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龍強 (大連藝術學院 遼寧大連 116600)
面壁思過
——中國現代城市壁畫發展之路
叢龍強 (大連藝術學院 遼寧大連 116600)
壁畫又稱做墻畫,墻壁畫,涂鴉等。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品的提高和國外先進技術引進,壁畫在城市中的作用越來越加突出,在城市美化,社區建設園林景觀甚至家庭裝修中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了解并重視壁畫的重要意義是我們景觀設計師要掌握的必修課。
城市壁畫;涂鴉藝術
墻壁畫藝術發源于石器時代,我們在發掘的歷史遺跡里常看到他們的影子。在中國秦漢時代的壁畫以宮殿寺觀壁畫和墓室壁畫為主。僅存的一些漢代古墓的墓壁上,我們到的一些畫像磚上還有一些那時的圖畫記載。唐代是壁畫的又一個黃金時代,隨后的發展高峰時明代中期的佛像壁畫。此后的明清時代壁畫逐漸走向民間,我們熟知的版畫也是壁畫藝術的一個分支。
我們再把目光轉向國外。談起壁畫就不能不提到文藝復興時期,提到文藝復興就不能不提到文藝復興三捷。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這三個大師的成就恐怕后世很難有人超越,在他們的作品中很多都是以壁畫形式存在的。他們的作品多是反映宗教題材,例如西斯廷教堂的天頂壁畫《創世紀》。
如果說文藝復興代表了國外的傳統壁畫發展,那么涂鴉文化則代表了國外現代的壁畫趨勢。近代在國外興起的涂鴉文化最初起源于美國,是美國黑人街頭文化的一部分,早期和黑社會等一些詞語有關。涂鴉文化開始于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盛行不衰。從70年代后期,涂鴉文化發展到一個高峰,有人以涂鴉畫為生,可以考畫畫生活。到了近代涂鴉文化傳到中國,受到青少年喜愛。就拿我生活的城市大連來說,在很多建筑工地臨時圍墻上有著大量的涂鴉畫,甚至有的水平很高一看就是專業美院學生所做。最近國內連續舉辦了多個涂鴉畫大賽,更說明了這種非主流壁畫越來越受到民眾歡迎。涂鴉它逐漸形成一種壁畫文化在世界各個大城市中出現,我們國內也有很多城市正在接受這種獨特的繪畫形式,接受并熟悉這種涂鴉藝術是我們設計師的必修課。
現代壁畫是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三位一體的藝術。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藝術性很難以個人的標準來實現,往往一幅好的壁畫作品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約而無法實現在最終的墻上,這個原因就是“人”。 建筑設計的原則是“人”為中心。這個原則對現代壁畫設計者來說,同樣適用。這個原則中的“人”不僅僅是壁畫家自己的理念與審美情緒的表現與滿足,還應包含著欣賞者的意志、性格、審美情趣等因素。人的作用影響著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我們設計者應該更重視的是廣大群眾的欣賞價值觀而不是去一味的迎合某些特權者的口味,實踐證明那些受到人們欣賞的優秀壁畫作品往往生命力很強,而有些花費了巨資的一些所謂藝術品往往經不住歲月的考驗。
現代工業文明、現代科技發展為現代壁畫的創造提供著層出不窮的新材料,使壁畫家以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視覺經驗,以創造性的思維、全新的構想,將現代意識、理念,以各種材料再現于現代建筑中。例如投影儀的發展讓比畫家解脫了繁重的起稿定型,大型噴繪的普及讓一些繁瑣的工作變得簡單快捷,機械化的腳手架讓畫師解放了雙手,讓繪畫異常輕松,高科技新型材料的發明讓作品更具藝術欣賞力等。但我們要清楚,設計師的使命是什么,不要一味的以新科技手段去代替傳統,靠電腦拼貼的圖畫是沒有生命力的,仰仗高科技材料堆扯的作品只能是漂亮的垃圾,傳統的紙筆才是碰撞出靈感火花的源泉。現代城市中的很多壁畫作品千人一面,往往一個城市中剛興起,在另一個城市中就全盤仿效,沒有自己的特色而失去了觀賞價值。對于一幅好的壁畫作品,我們是應該以繪畫的藝術感覺為中心以自己的文化特點為題材而不是全盤照搬或模仿。今日的建筑學家已經充分認識到,壁畫藝術應產生于建筑設計的共同構想之中。因為,墻畫藝術作為城市藝術的重要載體,已經跟時代和文化相連接了,已經于城市建筑很好的結合。一個城市代表他的藝術文化有好多種形式,但是壁畫藝術無疑是最鮮明,最直接的一種。我們研究城市壁畫,發展壁畫藝術必然要與城市文化和藝術相結合,得到城市管理者和民眾的喜愛與支持才會長久不衰。要達到這種高度必然設計者要反思我們 走過的路,改變,變革,革命是我們發展城市壁畫大目標!
壁畫發展無論是繼承傳統還是變革創新都是正確的和無可厚非的。我們追求的不是高產不是復制而是繼承發揚!現代壁畫家除要求具有對圖案學、色彩學、工藝學、心理學等綜合學科多元化的統攝能力外,必須時時具有創造意識。因為壁畫設計的內涵即是創造,沒有創造,壁畫就不可能具有時代特征。我們畫的是藝術而不是臨摹和復制!我們是要給后世留下遺產而不是垃圾,不要把我們的作品成為后世的笑柄!
[1]源泉.《壁畫研究》.北京:中華書店,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