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安遠縣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江西 安遠 342100;2.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江西 贛州 341000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見疾病之一[1],好發于中老年人。病情持續進展,會出現尿路梗阻,引發膀胱殘余尿液,形成膀胱結石。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的患者臨床上多建議手術治療,手術方式種類比較多,我院回顧性分析了應用TURP聯合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患者的臨床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擇從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于我院就診的55例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患者,年齡60歲~81歲,平均年齡(69.3±8.7)歲。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尿流中斷、夜尿等癥狀,均經直腸指診、B超等進行檢查,確診為前列腺增生癥并發膀胱結石。其中術前前列腺大小為41.3 ~65.1ml,平均(53.4±11.7)ml;膀胱結石大小為1.2~4.7cm,平均為(2.8±1.1)cm。術前合并尿路感染35例,并發糖尿病5例、高血壓11例、冠心病和心律失常 6 例、慢性支氣管炎2 例。
1.2 方法 患者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URP)聯合鈥激光碎石術:患者麻醉后取截石位,先使用 F21 膀胱鏡進入膀胱觀察膀胱及前列腺情況,在結石處,插入鈥激光光纖并使用生理鹽水脈沖式沖洗,啟動鈥激光,將膀胱結石擊碎成顆粒,并用膀胱沖洗器將結石清除。檢查膀胱無結石殘留,膀胱無損傷后,換奧林巴斯電切鏡行前列腺電切術,電切功率一般設置為120W,電凝功率一般設置為 80W,選擇增生明顯部位為主進行切除,同時向四周擴張切除增生的前列腺各葉直至包膜,仔細徹底止血后用膀胱沖洗器吸出前列腺碎片,置入F21三腔氣囊導尿管,拉緊導尿管,持續用生理鹽水沖洗膀胱至沖洗液清亮為止。
1.3 觀察內容 檢測和記錄通過TURP聯合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患者手術前后的膀胱體積大小、前列腺體積大小、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2]。I-PSS評分反映下尿路癥狀嚴重程度,評分越高,癥狀越重,I-PSS總分0~35分,其中輕度癥狀為0~7分,中度癥狀為8~19分,重度癥狀為20~35分。QOL反映受下尿路癥狀困擾的程度,總分0~6分,分值越高,困擾程度越大。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均經一次手術成功,手術后通過B超復查患者的膀胱,均未見結石殘留。手術時間為1.8~2.6h,平均為(2.1±0.3)h,術中出血量為98.4~150.8ml,平均出血量為(131.2±19. 3)ml,膀胱沖洗時間51.4~97.3h,平均為(76.3±7.5)h。55例患者術中均無電切綜合征、嚴重失血、膀胱破裂、膀胱穿孔等并發癥。所有患者排尿明顯改善,術后均無尿失禁、尿道狹窄等并發癥發生。55例患者術后隨訪2~12個月,未發現結石復發,膀胱體積大小和前列腺體積大小明顯減小,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明顯改善,手術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手術前后相關指標的比較
注:與手術前比較,*P<0.05。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的常見病和多發病[3],增生嚴重的患者很容易引發血尿、膀胱結石、尿毒癥等疾病。對于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手術方法較多,臨床上常用開放性手術、TURP聯合氣壓彈道碎石術、TURP聯合鈥激光碎石術等[2]。其中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是一種近年來興起的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手術方法,它具有創傷小、時間短和恢復快等特點。鈥激光碎石術是最新的用于碎石治療的方法,它具有準確性高、安全穩定、創傷較小等特點[4]。本次研究發現采用TURP聯合鈥激光碎石術后,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患者的膀胱體積大小和前列腺體積大小明顯減小,最大尿流率(Qmax)、殘余尿量(RUV)、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生活質量評分(QOL)均有明顯改善,說明這兩種方法的聯用可將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患者的結石有效清除和增生前列腺的切除。且術后無復發和無不良癥狀,病情明顯改善。
[1]楊保申,李中明.經尿道前列腺增生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16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8):78-78.
[2]張雄偉,陳強文,周練興,等.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同期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0):2319-2321.
[3]張劍,周杰.經尿道前列腺增生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45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3(5):75-75.
[4]劉英民,武立偉,曹雷濤,等.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聯合鈥激光一期治療前列腺增生伴膀胱結石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09(5):146-147,149.