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4G的商用進程明顯加快了步伐, 考驗三大運營商的時刻到了。
4年前,隨著3G牌照的發放,我國由2G時代過渡到3G時代。隨著3G的發展,給人們的通信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2G時代備受詬病的漫游費取消了,通話資費也降低了,手機屏幕越來越大了,用戶越來越多地在手機上玩游戲、看視頻、收發郵件了,所有這些在2G時代無法想象的,在3G時代都發生了。對三大運營商來講,每一次新的通信技術的到來都意味著新機會和新挑戰的到來,那么在4G時代,它們又將面臨怎樣的改變,贏利模式又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發展背景
1.4G時代的到來將從三方面拉動市場格局的轉變
引導客戶流量的使用:4G網絡升級換代,對數據流量的拉動更猛烈,在未來的半年到一年中,4G產品的生態圈將形成,開發更多的產品,引導用戶使用流量,將廣泛運用于高清視頻、手機在線游戲等方面。
帶來換機潮:對于現有手機制式為TD-SCDMA、WCDMA、CDMA2000來說,4G會是采用TD-LTE/FDD-LTE融合組形式,對于手機終端來說將會規模化拉動產業鏈發展。
三大運營商競爭格局也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對于運營商來說,中國移動在發展3G業務時投入相對較少,3G業務的競爭相比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處于不利的位置,而在4G業務方面,中國移動努力推動業務的開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因面臨一定壓力,未來的行業競爭格局也將發生變化。
2.來自OTT的夾擊后,電信運營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管道化”
雖然傳統的通信服務在中國相對飽和的市場上還是呈現出總體增長,但傳統電信運營商的話務MOU或是SMS和MMS都呈下降趨勢,而OTT通信業務(如微信、微博等業務)卻是呈現爆發性的增長,增值業務和連接收入的增長卻未能抵消電信運營商總體收入增長乏力的趨勢。中國移動總裁李躍最近表示,傳統電信運營商業務正在受到猛烈沖擊,尤其是OTT企業對傳統運營商的擠壓非常明顯,這些業務使得運營商原來的短信、語音甚至包括國際電話業務都受到了很大挑戰。比如騰訊微信的免費短信、免費視頻等業務。
3.大數據應用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既是悄悄的,又是波瀾壯闊的,人們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時,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大數據給電信運營商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遇,通過一些結合社會化的數據,可以提高用戶的體驗;通過個人位置信息的分析、匹配,可以提供創新服務。
大數據給運營商從技術和業務兩個層面都帶來挑戰。從技術來講,主要是數據的管理、采集、分析不足。數據量的增加使得運營商傳統的處理數據和存儲壓力增大,數據類型的多樣化使得傳統數據處理窗口難以處理。另外,運營商知道用戶訪問過哪些網站,但是不知道用戶究竟看了哪些內容;或者知道用戶在哪個地址,但是不知道用戶在哪個地點。在數據分析方面,運營商希望復合關聯,希望快速實施,但事實上,現有的DPI的分析僅僅用了幾張報表。數據散落在各種系統中無法進行有效的采集、分析。
4.國外運營商在做什么
4G環境下的業務典型特征是容量大、速度快、實時性視頻傳輸穩定。為了帶給用戶超越以往的感知體驗,運營商推出的特色業務產品也主要是基于這些特征提供的視頻類業務及各種高容量、實時性強的延伸性應用。例如SK電訊的“Tfreemium”服務每月給LTE用戶免費提供最新的電影、游戲、電子書等高品質內容,同時聯手專業手機游戲公司單獨上市網絡游戲《創世紀》,并推出專屬的網絡游戲套餐。Verizon基于LTE的視頻傳輸能力和高實時特性推出了與基礎醫療服務相關的行業應用,包括遠程醫療診斷及監護、移動過程中的醫療救助遠程指導、病情監視和分析等。
在產品運營策略上,運營商主要采取沿用定價模式、改變套餐設計模式的方法,運用價格杠桿提升網絡效率,促進流量經營。歐美運營商沿用階梯型分檔流量包模式。例如日本沿用“二階段定價”模式,但都在套餐設計模式上有所改變——以流量作為依據劃分套餐內檔次,更改3G時期不限量套餐為LTE封頂流量套餐,超出部分降速或收取額外費用;同時起步流量顯著提高,套外流量單價有所提升。
除套餐設計模式外,部分運營商也對業務的贏利模式和計費模式進行了創新。例如日本第二大運營商KDDI舍棄長尾,推出了名為 AU Smart Pass的APP套餐計劃——由公司統一購買用戶最常用的500個應用打包放入套餐,供用戶自由選擇下載。在這種經營模式下,KDDI與開發商合作,給予比谷歌和蘋果更加優厚的分成條件,為 AU Smart Pass 吸納各種應用,同時要求開發人員提供高級功能或獨家解鎖內容。該計劃目前每年為KDDI創收約2.5億美元,突破了運營商經營APP難以贏利的困境;西班牙電信從流量和速率兩個維度進行分層定價,并根據帶寬需求差異對用戶進行區隔,流量使用較少的用戶下行最高速率也限制在相對較低水平;Orange根據網絡資源的閑忙時間進行區別定價,降低了空閑時段的資費單價; 沃達豐對短期大流量需求進行了區別定價,推出了限定短時間內使用的套餐,滿足用戶視頻、下載等需求。這些做法都成功地提升了4G網絡的使用效率和企業的流量收入。
贏利模式
1.傳統語音及短信業務雖然受到沖擊,但依然是贏利的基石
中國移動發布的2013年上半年財務報表數據顯示,其短信及彩信業務收入為210億元,語音業務收入為1750億元,兩者的總和為1960億元,而總收入為3031億元。雖然基礎的語音和短信業務受OTT的沖擊有所下滑,但是仍然占據著三家運營商整體收入的64.68%。因此,在沒有找到新的贏利突破點之前,做好基礎的管道業務仍然非常重要。
2.流量業務將取代傳統數據業務成為未來新的贏利增長點
數據顯示中國移動2013年上半年移動數據流量收入為461.21億元,相比2012年上半年的284.81億元上升62.2%,而移動數據流量則由2012年上半年的1222億兆上升至2228億兆,同比上漲129%。中國聯通發布的數據也顯示移動數據流量由2012年上半年的472.28億兆上升到2013年上半年的1096.91億兆,同比上漲更是達到了131.3%。
經HCR調查,在視頻、購物、社交、游戲、新聞等幾大類應用下載中,視頻類的下載占比最高,說明隨著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的大規模增長,以及基于智能終端的網絡信息服務的全面覆蓋步調加快,使用手機等移動設備觀看視頻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時尚,或者說打發時間的一種新方式。在3G時代,百度、優酷、土豆、樂視、搜狐、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推出了移動客戶端。隨著4G網絡的成熟,因其具備速度快的特點,視頻網站必將大力推動移動視頻客戶端的發展,屆時移動端的流量將呈現井噴的態勢。
綜上,流量業務將會成為運營商下一個新的贏利增長點。
3.賣手機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據IDC最新發布的《中國手機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13年第二季度)》顯示,隨著4G牌照的發放和iPhone移動版的上市,預計2014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會超過4.5億部。這意味著未來手機市場有著非常巨大的空間。
經HCR調查發現,未來一年內計劃換手機的用戶占比為63.1%,其中計劃換4G手機的用戶占比為44.4%。
據此,運營商具備完善的渠道體系且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其在終端市場將大有可為。
4.大數據將是下一個黃金業務
運營商具備完整的數據,例如在用戶層面,除了常見的年齡、品牌、資費、入網渠道等基本信息外,數據還包括上網時間、上網地點、瀏覽內容偏好、各種應用的使用時間等;在終端層面,包括IMEI、MAC、終端品牌、終端類型、終端預裝了哪些應用、終端的操作系統、終端的尺寸等。此外,還有諸如Web瀏覽記錄、傳感器信號、GPS跟蹤和社交網絡信息等數據。從這些龐大的用戶數據中,可以分析出不同用戶的行為習慣和消費喜好,并最終提高經營效率。運營商已經具備了經營大數據的基礎,只要從集團層面去重視這件事,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去挖掘,相信運營商能夠挖掘到大數據這一金礦!
總之,4G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充滿了機會,同樣也充滿了挑戰。4G時代不再僅僅是運營商之間的爭奪,也是運營商和互聯網企業之間的爭奪。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點,運營商也應該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調整自己的戰略戰術,4G時代運營商需要改變上一個時代的經營思路,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去擁抱變化,這樣才能在4G和移動互聯網大潮之中立于不敗之地!
(編輯:趙佳楠 zjnstc@126.com)
OTT服務是指“over-the-top”服務,通常是指內容或服務建構在基礎電信服務之上從而不需要網絡運營商額外的支持。典型的例子有Skype、微信等。網絡運營商由于OTT業務的興起,日益被管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