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輕國語嚴重失衡。這一現象不僅導致辦刊人的嚴重心理失衡,而且其直接后果,就是在我國科技期刊界將盛行爭先恐后創辦英文期刊的大潮,使得以“立足本土的國際化戰略”為辦刊宗旨的中文期刊被迫承受優質稿件外流和優秀人才流失的雙重壓力。
重指標輕讀者愈演愈烈。如果辦刊人一味地僅僅關注期刊的評價指標,忘卻辦刊的真正初衷,長此以往,我們的科技期刊就有可能辦成一種讓作者高興,使讀者痛苦的刊物。
重經營輕質量難以為繼。科學、學術與市場和利益是一對矛盾,純科學、純學術有時要受利益和市場的制約。科技期刊的出版事業,在逐利的社會環境中,在各種經濟指標的壓力下,如何在投身改革大潮中堅持公益為先,捍衛編輯的獨立性,以論文的質量作為發表的唯一標準,就顯得蒼白無力。
重形式輕學術吸引眼球。當今我國科技期刊的國際交流,絕大多數都是流于形式的泛泛交流,其主要目的,就是自己的期刊如何被國際著名的數據庫收錄,如何提高自己期刊的影響因子等指標,真正與國際知名辦刊人之間進行學術交流者鳳毛麟角。
重一般輕特例步履維艱。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國科技期刊的轉企改制也提到議事日程。對科技期刊的改革,應視不同情況區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