,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然而我們不時發現某些新聞標題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影響了新聞的傳播,降低了新聞的價值,新聞標題的語言失誤現象是指新聞標題犯了語用、語法、語匯等語言錯誤,沒有集中反映新聞的主題思想,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不夠準確、鮮明、生動、精煉、通俗易懂,使新聞標題具有誤導性。新聞標題的語言失誤不僅導致新聞準確性沒有保證,新聞標題只有符合語法規范,“防止病句”才能做到準確無誤,而且容易誤導讀者將錯誤的新聞標題視為正確的學習模本,導致語言錯誤問題一直存在;導致讀者錯誤理解新聞內容,甚至成為謠言傳播的又一途徑。
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們每天接觸的信息大量增加,不少人瀏覽網頁或者報紙新聞時,主要看新聞標題,內容只是簡單瀏覽。因此為了賺取閱讀量,不少新聞媒體在制作“標新立異”的新聞標題上下了不少“苦功夫”,吸引讀者眼球。然而這樣導致不少新聞標題存在很多語言不規范之處。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新聞標題失誤,我們認為應該予以規范。
研究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現象的學者不多,為了對其進行全面的認識與把握,我們收集了近30年來(1983~2013)新聞失誤標題的語言研究的成果。目前的研究成果以論文為主,其中有不少是新聞雜志上的評論。經過資料的整理分析,筆者選取了10余篇較有代表性的,綜述其研究現狀、問題與不足,預測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現象的研究前景。
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現象更多體現在實際運用中,理論研究的成果不多,絕大多數成果是從應用研究的角度探究。《從GRICE的會話合作原則談網絡新聞標題的制作》(周海英,2008)從違背數量準則、質量準則、相關準則和方式準則方面分析當今的網絡新聞標題的制作特點。但由于不少網絡新聞標題在制作上故弄玄虛,騙取網民的點擊,讀者群會很快流失。
1.某一表現手法。對新聞標題中的某一類型或某一表現手法的語言失誤進行探究的研究成果很少,具有代表性的《作標題運用比喻要準確》(顧光燧,1993)認為不少新聞標題比喻常和牽強、生硬乃至費解聯系在一起,引用費解、破壞意境的比喻。如果一個新聞標題在運用比喻時做不到這點,那么就沒必要運用比喻。
2.某則新聞標題。針對某則新聞標題進行語言失誤的研究,主要是對標題中的某個詞或標題語義上的不連貫進行探究。《對<新聞標題中的“顧名”>的一點質疑》(鄒旭侯,1989)對《新聞標題中的“顧名”》(馮根良,1988)中對“馬歇爾歇馬華萊士來華”的顧名表述提出質疑,認為“馬歇爾歇馬”文意粗俗與“華萊士來華”不搭。可見對于同一個標題,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請慎用“征服”》(吳萬里,2003)和《不該造成誤讀的新聞標題》(陳力丹,2011)也就某則新聞標題進行論述。
3.求新、求變的現象。《論新聞標題語言的新特征》(樓志新,2003)指出現階段報紙類新聞標題語言的運用日益凸顯求新、求異、求變、求美的傾向,認為對待新聞標題語法與修辭表現手法的多樣化特點,我們應該抱有辯證而科學的態度。在這些新現象中,新聞標題語言并非全是現代漢語規范用法的典范,其中不乏有待探討和商榷之處。
4.低俗標題。某些新聞標題制作得引人遐思甚至沾腥帶性,吊足了讀者的胃口,但細品文章內容與讀者對新聞標題的理解大相徑庭,有的根本就風馬牛不相及。《要通俗不要低俗,讓新聞標題干干凈凈地搶眼》(趙敬紅,2008)將報紙上的低俗新聞標題分為嘩眾取寵、善惡不分,炒作窺私、拜金追星,低俗冷漠、缺少人文關懷,渲染血腥暴力,嚴肅新聞惡搞,新聞庸俗化幾類。
5.失誤類型及解決對策。對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類型的研究成果最為豐富。《淺析新聞標題之失誤》(馮金聲,1989)從標題與內容相悖、標題未突出新聞主旨、標題缺乏表現力三方面指出新聞標題的失誤。《淺析新聞標題寫作中的失誤》(陳新勇,2005)、《標題失誤例談》(吳心海,施新亞,1997)、《關于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問題》(龐可慧,2009)對失誤性新聞標題進行了分類研究:用字失誤、語匯失誤、語法失誤、語義失誤和語用失誤及其他。龐可慧進一步指出新聞標題的語言失誤原因與新聞的特點、從業者的專業素養、社會環境等因素都有一定的關系,并提出了解決方案。
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研究成果很少,大多數成果產生于20世紀90年代。
1.研究學者少。就我們收集30年來學者對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研究材料來看,我們發現很少有學者專門對其做研究。
2.研究成果少。2009年后幾乎沒有對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研究的成果。新聞標題研究主要集中在網絡新聞標題,對新聞標題的語言失誤很少提及,得出的結論較為淺顯。
3.研究難度大
(1)新聞標題語言與語言規范存有爭議。由于新聞語言不同于其他的書面語,新聞標題中的一些不合乎規范的用法究竟看作失誤還是超常的表現手法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爭議,不同學者對同一則新聞標題存在著不一樣的見解,給研究帶來不少困難。
(2)新聞標題在不斷變化。幾年前大眾認為不合乎規范的新聞標題,在幾年后,由于使用得很頻繁,大眾普遍接受。新聞標題的這種發展態勢讓學者很難進行研究。
(3)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研究語料收集難度大。市面上各類報紙雜志的新聞標題不倫不類,讓語料有歷時與共時的統一,有說服力是很困難的。大眾每天接觸很多新聞標題,久而久之,他們可能已接受以前認為是語言失誤的新聞標題。這些影響因素使得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研究語料收集難度加大。
1.實例老舊,無說服力。由于關于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的研究成果少且已年代久遠,新聞語言又在不斷地更新與發展,研究成果中的很多新聞標題實例老舊,有些甚至已被今天的報紙淘汰。對于研究中得出的某些結論無太大說服力。
2.部分實例沒有語言失誤。或許由于新聞語言的變化發展迅速,不少研究成果中的語言失誤實例,如今看來不是失誤。如: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開幕(2005-03-04,《楚天都市報》)。陳新勇認為該標題空洞、俗套,缺乏創新。新聞工作者在擬制新聞標題特別是會議新聞標題的時候就要抓住每次會議的實質性內容做到新聞標題富于變化,語言形象生動。然而筆者認為,雖然這則標題太普通了,但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失誤,只是缺乏創新,無出彩之處。如今仍然可以見到不少類似的新聞標題。
3.研究方向單一。研究學者大多就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實例進行探究,理論研究成果很少。研究成果主要是從語言的語用、語法、語匯等宏觀的角度切入,沒有對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進行細微的探究,幾乎沒有對某類語言失誤現象進行細微探究。
筆者認為目前對于新聞標題的語言失誤不少研究成果陳舊,結論淺顯。
1.對某一語言失誤類型細致探討。在我們收集的資料中,對某一語言失誤類型進行研究的文章只有《作標題運用比喻要準確》,但稱不上細致且時代久遠。筆者認為就用詞失誤或語用中的故意夸張等細致深入探究是從語匯、語法、語用等角度進行探究的突破。
2.完善失誤類型,更新失誤實例。現有研究成果是建立在前十年的新聞標題的語料基礎之上,很多與發展變化的新聞標題不符。筆者認為可以就最新一年或近幾年出現的語言失誤新聞標題進行語料的收集、整理、歸類、分析,完善失誤類型,更新失誤實例。
1.網絡新聞標題與語言特色。現有成果主要針對報紙新聞標題,筆者認為網絡新聞進入人們的生活,網絡新聞標題與報紙雜志的新聞標題有著很大的不同。可以做網絡新聞標題本體研究,也可與報紙雜志新聞標題進行對比研究。
2.新聞標題中的超常詞語搭配。筆者收集了2013年《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頭版的750條新聞標題,整理分析發現確有不少新聞標題中的超常詞語搭配并不合乎規范,如:梯田莊稼蔥綠,松柏郁郁蔥蔥,每年吸引400多萬游人流連忘返(2013-01-30,《楚天都市報》),嚴格意義上,“吸引游人流連忘返”是語病。再如:湖北氣場再升騰,央視《新聞聯播》連續關注荊楚脈動(2013-01-04,《湖北日報》),“氣場升騰”不完全合乎搭配準則。某些超常詞語的搭配能夠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某些是暫時或一直不被大眾接受的,都可細致研究。
3.新聞標題中存有爭議的新式用語。
(1)“喜大普奔”類型的后現代成語
不明覺厲、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最近網絡上出現的“新成語”,也被網友稱為“后現代成語”。有學者認為是對漢語的貢獻,也有專家認為是“踐踏”。網絡的造詞能力不容小覷,一大批網友表示要“努力學習”以適應新的詞語環境,甚至有人總結出一份《后現代成語大全》。比如前不久,華中師范大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網絡媒體中心發布了2013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其中有“喜大普奔”,即喜聞樂見、大快人心、普天同慶、奔走相告的縮寫,表示一件讓大家歡樂的事情,大家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含有幸災樂禍的性質。類似的還有累感不愛(“很累,感覺不會再愛了”的簡寫)、不明覺厲(“雖然不明白(對方)在說什么,但是感覺很厲害的樣子”的縮寫)、十動然拒(“十分感動,然后拒絕了他”的縮略形式,用來形容屌絲被女神或男神拒絕后的自嘲心情)、人艱不拆(“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的縮寫),這類詞廣泛地被網友使用,致使不少新聞標題開始頻繁使用。我們認為可以針對這類后現代成語對新聞標題的影響做細致的研究。
(2)新興縮略語
不少新聞記者為了使新聞更簡潔,不按照語言規則進行縮略,不僅容易誤導讀者,而且不利于普通話的規范。如:溫柔老男征服3女強人,沒錢沒貌屢屢行騙得手(北方網),對于“老男”、“3名女強人”的新奇縮略形式“老男”、“3女強人”,筆者認為有待規范,這類現象在報紙中很常見。再如“何棄療”,即為何放棄治療,這一類似古文的縮略形式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與前景。
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研究沒有得到學者的關注,理論與應用中的研究學者和成果少,研究難度大,甚至部分實例沒有語言失誤、實例老舊、無說服力、研究方向單一。筆者認為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研究有很大的研究前景,不僅可以繼續深入研究而且可以進行不少的創新研究。新聞標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的。同時它是與我們現在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我們將擬另文對新聞標題的語言失誤和新現象進一步研究。
[1]蔡雯.新聞編輯學(第1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2]馮金聲.淺析新聞標題之失誤[J].新聞界,1989(4).
[3]周海英.從GRICE的會話合作原則談網絡新聞標題的制作[J].新聞界,2008(6).
[4]顧光燧.作標題運用比喻要準確[J].新聞通訊,1993(4).
[5]樓志新.論新聞標題語言的新特征[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3(4).
[6]趙敬紅.要通俗不要低俗,讓新聞標題干干凈凈地搶眼[J].科技信息,2008(4).
[7]鄒旭侯.對《新聞標題中的“顧名”》的一點質疑[J].新疆新聞界,1989(3).
[8]馮根良.新聞標題中的“顧名”[J].新疆新聞界,1989(3).
[9]吳萬里.請慎用“征服”[R].新聞三昧,2003(1).
[10]陳力丹.不該造成誤讀的新聞標題[R].力丹新聞診所,2011(4).
[11]陳新勇.淺析新聞標題寫作中的失誤[J].新聞寫作,2005(11).
[12]吳心海,施新亞.標題失誤例談[J]語文世界,1997(1).
[13]龐可慧.關于新聞標題中的語言失誤問題[J].新聞界,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