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政 (云南藝術學院 云南昆明 650000)
從藝術人類學的角度看待《上帝也瘋狂》
——淺談文明和文化的關系
李 政 (云南藝術學院 云南昆明 650000)
《上帝也瘋狂》是一部經典的美國喜劇,其以三條主線貫穿于整個影片,一是布須曼人意外的發現了上帝丟下的可樂瓶,并最終將其丟棄;二是生物學家安德魯?史蒂博士和凱特?湯普森小姐的愛情故事;三是好戰分子波哈一伙的大逃亡。影片巧妙的將這三方面編排在一起,使不同文化碰撞出絢麗的火花,讓觀眾看到了許多啼笑皆非的畫面,但是在笑過以后,又引起了我對文化和文明,這兩個似乎不能分開的概念的深思。
文明和文化這兩個近義詞經常會出現混淆的情況,早在20世紀60年代學術界就掀起了一場對兩者比較研究的風潮,能夠正確地把握文明與文化的既相區別又相聯系的關系,是既有學術價值又有現實意義的。
首先,文明和文化是兩個相互獨立的概念。
所謂“文明”是指人類借助科學、技術等手段來改造客觀世界,通過法律、道德等制度來協調群體關系,借助宗教、藝術等形式來調節自身情感,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基本需要、實現全面發展所達到的程度。從哲學的角度講,文明就是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間的合理程度,文明是循著同一的路線進化的,之所以出現文明程度的不同是因為進化的速度不同。
文明是衡量社會發展或進步的綜合尺度,可以以生產工具為標準,區分出先進和落后之分,但是對于文化的判定,就不能僅憑生產工具作為判斷的標準,同時又難以找出特定的標準以區分出孰優孰劣,這也可以歸因于對文化的定義。
在西方,文化一詞來源于拉丁字cultural,最初意為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最初是指人對自然界有目的的影響以及人自身的培養和訓練。對于文化的定義,學術界一直沒有定論,但是幾乎所有的文化定義都注意把文化與人類的活動及其結果聯系起來。其中,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對規范文化的概念具有重要意義,他認為:文化是一個復合的整體,其中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習慣。狹義的文化則是指排除了人類改造自然的物質創造活動及結果部分, 專指精神創造活動及其成果。筆者將兩種觀點融合,認為文化本身就是一個復合體,包含多種元素,但更多的是與人的精神、意志、情感聯系在一起的。
簡而言之,文化是一種知識、價值觀念、意識等精神性的東西;而文明則是通過人的實踐使對象轉化為物質產品或者精神產品。文明與文化是相對獨立的,兩者之間既不能簡單將兩者的等同,也并非有特定的因果關系,不能認為在先進的文明環境下所形成的文化就一定是先進的。
其次,文明與文化又是相互聯系的。
文明與文化都是由人創造的,是依靠人類的勞動、生產、實踐創造了自身的文明與文化,它們只不過是人類實踐以不同的方式顯現出來的成果。不過文化早于文明的生成,文化是伴隨著人類的出現就出現的,而文明則是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后才產生。人類社會的歷史上曾有過有文化無文明的時代,如同影片中布須曼人就是文明程度極低但卻有較為理想的文化,這說明只有在文化發展到較高階段時,文化才有可能能轉化為文明,也就是說文化是文明產生的基礎,也是文明的精髓,文明是文化的升華。
同時,文明對文化又有促進作用,文明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存在的方式,文明成果對文化進行了記錄,使得文化得以保存、繼承,并由此成為了文化的傳播工具,擴大了文化影響力和影響范圍。
最后,文化沒有高低之分,卻有又強弱之別。
同文明的一元發展不同,文化的發展是多元的,具體表現在發展的途徑和方式上,這使得人與人之間存在文化差異。但是文化是沒有先進和落后之分,看待文化要回歸到文化的環境中,從整體出發來看待,一切文化價值是相對平等的。影片在一開始就塑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一邊是布須曼人原始的草原生活,沒有犯罪、沒有懲罰、沒有法律,所有物品共享,人人平等。一邊是現代文明下繁榮、繁忙、繁雜的生活,每個人都在人為的環境中艱難的生存。影片通過兩者不同的文明和文化的對比,甚至將文明程度較低級的布須曼人的文化視為更理想的文化。
然而在文化的交流中,常常會出現強勢文化,甚至的霸權主義,這是由于現代文明通過利用信息技術在文化交流中形成文化地位不平等所造成的。文明社會可以以較低成本批量復制自身文化信息,并通過多種媒體和渠道將其傳播,形成強大的信息洪流,使他者的信息淹沒在自己的信息洪流中,從而搶占并主導話語權,使文明相對落后一方處于弱勢地位。影片中可樂瓶作為文明的產物,只是被飛行員隨手一扔便掉進了布須曼人的世界,而且還輕易的打破了他們的寧靜。當前世界發展迅速但不均衡,更進一步的拉大了各地間發展的差距,文化強勢的現象比比皆是,雖然文化具有排外性,影片中凱最后就將可樂瓶扔到了“世界的盡頭”,但在強勢文化的沖擊下必定會導致另一方的消弱甚至是消失,如此的文化交流難以確保文化的多樣性,所以更應引起人們的注意。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分清文明和文化的差異和聯系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我國的發展不僅需要自主創新,更需要吸收全世界的文明成果。文化作為一種價值觀、意識等精神的東西是有好有壞的,而且文化要與特定的環境相適應,若將文明與文化混淆,一味的吸收,必將會擾亂我國固有的文化,阻礙我國的發展。只有充分認清兩者的差異和關系,在吸取先進的文明成果同時,又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質,通過文化建設為文明建設提供精神保障,最終推動文明建設,才能夠謀求長遠、穩定的發展。
[1]單艷紅、周文.《<上帝也瘋狂>戲劇性探究》.電影評價.
[2]陳炎.《“文明”與“文化”》.學術月刊,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