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駿
今年3月1日起,國家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3萬元、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的限制。這對于創業者而言,意味著注冊公司“門檻”和創業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理論上,只要有1元錢,就可以注冊一家公司,來實現自己的創業夢。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早年我在美國的創業經歷。美國對創業企業有一系列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讓美國成為全球創業者的天堂,也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車庫”創業企業,包括微軟、蘋果和谷歌這樣的世界頂級企業。
在美國成立公司是注冊制,只要沒有相同的名字,你就可以注冊一家公司,不需要注明經營范圍,也不需要注冊資金,更不需要注冊費用。
這還不是最具吸引力的,美國聯邦和州地方政府對初創企業有很多的稅收優惠政策,簡單地說,在企業還沒有盈利時,企業無需支付任何稅收,也就是說在美國是不用交像中國的“營業稅”的,這樣的稅收政策在最大程度上幫助了初創企業。
而中國企業都需要繳納營業稅,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企業表示“不偷稅漏稅,就難以生存”的原因。
雖然在2011年年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正式公布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各個地方政府也都出臺了很多稅收減免政策,以幫助中小企業緩解壓力,但事實上效果并不顯著。假設中國除了能夠“一元創辦公司”之外,也能像美國那樣不交營業稅,那么一定會有更多企業創業成功的案例。
除了企業營業稅之外,中國企業還有一個沉重的負擔,就是中國企業需要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就是所謂的“四金”,如果按照國家規定全部繳納的話,公司所支付的“四金”部分幾乎是工資的40%,這又是一大筆開支,這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對美國企業而言,員工都會參加國家的“401K退休金計劃”,由雇員、雇主共同承擔,企業為員工設立專門的“401K”賬戶,員工每月從其工資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賬戶,企業根據員工繳納部分也按一定的比例存入相應資金,上限不超過工資的15%。
對于“四金”,中國的很多中小企業也想出了很多“變通”的方式來應對,有些干脆不交。這就普遍造成了企業和員工的內部矛盾,大大阻礙了企業的發展。與其產生因為不交“四金”而產生的糾紛,不如出臺更多的政策來改變方式,這樣對中國的中小企業會有很大的幫助。
“一元創業”曾經是中國創業者的夢,但未來他們肩上的擔子依舊不輕松。中國的經濟發展必須要靠上千萬的中小企業來解決就業問題,只有這些公司發展起來,有了盈利才能有能力去招聘更多的員工。
創業難,做實業也難,如果我們國家在稅收和社保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讓更多的年輕人去創業,讓更多的中國企業家有動力去做實業,這樣才能讓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地發展,也是我們的立國之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