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躍川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道周中學 福建漳州 363200)
美術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影響
楊躍川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道周中學 福建漳州 363200)
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環境到處都可以欣賞到美術帶給我們的藝術視覺,美術的設計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這正是美術藝術的真正內涵。本文就討論美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藝術欣賞的同時起到的作用和影響。
美術;生活 ;關系
美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美術,指占據一定的平面或者空間、具有可視形象以供欣賞的藝術。也叫造型藝術、視覺藝術。從字面意思上我們就可很簡單的看出美術的分類,即純美術和工藝美術兩類。美術的范圍非常的廣泛,從大的發面來說就可以分為觀賞性藝術和實用性藝術兩種類型,觀賞性的藝術主要以繪畫和雕塑為主,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美術的表現形式,是用來提高我們精神層次的美術。實用性藝術就包括了工藝美術和建筑兩類,這一類的美術表現形式則更過的是在我們的物質生活層面來展現。美術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很多美術作品都以內容豐富,主題明顯的展現著我們的生活環境和價值理念。
美術全面反映這現實社會,與其他藝術不同的是,美術采用了可視的藝術方式,讓人們更直接的看到社會的另一面,同時還能夠豐富人的修養,開發我們的智力,同時還能夠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從這點來說不管從事于哪個行業的人來說都應該有美術方面的修養,這應該作為我們知識結構中的一部分。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可以感受到美,看到美當我們用美術的眼光去觀察一切的時候,美術就可以做我們的眼睛,去發現和認識真實的、具體的生活景象和知識,同時滿足我們的認知需求,因此我們說美術在滿足我們精神生活的同時,還影響這我們的物質生活。
在越來越多的美術作品中我們看到了生活的身影穿插在其中,它采用直接過著間接的方式反映著我們生活的社會。生活的多元化發展使我們開始追求精神文明的提高,在很多時候我們追求藝術,提高自身藝術修養的時候,不知不覺都會偏離生活的主題。因為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生活的本質或者說生活的實質就是在提高自己藝術修養的底子。美術就是在生活中提取元素,然后將這些元素進行提煉和升華,從而得到自己美術作品要表達的核心內容。從精神方面來說,它能夠提高我們的審美情趣。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審美,審美的過程就是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從那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整個美術作品的藝術構思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我們可以通過這樣一個審美的過程去緩解我們焦躁的情緒,讓我們從內心里安靜下來,去感受生活和享受生活。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說過:只有在藝術中,人們才理解到一種能允許所有人去交流他們情感的韻律,從而使人結合成一個整體。因此很多人將藝術作為話題來與人拉近關系,而因獨特的審美眼光與人發生的爭執也是在提高審美的過程。美術審美的本質決定了它是否有能力美化我們的心靈和生活,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教育的方式來讓人們學會美,欣賞美,從而提高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甚至可以凈化我們的靈魂,當我們的靈魂都能夠得到到陶冶,那么美術帶給我們的精神文化已經遠遠找過了美術作品本身的價值。
從物質方面來說,社會是一個大家庭,離不開我們的共同建設,而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審美,因為生活本身就是一個發現美,感悟美的旅程。從我們小學就開始為我們的書穿上新衣,來保護他,用別樣的方法來裝飾我們的作業本,等到我們長大開始學習穿衣打扮,再到我們走進工作崗位之后建立了自己家之后,我們又開始裝飾我們生活的環境,這一些列的事情都在表現出我們每個人的審美觀。美已經在我們的物質生活中無處不在,小到我們的穿衣打扮,我們會注重顏色的搭配從而使自己更加的青春時尚;大到我們看到的建筑,他們的設計都是在安全的基礎上給我們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美術用它本身含義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五彩繽紛,其實生活中的每一件瑣事都可以成為一種藝術行為,當我們用審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的時候會發現一切都會變的很美,透過玻璃看到擺在櫥窗里美味蛋糕,我們就有飽滿的幸福感,因為它除了能夠解決我們的溫飽還讓我們去欣賞。當香氣撲鼻的蛋糕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首先看到了它的顏色搭配,那就像一件精美的美術作品,讓我們不忍心咬下去。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當生活的瑣事上升到藝術的時候,我們的生活也就會充滿美,這就是美術在我們物質生活帶給我們的享受。
羅丹說,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雖然生活中到處充滿著美術,但現實生活畢竟不是美術,美術是提煉生活中一部分,而不是純粹的照搬生活,照搬生活的美術就失去了美的意義,生活中的美術就是日常的,大眾化的,并且是被大眾廣泛采用的,所以我們才會感覺美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美術是在大眾的基礎上將我們日常的,大眾的所接受的事物進行篩選,分離然后加以提煉,只有知道如何取舍和加工才能夠創造出更優秀的美術作品。每個人的審美觀念不一樣,生活時代,環境和感受不一樣,所以我們所做出的作品也不一樣,正是因為這些生活的不同面,才會讓我們看到了不同的美術作品,而這些不同美術作品正好也滿足了不同人的需求,人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審視這些作品,時而滿意的露出微笑,時而緊鎖眉頭,不管是哪種形態,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在作品中體會到了美和另類美。
美術源于生活的同時又高于生活,他們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生活給美術提供了創作的素材,美術給生活提供了更高的審美享受。生活本身就是出現問題,解決問題,而美術正好就是將這些問題藝術化。生活離不開美,美源于生活,美術作品的創作每一件都是在生活中提取,美術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異常重要的作用。假如生活中沒有了美術,失去了美,那么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蒼白,那么我們的物質生活變得無趣,精神生活變得乏味,所以我們要用我們的雙手去盡量的裝點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這樣我們才能欣賞到更加有趣的美術作品,生活為美術行為,美術為生活創造藝術。
[1]孫乃樹.程明太著.《新編美術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1-1.
[2]陳鐵梅著.《美術教育的真諦—“審美人生教育”讓生命絢麗成長》,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10-1
[3]劉長庚著.《大學通用藝術欣賞與審美教程》,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