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嘉惠 (海南大學 海南海口 572022)
黎族傳統織錦工藝研究
崔嘉惠 (海南大學 海南海口 572022)
黎族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沉淀,黎族人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了獨特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各支系都有著古老而深厚的民俗底蘊,特別是民俗工藝更是獨特而珍貴。黎族文化獨具一格,精美的織錦工藝,還有獨特的制陶技術,都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黎族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工藝成了海南一道不可忽視的風景線。
黎族;民俗底蘊;傳統民俗工藝
在歷史的發展和沉淀中,中國的56個民族各個都創造出了擁有自己獨特民俗和信仰的本土文化。黎族是中國一支特有的少數民族,經考古、語言、民族等多方面學者研究,認為大部分黎族在約3000年前的商周時期定居海南島,與古代“駱越人”有著直接的種族淵源。現今黎族主要聚居地在海南的中南部,即瓊中、保亭、陵水、白沙、昌江、樂東以及東方、五指山和三亞等地。黎族在海南島這片熱土上,經歷了長久的歷史沉淀,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而璀璨的文化。獨特的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和社會制度,使他們分為哈、杞、潤、賽、美孚五大方言支系。
黎族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沉淀,黎族人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了獨特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各支系都有著古老而深厚的民俗底蘊,特別是民俗工藝更是獨特而珍貴。黎族文化獨具一格,精美的織錦工藝,還有獨特的制陶技術,都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黎族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工藝成了海南一道不可忽視的風景線。黎族擁有悠久豐富的口頭文化,卻沒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他們的傳統工藝作品成為記錄黎族歷史的“活化石”;傳統織錦作品上留下的圖案和紋樣成為黎族獨特的“符號文字”。
一直以來,海南島具有特殊的地理和環境特點,跟大陸隔海相望,在很大程度上使人們對黎族缺乏直觀的了解和研究。近些年,海南重點發展經濟建設,民俗不再像過去那樣發展繁榮,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工藝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黎族這一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民俗工藝在經濟建設中也開始慢慢淡化。其中,傳統、精美而典雅的黎族織染錦工藝,古老、樸素而獨特的制陶工藝開始慢慢失傳,傳統工藝和其擁有的視覺符號開始日漸衰落。直到2006年6月,海南黎錦工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黎陶藝術被國家批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黎錦和黎陶所傳達出的黎族傳統文化和工藝開始被認可。申遺的成功,將黎族民俗文化推到了世人面前,引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對黎族傳統文化、民俗工藝、民俗視覺語言符號的關注。
海南黎族的傳統紡織技術是由世世代代相傳而來。從開始的軋棉、彈棉,然后是紡紗、染色、織布,最后的刺繡,最終成為絢麗的黎錦,要經歷一整套系統的工藝流程,即紡、染、織、繡這四部分工藝。
1.紡:紡棉機、彈花弓、紡輪、單錠腳踏紡車等是織錦的主要紡具。第一道工序是采棉,然后是凈棉,通常是用木質手搖扎花機或者手搓取籽而達到凈棉的目的,第三步是用彈花弓彈花,最后一步是將彈好的棉花或木棉花絲捻接成一根根線,再用一節節守管卷筵,用手捻紡輪織成紡紗或單錠腳踏紡成紡紗。
2.染:當地的植物染料是黎錦織錦的主要染料,其他石頭等為輔助染料。植物染料多是野生植物,少數人會專門栽培。主要的染具有染缸和染棒。藍、青、綠這些顏色大多是用植物葉片的汁液染制而成,如木藍、假藍靛的莖、葉可染出藍色,谷木的樹葉染出綠色;黃、紫、紅等色彩則是利用植物的花經過加工調制后染制而成,如蘇術的芯材染紅色;姜黃的莖塊染黃色;棕色、褐色便是利用樹跟或樹皮切碎后投入少量石灰加水煮而成;而黑色就是用烏墨木的樹葉。染色后,將紗線放在染缸中浸泡數次,使其能夠均勻上色。
3.織:黎族的織具有羊角繞線架、“工”字形繞線架、“千”字形繞線架、腳踏織機、踞腰織機。美孚黎地區制造和使用座式腳踏紡織機,其他地區大多使用原始的踞腰織機。踞腰織機,簡稱為爬腰機,山藤腰帶、腰力棍、木刀、于儀經棍、竹梳、竹緯線針、整絨梳等器械組成。織布時,綁著藤腰帶,用雙足踩踏織機經線木棍,席地就坐織布。具過程是用右手持石緯線木刀,按織物的強力交替程度,用左手投維引線,然后用木刀打緊緯線。織錦過程是用有色棉紗在繞線架上整經、或打地樁整經,把經紗安裝在織機上,繃緊經平面。根據團花紋系綜,一般16根綜,最多50根綜,然后根據圖案花紋提綜,穿梭各種彩色面紗織錦。
4.繡:黎族的刺繡有單面繡和雙面繡之分。單面繡又根據刺繡載體不同而分成“手繡”和“腳繡”。“手繡”是在棉布上繡出圖案花紋。“腳繡”是在距腰織機上織錦之后,再繡上圖案花紋,以增加美的效果。
海南黎族傳統織錦上的視覺符號,總是因它獨特的裝飾性和跨越時代所形成的神秘感而受人贊嘆,但就其本身符號所具有的功能性來說,最不可忽略的是視覺符號的識別功能和傳播功能。
海南黎族傳統織錦紋樣視覺符號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古樸美感兼備具象和抽象造型的綜合,是古代黎族人民工藝經驗的結晶,也是黎族民族文化的神秘魅力之處。這些方面是建構黎族傳統視覺語言符號藝術美的基本元素。以此為審美基點形成的黎族傳統織錦視覺符號,運用到現代設計的圖案紋樣、色彩組合和裝飾布局中,成為其在現代設計中得以傳承和發展的可行性依據。
[1]符桂花.黎族傳統織錦[M].海南出版社.2005
[2]王學萍.黎族傳統文化[M」.新華出版社.2001
[3]黎錦與黎族服飾[J].中外文化交流.1999
[4]姚麗娟.黎族獨特的民間手工藝術[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