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收藏愛好者,您或許沒有聽說過埃斯肯納茲,但一定知道2005年以2.3億元拍出,創下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記錄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埃斯肯納茲就是這個天價記錄的創造者。在第17屆倫敦亞洲藝術周期間,這位全球知名古董商埃斯肯納茲(Eskenazi)在倫敦克利福德街10號推出兩場重要展覽。據悉,這兩個展覽將于11月15日結束。
作為盛展雙秀之一的“中國雕塑公元500年-1500年”展覽展出22件造像,其中大多為佛教藝術品。展覽重點之一是一尊體態恢宏的木鎏金彩繪觀音坐像,有可能是現今私人藏家手中最好的一尊觀音坐像,完全可與任何博物館收藏中最上乘的佛教造像相媲美。展覽中最古老的是一件砂巖佛頭肩像為5世紀中至晚期。難得的造像讓業界人士稱該展覽為中國造像珍品展,不容錯過。
“李華弋的瀑布,山石與竹子”展出8件作品,呈現了中國當代水墨大師李華弋創作生涯的新進展。其中,5幅描繪飛瀑的山水作品為一系列,另有3幅月下石的習作。
據了解,埃斯肯納茲家族生意創始于1923年的米蘭。身為收藏家、古董經紀人的埃斯肯納茲是公司50年來的負責人,在他的帶領下,埃斯肯納茲的名號已經成為東方藝術權威的代名詞。日前,這位眼光獨到的古董商接受了《中國收藏》雜志記者的專訪,就倫敦亞洲藝術周的相關問題談了談他的感想。
《中國收藏》:在倫敦亞洲藝術周期間,您選擇推出“中國造像珍品展”和“李華弋個展”是出于什么考慮?
埃斯肯納茲:“中國造像珍品展——中國雕塑公元500年-1500年”是我們古董商行有史以來舉辦的最頂級也是最全面的中國造像展。這一領域曾一度神秘莫測,往往是博物館收藏的對象。如今,中國造像已進入主流收藏市場,成為越來越多海內外資深藏家收藏的目標。而“李華弋的瀑布,山石與竹子”展覽則有8幅中國當代水墨大師李華弋先生的新作展出。之前我們也舉辦過李華弋先生個展,并獲得了學術界的認可。
《中國收藏》:一個是千年的造像,一個是當代的水墨,為什么會想到將這樣兩個年代跨度巨大的展覽同時推出?
埃斯肯納茲:兩個展覽雖然年代跨度大,但理念卻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說它們是互補的關系。李華弋的作品融合了嫻熟的傳統水墨技法和當代構圖,神奇地跨越了東西美學,同時以一種非常個人且當代的姿態與歷史相聯系。這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兒子Daniel,是他促成了我們與李華弋先生的合作。
《中國收藏》:倫敦亞洲藝術周是一次全球收藏家、藝術家及古董商的盛會。作為參與者,您認為它有何魅力?
埃斯肯納茲:可以說,我們與倫敦亞洲藝術周有著深厚的情誼。我們是藝術周的創建者之一,而我本人也有幸曾擔任藝術周主席。倫敦,作為世界文化之都,其蘊藏著豐富的亞洲藝術。對于身處倫敦的我們來說,倫敦亞洲藝術周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亞洲藝術的寶貴機會。
《中國收藏》:在藝術周中,埃斯肯納茲古董商行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埃斯肯納茲:一方面,我們是重要的參與者。同倫敦的其他古董商行和拍賣行一樣,我們展示自己的收藏,推出豐富的展覽,與全球收藏家、藝術家及古董商交流;另一方面,藝術周期間,多家倫敦著名博物館也都推出了亞洲藝術展覽。可以說,無論從數量還是品質上,它們的亞洲藝術收藏都堪稱卓越,尤其是中國文物。比如大英博物館正在舉行的“明:皇朝盛世五十年(1400-1450年)”特展,就是有關中國明代早期珍寶的重要展覽。對于我們來說,這樣難得的展覽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中國收藏》:在本屆倫敦亞洲藝術周期間,有關中國藝術品的展覽、講座、拍賣十分“搶眼”,英國人也那么愛中國藝術品嗎?
埃斯肯納茲:在英文中,那些精美的瓷器被稱為“china”,與中國(China)使用的恰恰是同一個詞。現在,中國瓷器在英國乃至全世界已經無處不在。數百年來,中國藝術品都一直是英國乃至整個西方文化圈所追捧的對象。現在,英國的收藏家和普通民眾對中國藝術品也都抱有濃厚的興趣。
《中國收藏》:在英國,中國藝術品的收藏狀況如何?
埃斯肯納茲:很幸運的一點是,在英國,有不少中國藝術品的公共收藏,比如博物館等公共機構。他們并不僅僅局限于倫敦,牛津、劍橋、布里斯托、格拉斯哥、愛丁堡等很多其他英國城市都有不少中國藝術品的公共收藏。這些公共收藏中,有一些是在私人收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