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 (湖南工業大學 包裝藝術設計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7)
中國當代家具審美的文化特征分析
張 華 (湖南工業大學 包裝藝術設計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7)
家具審美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征。本文以當代社會審美文化特征為基礎,分析了中國當代家具審美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大眾化、感性化、形式化、消費性和人本性等幾個方面。
家具審美;文化特征;大眾化;感性化;消費性
當代家具審美文化的相關探討,是家具領域內部基于歷史文化進程的一種文化實踐審美形式,目的是在更加深入地理解家具審美的涵義及內在屬性的基礎上,對現代家具設計實踐中的審美文化現象作出科學而準確的把握。
某種意義上來說,審美文化反映的是一個民族或群體的整體精神面貌,其內容充分體現了人與人之間交流感情的需要和人們追求自我價值、完成自我表現的需要。中國當代社會審美文化的特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當代審美文化熱衷于追捧各種“新”思潮,并習慣于將新思潮影響下的審美現象冠之以“后”。這種在審美實踐中表現出的對傳統或主流文化意識的反抗和悖離,反映了當代審美文化試圖擺脫當代主流文化制約的強烈愿景。
電子信息時代背景下的審美行為突顯的是感性的擴大與無限膨脹。個人審美意識日漸淡薄,大眾欣賞的目標轉向“集體中的所有人朝著的同一方向”上的形象?!靶蜗蟆钡膶徝阑w現了一種無深度的感性生活享樂的現實合法性,即將“美好生活”的概念轉換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形象。
就中國現代社會發展水平來看,西方“后現代”的文化消費方式和新潮文化觀念是超前的。這種超前的經濟、文化消費一定程度的帶動了文化觀念的變革。文化觀念的變革則導致其載體的形式與內容相對于傳統文化的偏離,中國審美文化的主導趣味逐漸轉變為大眾消費的世俗趣味。
受西方影響,當代藝術不再是一種以個別表述一般的準知識,更側重于個體自身的自由表現。這種現象背后所隱含的是藝術與生活同一的趨勢。當代中國社會由于經濟條件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主體感性欲求得到極大的釋放,人們不滿足于傳統文化的約束,一切都以消除障礙、滿足官能的舒適為目的。于是,藝術的邊界被打破,開始融入生活甚至成為滿足生活舒適的裝飾。
中國當代社會審美文化的特征決定了中國當代家具審美具有大眾化、感性化、形式化、消費性和人本性等幾個方面的特征: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的結果是人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人們開始在更高的層面上不斷產生新的需求,并竭力去滿足。在這種情況下,文化的發展無法保持其理性的純粹性,開始顯現出多元化和大眾化的特征,即在不同條件下不同的文化類型共同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人們對家具的審美行為也經歷了一個從特定階層到社會全面、從少數到大眾的過程。現代社會大眾普遍具有對家具的需求和擁有的能力,大眾審美情緒很大程度上的決定了對家具產品的優劣評價,各種審美傾向以及不同的評判標準只是大眾審美標準中的一些細分。由此,當代中國家具審美文化體現了較為顯著的大眾化特征。
“感性化”是家具審美文化的另一個突出特征,家具審美文化的感性化特征與人們的感性化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結合當代社會環境來看,隨著需求的高漲以及物質文化形態的豐富,整個社會正逐步形成一種兼顧實用功利與大眾享樂的感性文化氛圍。在這種具有濃厚感性氣息的審美文化影響下,個體的感性生活受到極大的關注,社會大眾對所謂感性的解讀和消費成為審美的現實基礎,審美的目的也開始從滿足基本生存需求轉向滿足生命活動的內在需求。于是越來越多的家具作品開始通過造型、材質、圖案、色彩來編織其感性故事,家具審美文化正極力把審美主體意識導向感性體驗,將人們的感受過程轉變成為美的體驗過程。
從工業革命之后的現代家具發展,家具文化及審美中的“形式化”趨勢日漸明顯。發展至今天,家具審美逐漸成為反映社會文化和人們日常生活的直觀形式。某種程度上說,藝術審美中的精神價值獨特性和唯一性,已經部分或整體性地從家具審美活動中剝離開來,家具審美成為人們生活存在形式的直接體現。從當代文化發展的角度看,直觀形式不僅在藝術審美創造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成為了大眾的日常生活的本質所在。上述原因導致家具審美文化表現出極為突出的形式化特征。
家具審美是以審美主體在生活過程中對家具產品的直接使用和占有為基礎的,這使得家具審美文化在注重精神性和情感要素的同時,更具有明顯的消費性特征。家具的設計極大地關注人們的現實生活,用戶體驗要素廣泛介入家具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家具審美文化的消費性特征體現了以日常生活為具體形式的主體審美意識的張揚,體現了以生活中的當下滿足為目的的商業性感性文化。從本質意義來說,家具審美文化的消費性揭示了家具審美領域內生活與審美的同一。
家具審美文化的發展無法脫離人性而存在。當家具成為文化的載體時,它被賦予了更為深刻的內涵意義以滿足審美主體的“文化內涵”需求。在家具消費由物質向文化轉型的同時,家具的審美被上升到對人性尊重的高度來認知,審美創造過程和主體審美意識都體現出較之前更為強烈的人本特性。“以人為本”的思想就是家具審美文化的人本性特征的較好體現。
家具審美文化特征的多元和豐富是其社會文化現象的充分反映,從根本上體現了家具審美創造及審美體驗對人的本質力量的肯定,這種肯定超越了狹隘的功利性,表現的是對生命力的追求。在大眾化、感性化、形式化、消費性和人本性等特征因素的影響下,當代家具審美從目的轉向過程、從靜態欣賞轉向動態體驗,消費者將擁有更為寬廣的自由空間來實現對家具對象的審美選擇和配置。
[1] 劉文金.唐立華.當代家具設計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2] 胡俊紅.設計的因緣[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
[3] 徐恒醇.設計美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4] 古風.中國古代原初審美觀念新探[J].學術月刊,2008,05.
湖南工業大學2012年校級自科研究項目資助(編號:2012HZ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