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的發展,水利工程管理業也逐漸變得更加重要,國家也大力加強對水利工程建設的管理,控制工程的工期、質量、造價,提高工程的經濟效益,做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針對不同的工程提出不同的改革方針,水利工程已顯示出了很高的優越性。在當前社會,新農村建設也很重要,對水利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推動新農村建設更好的發展,管理好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是關鍵。
關鍵詞:水利工程;管理現狀;策略
引言
水利工程在人類發展中占重要地位,在我國事業飛速發展中起特殊的作用。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水利工程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首要地位,確保工程安全,抓好工程管理是擴大生產,保證工程正常運行的關鍵。本文在此從水利工程管理的實際問題出發,提出了水利工程管理的幾點加強策略,僅供參考。
1 當前時期,我國水利工程管理現狀
1.1 管理體制不夠完善,權責劃分不清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涌現出了諸多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這些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具有防洪、排澇、灌溉、發電、養殖等諸多優勢,在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但是,現階段我國水利工程管理部門在管理體制上通常借鑒事業單位或者企業管理的傳統體制,如果采用這樣的一種管理模式,那么,就會形成自上到下的一種指揮體制,政事交叉、職責不清,從而導致了水資源的統一管理權、水利事業行政管理、漁政監督管理機構的執法權以及管理權等各項工作發生了錯位或者缺位的現象;同時,水利工程管理結構的編制、水費計收體制、灌區水價核定等諸多方面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矛盾。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產權不夠清晰、權責不夠明確,水利工程管理部門經常將管理與養護融為一體;管理部門經營性資產過于單一,產權制度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缺乏一定的活力,部分資產長期閑置,并且這類資產缺乏一定的處置權,導致公益性的資產無法發揮良好的效益作用,由于經營性資產沒有足夠的發展動力,因此對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制約了水利工程經濟效益的發展步伐。總的來說,水利工程管理實際經營發展過程中,如果管理體制不夠完善、權責劃分不清,那么,就會對水利工程的持續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1.2 管理與維修養護經費不足,對水利工程正常投入造成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部分小型水利工程沒有足夠的維修費用,出現了嚴重的老化現象;如果有相關管理部門,他們就會等國家援助資金、靠上級財政撥款,要扶貧資金;如果沒有管理部門的就沒有人過問。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在管理與養護方面沒有配備專業的人員,極少數工程甚至沒有建設完畢,就發生了破壞現象。另外,在人員經費的供給方面,多數負責防洪、排澇工作的,由于財政供給不足,從而使得這方面的工作人員想方設法的鉆空子,根本沒有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中來。
1.3 運營機制不夠靈活,內部管理較為粗放
水利工程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將水利工程建立成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以及自我發展的現代化的水利事業。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是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原則。但是,現階段,水利工程管理存在了諸多的問題,一方面是經營管理手段較為滯后,經營管理意識十分淡薄。另一方面是水利工程管理中人員總體數量過多而真正懂得經營管理方面的人才甚少,嚴重缺乏一批能力強的人才隊伍,難以適應現階段水利經營管理市場實際需求。
2 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先進的思想觀念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水利事業的強大推動力,誰先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勇于開拓創新,誰就能抓信住機遇,迅速發展。這些年來,我縣的工程管理單位在解放思想的大道上確實有了些新的起色,但也不可否認,有些單位依然存在著觀念陳舊、等靠要的懶漢思想,進取爭先、自謀發展意識不強,極大地妨礙了工程管理,束縛了水利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當前,我國的改革開放已進入攻堅階段和成熟時期,如果我們還抱著那些落后陳腐觀念不放,勢必錯失發展良機。為此,我們務必加快轉變六種觀念:一是轉變水利是單純的公益事業、福利事業的觀念,樹立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的觀念;二是轉變無償供水的觀念,樹立不是商品,征收水費是實現以水養水,自我維持的觀念;三是轉變水利事業只姓“農”的觀念,樹立水利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服務、積極開展多種經營的觀念;四是轉變等靠要、吃皇糧的觀念,樹立試闖冒,依靠自己的觀念;五是轉變安于現狀、守攤子的觀念,樹立開拓進取,大膽創新的觀念;六是轉變安于貧困、講義不言利的觀念,樹立義利并重、脫貧致富的觀念。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各水管單位要按照有利于水利事業的發展,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有利于調動廣大水利職工積極性的標準,解放思想,換活腦筋,大膽進入市場,參與競爭,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借船出海、借智生財,在注重社會效益的同時,大力提高經濟效益,使水利行業早脫貧,水利職工早致富。
3 做好用水管理監督工作
用水管理是整個管理工作的一個中心環節,用水管理工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工程效益和工農業的發展。一般情況下,用水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計劃用水、量水管理、水量調度等內容。
3.1 計劃用水
計劃用水主要是有計劃地進行蓄、引、提、調和分配水量。實行計劃用水,必須在用水之前,根據水源情況、工程條件、工農業生產安排等方面編制用水計劃。實際上,用水計劃就是合理地安排引水、輸水、配水和用水等工作的計劃。編制的用水計劃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工作方案、計劃表、工作圖等,應當通俗易懂,便于工作人員實際應用。
3.2 渠系測水
渠系測水是灌區管理工作中實行計劃用水、準確地掌握引水、輸水、配水等情況的重要手段,也是節水、節能和提高水利用率的一項必要措施。通過測水工作,可以為保證正確執行用水計劃和編制用水計劃提供可靠的資料;可以按照用水計劃的規定和水量調配組織的指導,調節、控制水量,準確地從水源引水、輸水和按定額向用水單位供水;可以檢查水質和水的利用率,并指導和改進用水工作;可以為設計和科研工作提供資料。
作者簡介:黃海(1976-),男,漢族,四川射洪人,水工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