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 悅 趙浩源
(吉林財經大學統計學院 吉林 長春 130117)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攀升迅猛,一切的基礎都反映著經濟走向正軌,經濟趨勢史無前例逐步遞增,可以說真是前途無量,而這經濟增長的背后是什么在促進協調使之在風險與收益之間找尋平衡?經濟提升是指一個國家生產商品和勞務能力的擴大。在實際核算中,常以一國生產的商品和勞務總量的增加來表示,即以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產總值的(GDP)的增長來計算。中國經濟當前最突出的結構矛盾是消費不足、投資偏大,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消費增長一直慢于GDP增長,無論是從歷史比較來看還是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需求結構已經嚴重失衡。縱觀我國發展史,中國經濟當前最突出的結構矛盾是消費不足,首先,致使消費與投資結構不合理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障礙因素,其次投資與消費的長期失衡孕育著經濟運行的巨大風險。另外,資源短缺和粗放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增長主要瓶頸。2007年全球平均消費率為78%,比中國2008年數據高出29.4個百分點;全球平均投資率為22%,比中國2008年數據低21.5個百分點。這組數據充分說明了消費與投資的進一步惡化,現代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知識、人力資本、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長期以來,中國過于追求經濟增長的速度和數量,政府在對官員的績效考核上也是以GDP的增長為主要考核指標,合理的經濟增長方式是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從中國經濟當前突出的結構矛盾經濟發展的瓶頸等方面入手分析中國現行經濟發展模式的問題所在是當前必要的使命,經濟增長的哪些因素對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將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任務。
本文將根據計量經濟學的要求方法,圍繞經濟增長因素進行探討,采用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參數估計,并對相關因素:多重共線性、異方差性、自相關性等進行檢驗與修正,簡單相關系數檢驗法、W hite檢驗等檢驗方法,并進行參數估計、顯著性檢驗(t檢驗)、擬合優度的檢驗等一系列計量經濟學常用方法并隨eview s軟件進行研究探討。
本文將通過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影響因素做回歸分析,意在國家運用相關政策促進經濟增長有所幫助。通過建立相關模型來進行分析,并檢驗相關估計參數。由于資本服務流量難以測度,在這里本文將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億元)來衡量物質資本;中國擁有全世界近1/4的人口,為經濟增長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因此用總就業人數(萬人)來衡量勞動力;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衡量居民的消費支出情況。
設:Y表示國內生產總值,X1表示年末從業人員數,X2表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X3表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中國統計年鑒2012》為資料來源整理出下表(如表1),進行實證分析。
根據表1進行估計參數:

在進行數據分析時各種檢驗是不不可少的,無論是從數理統計方面還是計量經濟方面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1)多重共線性

表1 中國經濟增長影響因素模型時間序列
第一,多重共線性檢驗。本文章采用方差擴大(膨脹)因子法對各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檢驗,得到結果如下 X1X2X3的 R2分別為 0.705405、0.545542、0.458773;VIF值1.099043、1.423723、1.266581。由因子分析法分析可知,各解釋變量相互之間的相關系數還算可以但均大于1,證實確實存在多重共線性。第二,多重共線性的修正。采用逐步回歸的方法,分別作Y對X1,X2,X3的一元回歸,由結果可知加入X2的修正可決系數最大,以X2為基礎,順次加入其他兩個變量。結果顯示,經比較,新加入的X1的方程改進最大,且各參數的t檢驗顯著,R20.989231為,選擇保留X1;而加入X3之后為0.978325,雖然剔除。最后修正多重共線性的回歸結果為:Y^i=-200959.6+X1+1.257064X2。
這說明,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當年末從業額人員數X1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X2每增加一單位時,平均來說,相應的國內生產總值將增加3.541822和1.257064。
(2)自相關性
第一,自相關檢驗。由最終修正的回歸方程:Y=-200959.6+3.541822X1+1.257064X2。可知,該回歸方程可決系數較高,回歸系數均顯著。對樣本容量為23、兩個解釋變量、5%顯著水平,查DW統計表可知,dL=1.168,dU=1.543,模型中DW
選用廣義差分法解決自相關問題。結果如下:
由模型的修正回歸方程得殘差序列et,進而利用Eviews軟件可得回歸方程:

由表2可得回歸方程為:

其中,由于使用了廣義差分數據,樣本容量減少了一個,為22個。查5%顯著水平的DW統計表可知dL=1.147,dU=1.541,模型中DW=1.641919>dU,說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廣義差分模型中已無自相關,不必再進行迭代。同時可見,可決系數R 2、t、F統計量也達到理想水平。由差分方程式有:
由此得到中國經濟增長模型為:Yt=2.281567X1t+1.298329X2t。
(3)異方差性
異方差性檢驗:W hite檢驗
經估計出現W hite檢驗結果如下:
nR2=8.469821,有W hite檢驗知,在下,查分布表,得臨界值因為nR2=8.469821<χ20.05(5)=11.0705所以模型不存在異方差性。
(1)擬合優度
由以上數據可得到:R2=0.990187,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88715,這說明模型對樣本的擬合很好。
(2)F檢驗
針對 H0:β1=β2=β3=0,給定顯著性水平 α=0.05,在 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為k-1=3和n-k=20的臨界值Fα(3,20)=3.10。由上表中得到 F=672.7160,由于 Fα=672.7160>Fα(3,20),應拒絕原假設,說明回歸方程顯著,即有顯著影響。
(3)t檢驗
分別針對 H0:βj=0(j=1,2,3),給定顯著性水平 α=0.05,查 t分布表得自由度為n-k=20臨界值tα÷2(n-k)=2.086。由表中數據可得,與β^1、β^2、β^3、對應的 t統計量分別為 -2.146883,4.509423,26.13472,0.198954其前三項絕對值大于tα÷2(n-k)=2.086,X3沒有通過。由回歸式可看出,可決系數高,t檢驗和F顯著,模型擬合效果好
模型估計的結果說明,在假定其他變量不變的情況下:當年末從業人數增加一位會使經濟發展降低(GDP)增加3.645114。隨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加一個單位使GDP上升1.254141個單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加一個百分點使GDP增加108.3615各單位

表2 廣義差分方程輸出結果
由該模型的最終結果可知,其他因素不變,每增加一單位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平均來說,國內生產總值將增加。
(1)固定資產投資是經濟提升的重要原動力
從我國實際情況來分析,我們知道固定資產投資是經濟提升的重要原動力。經濟發展取決于投入資金的數量和資金的利用效率。固定資產投資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原動力,它對經濟運行具有先導作用,并以其乘數效應拉動經濟增長。因此,這個根部的牢固地基對于經濟發展起到了穩定的托盤作用。
(2)消費需求拉動經濟,促進內需
消費需求,它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消費需求是三大需求要素中所占份額最大、波動幅度最小的部分,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最主要的組成,同時也是最為明顯地反映經濟自發提升態勢的宏觀經濟指標。對于全社會的廣大消費者而言,消費無疑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必要保障,作為社會經濟的中流砥柱,范圍之廣,層次之深才會使內需有所提升和改善。
(3)其他輔助因素勞動力未發揮充分價值
勞動、人力,勞動力對GDP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卻微不足道。這是因為我國勞動力結構總量巨大、供給充足、流動性強,對GDP影響很大。但是勞動力的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偏低,勞動力素質結構存在嚴重缺陷,會直接影響了經濟的提升。
(1)注重固定資產,換舊翻新鮮面貌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使用期限超過1年的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不屬于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過2年的,也應當作為固定資產。為了促進經濟發展,作為其發展強有力的后備軍,固定資產作為了重要的后勤保證,國家應該時常翻修舊設備、改造機器廠房,是硬件設施更加先進。
(2)適時調整物價引進新產品,增強國民消費理念
影響消費的直接因素即商品價格,其價格與價值是否相對一致,正是消費者們每次消費必須衡量的重要指標,如何做到物美價廉,這就要調整市場商品價格,經常進行促銷返利活動會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增進消費。同時,也要從小時做起,有正確的消費觀念,學校教育爭取的理財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3)勞動力充分發揮價值所在,優勢處處領先
人口問題一直是舉國上下最關注的問題,有人口就面臨著諸多考驗和挑戰,就業是民生之本,合理高效的促進就業,保持經濟提升良好勢頭成為我國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針對目前人口數量增加、勞動力數量龐大且總體素質不高的現狀,只有通過多種有效途徑才可以合理的解決,為此政府一方面可以加強更多就業崗位,組織學習交流,達到低失業率;另一方面,更多的引入外國華裔人才,積極納諫,有更好的福利政策吸引海外學子的歸來帶來先進的科技發動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對于新一代大學畢業生鼓勵多多自主創業。我國因有著豐富的廉價勞動力,所以盡管勞動力的人力資本含量、但高技術含量偏低,勞動力素質結構存在嚴重不足。所以要從根源抓起,遞減我國人口總數,調整勞動力結構,提升人口素質,吸收人才。物質資本對我國的經濟增長也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應加強對投資的科學管理,提高投資效率。合理的運用自然資源,保護資源不鋪張浪費充分貫徹十八大精神,做到更完美。
(注:本文系吉林省社科基金項目“吉林省民生建設的現狀與推進路徑研究”(課題編號:2013BS70)的階段性成果。)
[1]中國統計年鑒[D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2012.
[2]龐浩:計量經濟學[Z].科學出版社,2013.
[3]梁東黎:宏觀經濟學[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鄭國全:公眾環境意識研究進展 [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